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as抗原-配体系统与肝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抗原和Fas配体(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一个细胞的Fas与另一细胞的FasL相结合时,可以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表达FasL可以使表达Fas的肝细胞凋亡。Fa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醋氨酚中毒致大鼠肝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万琴  顾伟  董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6):397-399,I002
目的 探讨醋氨酚中毒大鼠肝组织中Fas、Fas L的表达与醋氨酚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 ,以及醋氨酚药物剂量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醋氨酚中毒大鼠肝组织中Fas、Fas L的表达进行检测 ;应用末端原位标记法对大鼠的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醋氨酚中毒剂量与Fas/FasL表达之间关系密切 (P <0 0 1 ) ,醋氨酚剂量越大 ,Fas/FasL表达越强。同时 ,醋氨酚中毒剂量与肝细胞凋亡之间也关系密切 (P <0 0 1 ) ,醋氨酚剂量越大 ,凋亡细胞数目也越多。结论 醋氨酚介导的Fas和FasL表达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肝细胞的直接自杀或自分泌及旁分泌杀伤机制 ,可能是醋氨酚中毒致肝细胞凋亡和坏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看,造血细胞凋亡过少是造血细胞堆积的原因,Fas/FasL系统作为诱导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白血病细胞普遍存在对Fas/FasL途径介导的凋亡不敏感或抵抗,而这也是造成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和对化疗不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白血病Fas/FasL途径介导的凋亡抵抗的机制.诸如Fas/FasL突变及表达异常Fas信号传导途径异常,凋亡调控基因对Fas/FasL系统的调控(NF—KB、XiAP膜受体CD2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等)和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对上述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Fas抗原和Fas配体(Fas ligand,FasL)是细胞表面两种跨膜糖蛋白,Fas主要分布于人B、T淋巴细胞、肝胆管细胞、肺组织细胞等;而FasL则主要分布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Fas和FasL通过分泌或脱落至细胞外,分别成为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在诱导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1,2]。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肝细胞损伤时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采集我院2004年4月~2005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①肝细胞癌(HCC)30例,均经病理或CT证实,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0岁,平均47岁;…  相似文献   

5.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Fas和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中毒性肝损伤发病中的地位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9、16、24、36和48h6个亚组,每组5只。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肝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 Fas和FasL在正常大鼠肝细胞中未见表达,实验组3h后即开始有明显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表达相应增强;病理学和TUNEL检测结果均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大鼠染毒后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O.05或P〈O.01)。结论 大鼠急性肝损伤时Fas和FasL表达显著增加,和肝细胞凋亡变化相一致,提示Fas/Fasl。系统及介导的细胞凋亡反应在中毒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脏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铜损伤肝脏中的意义。方法: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TUNEL法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脏凋亡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凋亡指数(AI)随铜负荷时间上升,从正常对照组的(2.23±1.34)%上升到铜负荷模型组的(15.78±2.42)%(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铜负荷组Fas和FasL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过多的铜可以诱导肝脏的凋亡,Fas/FasL系统介导了铜负荷大鼠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FasL介导Fas阳性的肝细胞调亡。Fas抗原和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糖蛋白Fas,主要分布于人B、T淋巴细胞、肝胆管细胞、肺组织细胞等,而FasL则主要分布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Fas和FasL可通过分泌或脱落至细胞外,分别成为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在诱导肝细胞调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拟通过检测肝细胞损伤时血清sFas和sFasL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Fas是一种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受体,Fas与FasL结合可诱导细胞凋亡。近年来Fas/FasL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较多,但结果不太一致。为了探讨Fas/FasL系统在HBV感染的肝癌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肝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HBV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Fas系统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和FasL分别属于TNF R/NGF R和TNF超家族。Fas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其中以活化淋巴细胞、淋巴系恶性肿瘤细胞表达最为丰富。FasL主要表达于活化T细胞。FasL与Fas结合可介导Fas~+细胞凋亡,也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Fas系统在机体维持自身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该系统的缺损或功能紊乱将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0.
