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报告52例Ⅰ期肺癌患者的诊治,认为对有血痰或肺叶(段)不张、阻塞性肺炎者及时行X线、CT、纤支镜、痰细胞学等检查,是发现Ⅰ期肺癌的重要措施;为提高Ⅰ期肺癌术后存活率,对T2N0M0患者不宜行局限性肺切除;行局限性肺切除者应防止残端癌的发生;术中应仔细检查,以便发现第二原发灶或微型转移灶;术后应重视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2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肺结核合并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20例,大于60岁患者15例,中年患者5例。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癌11例,进展期肺结核合并肺癌9例。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痰血、低热、盗汗、气喘、消瘦、卢嘶、胸痛等。肺癌病灶发生于肺结核所在肺叶或肺段11例,发生癌变时间为3个月~10年。癌变时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增多,空洞逐渐变大,洞壁厚薄不均匀,内缘不光滑、不规则、分叶、带毛刺的结节或肿块,可伴支气管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或胸液等检查可同时发现癌细胞和抗酸杆菌证据。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现象并不少见,对于陈旧性或进展期肺结核,临床症状加重,影像学导常变化,应高度怀疑肺结核合并肺癌可能,及时行相关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局限性T4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对肺内病灶进行切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然而在手术方案的选择方面,传统的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等方案存在术野较差、术中出血量较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疗效以及患者术后的康复[2].单侧肺循环短暂阻断术具有术野较好、手术操作方便且能够尽量保存健康的肺组织等优点,应用于局限性T4期肺癌的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单侧肺循环短暂阻断术治疗局限性T4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局限性T4期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68例50岁以上男性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连续监测,以观察肺癌术后早期换气功能的变化。指标:氧合指数通气血流比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术后3日内PaO2/FIO2较术前显著降低,V/1较术前显著增大,尤以全肺切除术及术前肺通气功能异常组改变明显。提示;肺癌术后早期肺换气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内占位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结果100例临床疑诊为肺癌患者,经痰脱落细胞学、支气管镜等检查未确诊,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穿刺成功率98%,穿刺确诊率92%,9例发生气胸,5例发生咯血;未确诊8例患者后经胸腔镜、纵隔镜、开胸手术等检查及远期随访确诊为肺癌。结论对于疑诊肺癌的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是一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确诊率高的诊断手段,特别对直径〈3cm、临近脏器、大血管的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的改变规律及影响机制。方法用氧合指数(P/F)、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动脉血氧饱和度50%的氧分压(P50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项指标对68例50岁以上男性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日、1、2、3、7日围术期换气功能进行监测。结果肺癌术后3日内P/F、a/A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PaCO2、P50O2术后即日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2日内全肺切除氧合功能降低大于肺叶切除(P<0.05);低肺功能患者术后换气及通气功能障碍较肺功能正常者显著(P<0.05)。结论肺癌术后3日换气功能明显减退,尤以氧合功能降低显著。应重点监测氧合功能变化,加强全肺及低肺功能患者的换气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刷检、术后痰涂片行细胞学检查或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以左肺上叶多见,其次为右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下叶次之。确诊的多为中央型肺癌,肺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其次为腺癌,小细胞癌最少。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病理诊断肺癌中央型肺癌居多,鳞癌比例最高;肺癌病变部位好发于左右肺上叶;电子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病理诊断肺癌,对提高肺癌诊断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气管鳞癌     
患者男性74岁。2006年4月3日因“刺激性咳嗽、咯痰四个月,伴痰血”,胸片发现左下肺占位,诊断“左下肺癌”入我科,经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病灶,于2006年4月11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清扫.。术后病理:左肺下叶中-低分化鳞癌,伴大量坏死,支气管残端(-),淋巴结(-)。F13N。M。(Ⅱb期)。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拒绝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机会性筛查随诊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DCT或标准剂量CT(SDCT)机会性筛查肺孤立性结节(SPN)患者88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40例,男303例,女137例,行LDCT检查;对照组444例,男299例,女145例,行SDCT检查。2组随诊及后续治疗策略相同。结果试验组依从性为98.4%(433/440),对照组为96.2%(427/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发现肺癌68例,阳性率为15.7%(68/433),其中Ⅰa期肺癌60例,Ⅱa期肺癌8例,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86.7%(59/68);有创性过度检查或治疗率为11.7%(9/77)。对照组发现肺癌62例,阳性率为14.5%(62/427),其中Ⅰa期肺癌58例,Ⅱa期肺癌4例,术后5年总生存率90.3%(56/62)。有创性过度检查或治疗率11.4%(8/70)。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DCT机会性筛查随诊SPN患者切实可行,患者的依从性高,诊断效率与SDCT相当。  相似文献   

10.
