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黄芪生脉饮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生脉饮佐治。以治疗前后2组患者收缩压(SBP)、心率(HR)和心肌耗氧量(SBP×HR)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86.67%),治愈率、显效率也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前后变化不显著,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生脉饮佐治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升阳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陕西中医》2006,27(7):791-793
目的:观察升阳益气养心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患者采用升阳益心汤(人参、黄芪、肉苁蓉、瓜蒌、黄连、大青叶等)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肌酶、T细胞花环试验、T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测定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味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加味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加味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44例,对照组用生脉饮口服液治疗22例,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2%;对照组分别为77.3%,54.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在改善症状、改善左心功能、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抑制柯萨奇病毒复制方面,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加味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生脉饮口服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饮汤(五味消毒饮、生脉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二饮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饮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心生脉饮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3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5 g、维生素C针3.0 g静滴,每日1次;辅酶Q10胶囊20 mg,曲美他秦,均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心生脉饮口服,两组均治疗20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2.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心生脉饮具有增加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是研究讨论中医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冠心病伴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共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共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共72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患者的心率、心肌耗氧量指数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1.7%,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心率比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说明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西医治疗效果相似。中医治疗能使得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有效减少心绞痛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心饮配合西药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7例,单以营养心肌及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70例,在采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平心饮加减治疗。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6%,对照组总显效率80.5%,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好转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心饮配合西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卢桂萍 《山西中医》2002,18(6):13-14
观察益气养阴方 (黄芪、太子参、生地黄、麦冬、茯苓、丹皮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设治疗组 15例 ,对照组 (生脉饮 ) 2 4例 ,疗程 4周 ,作疗效对比。结果 :Holter早搏差值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 95 7± 315 ,对照组 870± 30 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t=3.12 5 ,P<0 .0 5 )。 Holter早搏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 ,对照组为 5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u=3.891,P<0 .0 1)。提示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ATP、辅酶A、维生素C、氯化钾针等,连续用药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生脉饮加味口服。两组均以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饮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1例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 2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采用 Holter分析作为观察手段 ,观察两组药物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以及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及各种早搏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 ST段压低次数和压低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 ,但通心络组疗效更为显著 (P<0 .0 1 )。通心络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均较治疗前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P<0 .0 5) ,对各种早搏的疗效亦以通心络组为优。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临床较为理想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4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单以极化液及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196例,在采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解毒活心汤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6%,对照组总显效率81%,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好转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疗法,治疗组给予益心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6%,治疗组总有效率96.8%(P<0.05)。心肌酶谱恢复情况:对照组恢复正常率为68.0%,治疗组恢复正常率为90.0%(P<0.05)。结论:益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使心肌酶水平下降,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及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生脉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86例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黄芪生脉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3例、有效10例及无效2例,治愈率为65.1%,总有效率为95.3%;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治愈32例,显效3例、有效8例及无效0例,治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及维生素C西医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中药黄芪生脉饮能有效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汤配合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复脉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血清CK、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汤配合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肌酶谱,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锦 《中医药导报》2005,11(5):14-15
目的:观察自拟清心生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清心生脉汤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心肌酶谱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心生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赵淑萍 《河南中医》2012,32(8):1037-1038
目的:观察化瘀益气通络汤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化瘀益气通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益气通络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马玉霞 《四川中医》2005,23(2):49-50
目的 :观察附脉芪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 (30例 )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服附脉芪解毒汤 ,西药同对照组 ;对照组用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附脉芪解毒汤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肌泰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心肌泰胶囊及辅酶Ql0胶囊等,观察两组总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咽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泰胶囊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排便时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表法和纳入标准选择A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活动指导,入院3d未大便者,给予西医常规通便治疗,干预组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和耳穴贴压,观察指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前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便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排便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二项乘积(D-P)公式即(心率×收缩压)计算得出两组的心肌耗氧量,干预组排便后心肌耗氧量低于对照组的心肌耗氧量。结论: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AMI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并且能降低AMI患者排便时的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心肌酶谱改善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提高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