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记录的结构及术语应用情况,探讨借鉴国际护理实践分类(ICNP)实现护理记录结构化与标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收集某综合医院9个科室、4个时间段的183份住院护理记录及护理交班报告,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类护理记录,建立编码册,再与ICNP交叉比照。结果护理记录用语均可归为护理现象、护理行动和护理结局3个领域,各领域又可分为类、亚类及具体分类,共246个具体分类。4个时段护理现象、护理行动领域类别频数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护理结局类别频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459个词汇符合ICNP术语,可用于描述护理记录的各类,尚需增加40个词汇以完整表示各项分类。结论我国护理记录的范畴与ICNP存在差异,护理记录可参照ICNP术语体系实现表单化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PDCA循环在整体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先云 《护理学杂志》2002,17(12):922-923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整体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查2001年整体护理病历100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1月开始采用PDCA循环进行病历质量管理。结果 2002年1-4月整体护理病历质量统计,入/住院评估与病人状况符合率、护理诊断/问题符合率、护理措施符合率、护理措施实施率、PIO记录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出院指导内容合格率较PDCA循环管理前上升6%-1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和控制整体护理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简化、规范中医护理工作程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中医院患者的特点建立包含6个模块(体温 单、入院评估、住院评估、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的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将神经内科等8个病区96名 护士随机分为电子病历组和常规书写组。电子病历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常规书 写组采用常规方法书写护理文件。结果电子病历组病历书写、体温单记录时间显著短于常规书写组(均P< 0.01);护理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书写组(P<0.01)。结论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简化、规范了护理工作 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环节质量控制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汪晖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2004,19(24):45-46
随机抽样对环节质量控制(质控)实施前后本院住院日>7 d的出院护理病历各104份,按质量标准进行等级评分并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质控后,护理文件书写过程中存在的11项问题中有8项明显改善,与质控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护理记录质量等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质控后护理记录达标率、甲级病历百分比均高于质控前(均P<0.01).提示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护理个案报告中的护理问题与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呈现交集的现况及国内护士对护理诊断的认知,为建立我 国本土化护理术语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份护理个案报告中的326条护理问题,分别按疾病、症状、功能、健康形态、风险5 类映射到国际北美护理诊断(NANDA-I)、奥马哈系统、临床照护分类系统(CCC),并对映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问题在三 大护理分类系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61)。风险类问题存在39.4%的映射缺失。结论 护理个案中的护理问题在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中映射的吻合程 度低,尤其是疾病与风险为焦点的护理问题。症状、功能、健康形态此类问题则在 NANDA-I和 CCC的映射结果存在共性。需结 合医护合作模式,针对三大护理分类系统各自的优点建立本土化护理术语。  相似文献   

6.
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法在医嘱标准化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法(ICNP(R))在医嘱标准化中的应用,为发展智能医嘱处理系统英定基础.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选取4所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录入的全部医嘱1 315 725条,先对3所医院的1 224 522条医嘱进行归类,再采用ICNP(R)七轴体系分析各类别结构,建立信效度后,从第4所医院91 203条医嘱中随机抽取10 224条,检验医嘱类别结构的外部效度.结果 3所医院的1 224 522条医嘱可区分为14类,各类别频数差别显著且ICNP(R)式结构也各不相同;10 224条医嘱中约4.9%不规范.医嘱类别结构的评价者间一致性信度为92.9%,外部效度良好.结论 医嘱结构可用ICNP(R)表达,计算机医嘱处理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减少不规范医嘱.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病房护理文书的属性,并探讨其数据元标准化方法,为构建标准化护理文书信息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参与性现场研究,从代表性住院病房收集护理文书,根据其功能属性进行分类,采用连续比较法进行修订直至无分歧。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护理文书中的不同项目进行分析,探讨其数据元标准化。结果病房护理文书按其功能属性可分为护理病历、护理执行单、管理记录、中间记录及转介记录5类,文书项目数据元也可实现标准化。结论病房护理文书均可实现电子化,可通过规范数据元属性促进构建标准化护理文书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学习,分析外科患者一般护理病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抽取学习前后共200份外科病历,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学习前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54次,学习后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15次。结论学习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明显降低,病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法律意识较前增强,医疗纠纷减少。  相似文献   

9.
1213份出院病历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配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对1213份出院病历中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护理记录存在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等缺陷,分析原因提出:培养护士崇高的职业道德、增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实行院科四级把关制,使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相似文献   

10.
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行降糖、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经过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23d后病情好转出院。提出准确、及时观察及记录患者神志和意识变化,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做好中枢性低通气护理;加强体温护理,发热初期使用冰帽持续物理降温;做好血糖管理和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相似文献   

11.
对护理诊断差异性验证方法进行综述,共检索到6种差异性验证方法,分别为Gordon & Sweeney模型、Fehring模型、Hoskins模型、潜在类别模型、多重对应分析及决策树,通过对差异性验证方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护理诊断的差异性验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natomy of the neck lymph node distribution; indications, history and current terminology of various types of neck dissections and th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for different primary head and neck malignancy.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一肛肠外科和妇科重要的解剖学术语,进而阐明与直肠癌手术相关的妇科解剖。方法对32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结果外科解剖把盆腔筋膜由外向内、由背侧向腹侧依次为壁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脏筋膜。在膀胱腹下筋膜与脏筋膜之间存在盆丛及其出膀胱、子宫的神经分支,而在侧后方脏、壁筋膜之间存在腹下神经和盆内脏神经。结论妇科解剖所述膀胱子宫韧带深层、直肠子宫韧带或子宫骶骨韧带以及输尿管系膜实际上都是外科解剖中的盆脏筋膜的一部分。膀胱子宫韧带浅层是膀胱腹下筋膜。  相似文献   

16.
17.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rangement of cervical fascia and its associated compartments is essentia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redicting the spread of disease,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detailed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anatomic,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arrangement of cervical fascia and to highlight controversies and consensus. The current terminology used to describe cervical fascia and compartments is replete with confusing synonyms and inconsistencies, creating important inter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term “spaces” is inappropriate. A modified nomenclature underpinned by evidence‐based anatomic and radiologic findings is proposed. This should not only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ervical anatomy but also facilitate clearer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d Neck 36: 1058–1068, 2014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