针型胸腔镜在晚期肺癌病理学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型胸腔镜活检术在晚期肺癌病理学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胸部螺旋CT和磁共振(MRI)检查临床诊断为Ⅲa~Ⅳ期肺癌,行痰、胸液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能获得病理诊断的94例患,施行针型胸腔镜肺内原发病灶、纵隔淋巴结、肺内和胸壁转移病灶组织活检术。结果 94例患中89例经针型胸腔镜取得病理学标本,成功率为95%;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肺癌,其中腺癌47例,鳞癌23例,腺鳞癌12例,小细胞肺癌7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检查后,15例(17%)肺癌患病理分期得到更正;4例发生气胸,1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2例出现少量咯血;89例患术后8~18个月均获随访并行螺旋CT检查,无胸壁针道的肺癌种植性转移。结论 对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分期的晚期肺癌患,针型胸腔镜活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2000年7月,我院干部保健科共成功手术治疗高龄肺癌31例,占同期肺癌病例的11%。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5~78岁。健康查体发现肺占位病变16例,因咳嗽、血痰等症状收入院9例,其他科室转入6例。术前经痰瘤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明确诊断21例,术后病理确诊10例。全部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均发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2000年7月,我院干部保健科共成功手术治疗高龄肺癌31例,占同期肺癌病例的11%。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5~78岁。健康查体发现肺占位病变16例,因咳嗽、血痰等症状收入院9例,其他科室转入6例。术前经痰瘤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明确诊断21例,术后病理确诊10例。全部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均发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2000年7月,我院干部保健科共成功手术治疗高龄肺癌31例,占同期肺癌病例的11%。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5~78岁。健康查体发现肺占位病变16例,因咳嗽、血痰等症状收入院9例,其他科室转入6例。术前经痰瘤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明确诊断21例,术后病理确诊10例。全部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均发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月~2000年7月,我院干部保健科共成功手术治疗高龄肺癌31例,占同期肺癌病例的11%。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5~78岁。健康查体发现肺占位病变16例,因咳嗽、血痰等症状收入院9例,其他科室转入6例。术前经痰瘤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明确诊断21例,术后病理确诊10例。全部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均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的ST段改变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9例肺癌行肺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电图检测。其中29例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或同时切除部分心包为A组。30例行单纯肺切除术为B组。结果A组中有27/29例(93.1%)术后ST段较术前呈水平或凹面向上抬高,多数在3~7天内恢复正常。一般不伴有QRS波的改变。1例发生心病的患者除外。B组中术后未见ST段抬高。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或同时切除部分心包可引起ST段改变,注意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11例经肺穿刺活检证实,9例经痰细胞学证实,7例经淋巴结活检证实,5例胸腔积液病理学证实。所有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治疗,其中手术治疗6例,存活5例(83.3%),化疗和(或)放疗30例,存活7例(23.3%),两者存活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症状无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COPD患者伴胸痛、血痰、胸腔积液、进行性消瘦应警惕合并肺癌的可能;行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手术可作为COPD合并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次是放疗或是化疗。  相似文献   

17.
用P/F,a/A,P50,PaCO2四项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日,1日,2日,3日,7日对68例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术后即日03日P/F,a/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aCO2,P50术后即日较术前增加显著,P〈0;01。2全肺功除术患者术后即日-1日氧合功能降低较肺肺叶切除术显著,P〈0;05。3。低肺功能患者术后3日内氧合功能降低程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8.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景寒  孟龙 《山东医药》1999,39(16):12-13
对10例右肺癌侵及上腔静脉造成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患者行肺切除并上腔静脉置换或旁路术,效果良好,认为合并SVCS的肺癌患者在无远处转、内脏器官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解除上腔静脉梗阻,并就手术指征方法、术后处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以下简称“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术患者术后第2~5天根据情况送1~3次痰细胞学检查。结果110例有64例确诊为肺癌,其中62例通过刷检、冲洗液、咬检、术后痰、穿刺等6种不同方法联合检查得到确诊,2例通过开胸手术才能确诊。术后痰共检出癌40例,可疑癌2例,不典型上皮细胞3例。纤维支气管镜术结合术后痰检查使肺癌的检出率达92.19%,在两者基础上结合穿刺术可使肺癌检出率提高到96.88%。同时,本组术后痰癌细胞分类与组织学对照,符合率为94.12%。结论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对癌细胞分类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884例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常规支气管镜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疑似肺癌的患者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和活检刷检、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纵隔镜、超声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T-CT和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结果 215例患者TBNA、刷检、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1.58%、29.47%和16.84%。15例EBUS-TBNA的阳性率为91.67%,20例超声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阳性率为65%,10例PET-CT阳性率为80%,628例患者胸腔镜检查的总体阳性率为94.6%。结论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