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2.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健康教育组)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痊愈 显著进步)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 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ITAQ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健康教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阶段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医疗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8周.于健康教育前及8周末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自知力及精神症状.结果 健康教育8周末,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下降,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但研究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康复,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80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药物维持治疗.对教育组进行8~12周的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4、8、12周,分别用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教育组治疗后的自知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自知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自知力的评分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文化水平及病程呈正相关.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恢复自知力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治愈率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精神科4病房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精神科6病房6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语言教育(口头语言教育和文字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则实施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多媒体)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进行临床效果测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ITA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式健康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两种健康教育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疾病认知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住院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疾病认知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发病情景录像回放、心理剧),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量表、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TAQ评分、BPRS评分比较及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疾病认知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和提高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Nurses can function more effectively in their intimate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patients if they learn to know and nurture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Berger VW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2011,34(1):4; author reply 5-4; author reply 6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