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内镜局部注射肿瘤坏死因子等药物治疗癌性幽门梗阻张传汶费志勇陈兴田赵希英1993年6月~1996年10月,我科开展经内镜局部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及化疗药物治疗31例癌性幽门梗阻,现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均选自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2例,女9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8例,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及无水乙醇姑息治疗.本组病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4岁~82岁,平均72岁.其中单纯食管癌6例,食管下端及贲门部癌症15例,贲门及胃底部癌7例.吞咽阻挡史1 mo~6mo.按常规内镜操作,于癌肿及周围分多点注射丝裂霉素2mg,5氟尿嘧啶250mg,肿瘤为块状增生明显者,于瘤体部注射无水乙醇3 mL~5 mL,一般每2 wk注射一次,癌肿基本消失,梗阻症状缓解者可延长注药间隔时间.结果本组病例经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及无水乙醇治疗,瘤体缩小2/3以上,吞咽困难消失为显效有6例(21.4%),瘤体缩小1/3以上,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17例(60.7%),总有效率82.1%,无效及放弃重复治疗5例(17.8%).经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能有效的解除食管贲门梗阻(P<0.01).结论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有较好的缓解梗阻,改善生活条件,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不同给药途径时在肿瘤组织内抗癌剂药物浓度的聚积性。方法对2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用卡铂300mg/m2分别腹腔、静脉给药,注射后160~180分钟取腹腔液、门静脉及外周血,240~270分钟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大网膜、腹膜及转移阴性淋巴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铂浓度。结果与静脉给药组相比,腹腔给药各组织内聚积较高的药物浓度,其中腹膜浓度最高,超出静脉给药组近4倍,癌组织内含量高于正常组织。腹腔液、门静脉、外周血分别超出静脉给药组13、3及15倍。结论腹腔化疗不仅提高了腹腔、门静脉和肝脏药物浓度,而且使药物在腹膜、肿瘤组织内聚积较高的浓度,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对于防止腹膜、肝转移,控制医源性扩散,改善临床病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基化对亚甲蓝体内外抗艾氏腹水癌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艾氏腹水癌细胞体外实验采用活细胞计数法,用人肺癌细胞研究亚甲蓝类药物体外作用及机理采有克隆形成实验方法,体内实验用荷艾氏腹水癌小鼠半数生存期检测药物作用。结果:1,9二甲基亚甲蓝对艾氏腹水癌体外杀伤作用比亚甲蓝显著增强。处理24h IC50为0.15μmol/L,而亚甲蓝为1.1μmol/L。甲基化也显著改变了作用特点,由亚甲蓝的时间依赖性特征改变为浓度依赖性,但用于艾氏腹水癌小鼠的治疗实验发现亚甲蓝的疗效显著而1,9二甲基亚甲蓝无效。机理探讨表明过氧化氢酶及细胞数目增加可能是1,9二甲基亚甲蓝体内失效的主要原因。结论:1,9位甲基化使亚甲蓝体外杀伤艾氏腹水癌能力显著增强,但体内治疗荷艾氏腹水癌小鼠反而失效,其原因与体内癌细胞数目及过氧化氢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纳米粒子局部腔内灌注在球囊损伤后再狭窄预防中的应用.方法球囊损伤兔髂动脉后在损伤局部单次注射(共3min)纳米粒子、生理盐水或单纯损伤,观察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包被地塞米松在同样动物模型中局部单次给药,在术后3h、3d、7d和14d采用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局部组织和血浆地塞米松浓度.球囊损伤兔髂动脉,分别给予局部纳米粒子(包被地塞米松)、静脉纳米粒子(包被地塞米松)治疗,在术后21d观察损伤血管内膜的增生.结果纳米粒子局部单次注射并未引起过度的内膜增生.局部单次注射纳米粒子,局部组织地塞米松药物浓度在术后3h>5?000ng/mg干重组织;药物在局部组织持续达14d之久;而血浆药物浓度在局部注射3小时后后即不能测定.局部纳米粒子(包被地塞米松)治疗组与静脉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轻内膜增生,且内膜/中膜比减少37.9%.结论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携带地塞米松局部单次给药能够延长局部药物作用时间达14d,并能有效减少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转移癌的病理、供血状况、检测方法及局部治疗进行探讨.方法100例肝转移癌在团注动态增强CT图象上被分为两类:单发孤立组与多发病灶组.53例单发孤立转移癌采用局部治疗,包括肝动脉灌注,选择性化疗栓塞(混合碘油),术中直接局部注射及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等.其余47例多发病灶组采用系统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1~3个可测量病灶的大小.结果局部治疗反应使96.3%的单发组病例病灶缩小达50%以上.结论局部治疗是治疗肝肿瘤的理想方法,无论在解剖生理还是临床疗效中均显示了极有潜力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单发的肝转移癌,CT是敏感检测肝转移癌有效指导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凝血酶局部应用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男20例,女12例,年龄15岁~71岁.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0例,残胃一吻合口炎3例,Dieulofoy病1例.其中喷射性出血1例,涌出性出血10例,活动性渗血21例.所有病例均做术前准备.酬情采用喷洒、注射方法.喷洒时采用凝血酶生理盐水(100IU/mL)直接喷洒.注射时采用500IU/mL在出血灶四周分点注射.24h后内镜观察有无再出血,必要时重复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抑酸治疗.