Fas/FasL是介导细胞凋亡的关键性效应分子,在参与器官和组织的移植免疫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发生急性排斥时Fas或Fas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介导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损伤;某些表达FasL的组织对移植物产生免疫豁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Fas/FasL系统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众  陶其敏 《临床荟萃》2001,16(4):185-187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与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相反的,调节细胞群全相对稳定的一种重要方式,生理状态下的凋亡维持了体内正常细胞的更新和异常细胞的清除,但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凋亡又与生物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某一细胞的Fas和另一细胞的FasL相结合时,可以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目前已知Fas/FasL系统是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主要形式,因此Fas/FasL的异常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肝病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FasL的表达,探讨Fas、FasL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兔抗Fas及兔抗FasL多克隆抗体,对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18例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出Fas、FasL,检出率均为90%,Fas、FasL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2%、59%。20例PBC患者16例Fas阳性颗粒表达于肝细胞胞浆,4例表达于肝细胞胞膜;20例FasL棕黄色阳性颗粒均表达于肝细胞胞浆,Fas、FasL在肝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胞浆有表达,并多聚集于汇管区周围。结论PBC患者的Fas、FasL表达增加,它们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屑病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KC)凋亡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ABC法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TUNEL法检测皮损中KC凋亡情况。结果银屑病皮损中既可表达Fas,又可表达FasL,而在正常皮肤不表达;患者皮损中KC发生凋亡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病程的不同阶段其细胞凋亡指数(AI)不同,进行期高于静止期。结论KC凋亡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Fas、FasL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FAS,FASL及Bcl-2在化疗药物诱导RMA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通过测定RMA细胞Fas,FasL和Bcl-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在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RMA细胞系中加化疗药物地塞米松(DEX)、足叶乙甙(VP-16)、三氧化二砷(As2O3)及维甲酸(ATRA)以及培养细胞中先分别与细胞国子IL-2,IL-6或GM-CSF共同培养后再加入上述药物,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 mRNA,Fas及Bcl-2抗原的表达。DEX和VP-16能上调Fas和FasL表达,促进细胞凋亡,Bcl-2表达无变化。ATRA可下调Bcl-2表达,但不影响Fas和FasL系统,也未观察到有细胞凋亡。As2O3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但Fas,FasL及Bcl-2表达均无变化。提示不同药物对一种细胞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调亡,而Fas系统诱导的细胞凋亡需要Fas和FasL共同参与。单独用IL-2,IL-6或GM-CSF虽然使Fas蛋白增加,但不引起细胞凋亡;如同时并用IL-2和IL-6则Fas和FasL表达均上升,并诱导细胞凋亡。上述细胞因子与化疗药物并用时可减低药物量,促进药物的凋亡诱导作用。在无FasL表达情况下,抗Fas单克隆抗体能诱导RMA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因子与化疗药物可协同作用诱导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参与DEX和VP-16诱导的RMA细胞凋亡过程,不同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靶细胞的凋亡被认为是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作用途径之一。细胞凋亡受一系列分子调控,其中Bcl-2家族起着决定性作用;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亦在移植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的:分析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Bcl-2/Bax,Fas/FasL蛋白表达规律与急性排斥反应预后的关联。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2/2005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 对象:收集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穿刺活检蜡块标本30例;另选同期20例无明显排斥反应表现肾移植患者的移植肾穿刺活检蜡块标本作为对照组。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穿刺活检标本中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主要观察指标:急性排斥组和对照组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中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Bcl-2/Bax,Fas/FasL蛋白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②两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Bcl-2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Bax,Fas及FasL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Bcl-2家族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引起移植肾免疫损伤;Fas及FasL可能直接参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引起移植肾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时Fas/FasL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Fas/FasL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方法 培养人T淋巴细胞,10、20、3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分别刺激细胞4、8、16 h,流式细胞仪DNA分析、FITC-Annexin Ⅴ binding/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诱导T细胞凋亡,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有Fas和FasL表达的上调,同样,雷公藤内酯醇诱导Fas和FasL表达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诱导人T细胞凋亡,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激活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及Fas、FasL的表达情况 ,探讨CA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CA患者PBLC表面Fas、FasL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结果 :CA患者PBLC凋亡率及Fas、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PBLC凋亡率与Fas、Fas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0 6781 ,P <0 0 1 ;r <0 72 82 ,P <0 0 1 )。结论 :CA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有关 ,Fas/FasL在介导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所表达的Fas/FasL与血清sFas/sFasL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对47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50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及5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膜性Fas/FasL表达和血清sFas/sFasL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无症状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增高,膜性Fas表达率升高,而FasL表达率则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6.13~15.34,q=4.02~32.10,P〈0.01);血清sFas含量升高,sFasL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7.30、4.20,q=6.19~42.35,P〈0.01)。无症状HBV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体内依赖Fas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失去杀伤性识别作用,对淋巴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肿瘤细胞获得异常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Fas/FasL系统与Bcl—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研究揭示Fas/FasL系统在多种肿瘤组织表达,并且表明Fas/FasL反击和Fas/FasL抵抗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Bcl-2致癌基因是一种普遍的直接调节凋亡的细胞死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及其产物亦高度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能影响多种Fas敏感细胞的凋亡控制,Fasl/FasL系统与Bcl-2呈现一定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对HL-60细胞Fas/FasL系统的作用及对Fas介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ay 11-7082干预后HL-60细胞Fas、FasL和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Bay 11-7082干预前后sFasL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Bay 11-7082干预前后CH-11(活性Fas抗体)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用Bay 11-7082干预后,HL-60细胞FasL和XIAP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as的mRNA、蛋白水平的变化和sFasL水平的变化无显著的差异(p>0.05);Bay 11-7082干预后HL-60细胞对CH-11诱导细胞凋亡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Bay 11-7082可能通过下调FasL和XIAP水平增强HL-60细胞Fas介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