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性质的鉴别,AgNOR染色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AgNOR染色颗粒的定量计数,我们选用鳞癌组织印片,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染色,从中选出最佳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6岁,入院前近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近1周出现发热、心悸,于2005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9℃,脉率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3/55mm 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胸廓无畸形,胸骨下端压痛,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听诊区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与纤溶标志物改变对DIC诊断、预后的的意义。方法正常对照60名,患者50名,分成两组在DIC不同时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DIC高凝期:F1 2、TAT、FPA、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1 2升高最明显(p∠0.001),而PAP与对照租无明显差异(p>0.05)。在DIC低凝期,F1 2、TAT、FPA、PAP、D-二聚体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DIC患者的凝血因子与纤溶标志物的改变是诊断DIC不同时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戈谢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瑞氏一吉姆萨染色法、糖原染色法对一例戈谢氏病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片、血片进行化学染色,辅助骨髓基因及染色体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果:瑞氏一吉姆萨染色发现骨髓片中的戈谢氏细胞,糖原染色该细胞呈阳性反应,确诊为戈谢氏病。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戈谢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免疫状态与诊断、疗效和预后都有密切关系。自1978~1980年,我们对住院的12岁以下的108例急性肾炎和47例肾病综合征进行了补体总量、C_3、IgG、IgM、IgA、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活性玫瑰花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浆蛋白电泳、血沉、肝炎表面协同抗原等观察研究,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ITP)患者骨髓象中的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形态变化,血小板聚集功能在lT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骨髓细胞学计数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应用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20名正常人和24例ITP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T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形态与正常人之间有明显差异;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活性有明显差异。结论TTP患者的出血倾向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下降有关,治疗后可以通过改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纠正TTP患者的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对结节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肺内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黏膜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和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等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结节病的患者,比较不同取材及联合取材检测结节...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试验是检测血清、血浆、尿液中D二聚体的浓度。由于D二聚体检测是应用单克隆抗体,结果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我室于1994年应用D二聚体方法检测我院临床确诊的多种疾病引起的DIC患者,同时用三P和乙醇凝胶试验检测对比。结果发现D二聚体检测对DIC的病人都能够明显反映出来。对DIC疾病的明确诊断能够提供快速可靠检测结果。现将我院用三种方法检测76例DIC患者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对二者发病机制、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和CD45/SSC设门,对MDS组23例、AA组14例、正常对照组9例的骨髓原始细胞各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MD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 DR、髓系早期抗原CD13、CD33、单核系抗原CD14、T淋巴细胞抗原CD7的表达率增高,髓系成熟抗原CD15、B淋巴系抗原CD19、CD20的表达率降低,DI值增高(P<0.05);RAEB组与RA组相比CD34、HLA DR、CD13、CD33、CD14、CD7的表达率增高,CD15、CD3、CD19、CD20的表达率减低,DI值增高(P<0.05)。A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CD34、CD13、CD33、CD15的表达率降低,CD3、CD7、CD25、CD22的表达率增高(P<0.05)。MDS组与AA组相比其CD34、HLA DR、CD13、CD33、CD14的表达率增高,CD3、CD5、CD7、CD15、CD19、CD20、CD22、CD25的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MDS和AA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检验法测定自然排出或手术取出的尿石标本860例 ,并进行化学成份定性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测定方法用水洗净结石表面的污物后置干燥箱 5 0℃以下烘干 3~ 4小时或置于室温中待其自然干燥后备用。称量结石的大小及重量 ,观察结石的颜色、外形和性质。将结石用研钵磨成粉状 (若结石较大 ,断面层次清晰 ,则分层取材 ) ,化学检验法测定其化学成份 ,结果判断依据离子反应颜色改变的深浅、沉淀生成及气体产生的多少 ,分别用“ -~ 4 +”表示 ,根据离子的阳性反应组合判断尿结石的化学构成。对于混合尿路结石可大概判定主要的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