结果19例喷洒后有17例30s内止血.15例注射后有13例迅速止血,另2例经再次注射后止血.总止血有效率100%,喷射性、涌出性出血一次止血有效率82%.未见副作用和并发症.随访24例患者1mo~8mo未见复发者.结论凝血酶局部喷洒、注射的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癌性上消化道梗阻镜下化疗作为晚期癌病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因有晚期转移而丧失手术机会或高龄、疾病等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全身化疗及放疗的癌性上消化道梗阻行内镜下5一氟脲嘧啶加丝裂霉素局部化疗的资料。结果87.5%的病人梗阻症状改善,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镜下局部化疗将化疗药直接注入肿瘤内,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癌组织坏死脱落,有效地襞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且方法简单,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局部注药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6例近期疗效观察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王德忱,郑道明,张兰玉,刘克义,籍成森,魏新全我院1990~1995年经胃镜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和化疗药物姑息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我院采用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简称羟喜)腹腔注入治疗癌性腹水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癌性腹水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0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例,胃癌、胆管癌各2例,肠癌、胰腺癌各1例;腹水大量5例,中量4例,少量3例。本组病例均有组织细胞学的证据,在用羟喜前均未接受全身或局部抗癌药物。治疗方法:用黄石市长征药厂产的羟喜,每次放腹水后同时注入4~6毫克(先用盐水稀释),注药后嘱患者变换体位(大量腹水需系上腹带),以求药物在腹腔内均匀分布,3~5天1次,用药3~10次至腹水消失,随访半年。伴少尿者临时服安体舒通,感染重者配合用抗生素3~5天,一般情况较差者加强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并置入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晚期食管癌,均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后置入支架治疗,在癌体基底周边及中央注射药物5-FU及顺铂,再置内支架。结果吞咽困难缓解率为100%,癌体缩小有效率60%。结论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并置入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腹水浓缩超滤回输腹腔治疗乳糜性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糜性腹水的治疗。方法在利尿、抗炎、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HAUF-Ⅱ型腹水浓缩机进行回输腹腔,并且加用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以加快腹水的吸收。结果 15例病人经过4~9次的回输,每次浓缩8~10倍,显效7例。显效率达到46.67%。有效4例。有效率26.67%,总有效率达到73.33%。无效4例。结论 腹水浓缩超滤回输腹腔,并加用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是治疗乳糜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放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阴茎海绵体硬结症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注治疗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的疗效。方法38例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患者,均予直线加速器放疗,总剂量12~16Gy,同时给予醋酸可的松1mg+2%利多卡因1.0ml硬结内注射0.8ml,其余注射到硬结四周。结果35例均得到随访,治疗后硬结消失22例,缩小10例,无变化3例,有效率为91.4%。结论放射联合局部注射药物治疗阴茎硬结症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我院内镜室从1992~2001年经内镜微波治疗加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169例,其中,男113例,女5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8.3岁,食管癌92例,贲门癌77例。内镜下分型:增生型64例,溃疡型77例,浸润型28例;病理分型:鳞癌86例,腺癌73例,印戒细胞癌5例,粘液细胞癌3例,腺鳞癌2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存时间最长者22.5个月,最短者4个月。平均生存期6.2个月。现将内镜微波加局部注射药物治疗食管贲门癌的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水/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比值对原发性肝癌腹水和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腹水患者及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TPS水平,并计算腹水/血清TPS的比值,观察腹水TPS、血清TPS和腹水/血清TPS比值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腹水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血清TPS测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3%、50%和63.8%,腹水TP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6.9%、47.5%和67.6%,腹水/血清TPS比值大于1.5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90%和90.5%,腹水/血清TPS比值大于3.0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4.6%、100%和65.7%。