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含量测定、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对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10批丹红注射液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将上述成分与凝血酶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体外凝血活性实验进行抗凝血活性验证。结果:UPLC法共标定23个共有峰,对尿苷、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D、丹酚酸E、紫草酸、迷迭香酸、丹参素、咖啡酸、对香豆酸和原儿茶醛进行含量测定;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D、丹酚酸E、紫草酸、迷迭香酸等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活性;体外凝血活性实验表明紫草酸对凝血酶原相对时间的延长效果最好,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次之,这与分子对接结果及单体成分相关药理活性高度一致。结论:建议将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作为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的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8,(4):433-437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与其原料药材核心成分间的相关性,为丹红注射液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丹红注射液原料药材、中间体、成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8种核心成分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 8种成分从原料药材到丹红注射液中的转移率如下:丹参素87.76%、原儿茶醛152.3%、迷迭香酸20.71%、紫草酸2.296%、丹酚酸B 1.451%、对香豆酸125.5%,丹酚酸A与丹酚酸D为生产过程中转化生成的新成分。结论本研究对于丹红注射液的生产以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测多评HPLC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中7个水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以原儿茶醛为内参物,同时测定丹参注射液中7个水溶性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香草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一测多评HPLC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以丹参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原儿茶醛为内参物,确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酸、香草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相对于原儿茶醛的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其他6个成分进行定量,并比较该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丹参素钠、原儿茶酸、香草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按一测多评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为全面控制丹参注射液内在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香冠心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 3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 SB-Cl8(3.0 mm×100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88 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浓度分别在76.84~1921μg.mL-1(r=0.9996)、9.624~240.6μg.mL-1(r=0.9999)、10.08~252.0μg.mL-1(r=0.999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上述3个成分精密度试验的RSD<1%,48 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2%。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能同时测定丹香冠心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 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可用于丹香冠心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nun,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8 nm,柱温30℃,流速0.8 mL-min-1.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分别在0.003~0.136 μg(r=l.0000)、0.275 ~ 13.740 μg(r=0.999 9)、0.035 ~1.732 μg(r=1.000 0)、0.054 ~2.680 μg(r=1.000 0)及0.105 ~5.265 μg(r=1.000 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93%,101.36%,100.54%,105.14%,102.31%;RSD依次为1.00%,0.87%,0.52%,0.39%,1.9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尤慧莲  汪冰  徐丽华 《中国药事》2012,26(7):743-746
目的 建立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迷迭香酸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乙腈和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4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321~3.531μg、0.144~0.865μg、0.359~1.796μg、0.134~0.6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5%(RSD=0.89%)、100.29%(RSD=1.43%)、99.23%(RSD=0.26%)和97.36% (RSD=0.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丹红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丹参素、原儿茶醛等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将结果与同等浓度条件下每个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多组分之间是否存在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为丹红注射液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体内药动学,及其在临床联合用药时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HPLC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及每种成分单独透析平衡时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在3种浓度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1.88±0.58)%、(78.35±1.72)%、(63.48±2.17)%、(87.72±0.78)%、(82.77±2.83)%、(71.59±0.81)%和(70.55±1.34)%;而同等浓度条件下,这7种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3.34±1.06)%、(79.32±1.41)%、(78.97±0.08)%、(92.37±0.66)%、(84.95±0.38)%、(79.15±5.47)%和(75.49±0.75)%。与单体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相比,丹参素、p-香豆酸和紫草酸在丹红注射液样品中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显著性;在本实验的药物浓度范围内,只有紫草酸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呈线性;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实验条件下,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均>60%,且在样品体系中这7种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比单独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结合,但竞争影响可能较弱。考察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对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时,其组分间的相互竞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主要共有物质的含量,明确丹红注射液中主要物质的组分结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0.4%甲酸水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数据统计分析及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6。结果:该方法测定了丹红注射液中12种主要物质基础的含量,并将其与丹参注射液中的11种共有成分和红花注射液中的2种共有成分进行比较。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者为腺苷、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除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的主要共有物质基础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含量测定比较后确证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的主要物质基础基本为来自丹参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少量为来自红花中的核苷类和酚类化合物,且部分活性较强的物质组分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药效差异的原因。而5-羟甲基糠醛不是三者安全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为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仍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丹参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及丹酚酸 B 的含量.方法:采用 waters Symmetry - C18(250 mm × 4. 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 0. 1% 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0. 8 ml/ min,柱温为 25 ℃ ,检测波长为 286 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 B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10 827 ~ 1. 082 7 μg、0. 000 424 6 ~ 0. 042 46 μg、0. 006 755 ~ 0. 675 5 μg 和 0. 109 76 ~ 3. 292 8 μg;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及丹酚酸 B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2. 65% 、101. 21% 、101. 13% 和 102. 96% ,RSD 分别为 0. 63% 、1. 56% 、0. 87% 和0. 70% .结论:所建立的 HPLC 法可准确测定丹参胶囊丸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及丹酚酸 B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差异,以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90∶1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进样量分别在0.26~1.58μg(r=0.9995)、0.12~0.73μg(r=0.99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的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7%,RSD分别为0.4%(n=6)、0.4%(n=6)。共测定12家企业生产的16批香丹注射液,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范围分别为1.02~2.08mg·mL^-1、0.24~0.51m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之间存在显著质量差异,建议厂家重视原药材质量,改善制剂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