结论 血清或腹水TPS水平并非原发性肝细胞癌腹水和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的理想指标,腹水/血清TPS比值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腹水和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糖调节功能影响的干预措施。方法1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单一用药,入院时、治疗1、2、3、6个月及1年后测定多项血糖浓度,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1年后IGR、IFG及IGT发生率分别为16.16%、4.55%及11.62%,氯丙嗪组分别为23.3%、7.77%及15.53%,明显高于利培酮组(8.42%、1.05%及7.3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IGR的发生与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早期就可影响血糖调节功能,早期进行综合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8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腹水,2~3L/d,联合多巴胺、速尿腹腔注射,2-3d一次,直至腹水消退。结果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4.4%。无一例发生腹腔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腹水+多巴胺速尿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该方法创伤小,简便易行,操作安全,疗程缩短,并发症少,疗效较好,适合于各级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外周浅静脉注射抗癌药物,是综合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强刺激性抗癌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及注射技术易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其局部损伤的发生率为1%~6%。强刺激性抗癌药物一旦渗至血管外,可引起组织、血管炎症,形成硬结、发生坏死、溃疡、侵蚀广泛,导致肌腱、神经不可逆性损伤,甚至伤残。这种损伤以丝裂霉素C(MMC)等一类阻断细胞DNA复制的强刺激性抗癌药物多见。我们1998~2004年采用验方治疗强刺激性抗癌药物渗漏及并发症96例,主张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取得显著成效,96例病人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9.
改良皮下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莹 《山东医药》2005,45(8):11-11
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冠脉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其腹部皮下注射药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但注射局部易出现皮下出血、瘀血,甚至皮下血肿.可引起局部疼痛。2003年1~8月。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60例冠心病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IL-8、TGF-β1浓度及TGF-β1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手术组16只、药物组16只,手术组和药物组给予左颈动脉切口,并2 F球囊导管插管行主动脉内膜损伤,手术组给予NS(0.5 ml/100 g/bid),药物组给予盐酸法舒地!(0.5 mg/100 g/bid)腹腔注射,分别于损伤后14天、28天取大鼠主动脉血管标本,HE染色观察各组增殖血管内膜形态学变化,并测量新生内膜面积(IA)、中膜面积(MA)、内膜厚度(IT)、中膜厚度(MT)、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IA/MA),观察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TGF-β1的浓度,并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在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及中膜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管内膜为扁平的内皮细胞,中层为梭形平滑肌细胞的排列,内膜光滑,未见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增殖情况。手术组球囊损伤后14天内膜增生明显,其IA、MA、IT、MT、IA/M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28天内膜继续增生。药物组在14天内膜增生明显,内膜及中膜面积及厚度的测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天后药物组内膜增厚较14天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14天时两损伤组IL-8、TGF-β1在血浆中检测出,而药物组14天时血浆中可检测到IL-8、TGF-β1相比手术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28天时手术组仍可检测到IL-8、TGF-β1较14天时减少。至28天药物组上述血清中的浓度较14天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14天时药物组TGF-β1在新生内膜及中膜可见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8天时表达量相比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可有效抑制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主动脉内膜的增生及增殖,从而减少管腔面积的丢失,可能与其抑制早期炎症因子IL-8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