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按摩疗法.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36/43),治疗组为93.02%(40/43);对照组优良率为60.47%(26/43),治疗组为81.40%(35/43),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手术疗法联合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且经济、安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与单纯ESWT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并随访到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符合ARCOⅠ、Ⅱ期标准)29例(32髋)。其中17例(19髋)采用ESWT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术(联合组)治疗,12例(13髋)采用单纯ESWT(单纯组)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于3、6、12个月随访,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6、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ONFH疗效优于单纯ESWT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络骨康丸联合股骨头髓心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至2012年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2例(66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我院自制制剂活络骨康丸联合髓心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髓心减压术治疗。术前疼痛时间2~14个月,平均5.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影像学疗效及综合疗效比较。结果 62例患者治疗后均获1年随诊复查,Harri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疗效比较,Ⅰ-A〉Ⅰ-B〉Ⅰ-C〉Ⅱ-A。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髓心减压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优于单纯使用髓心减压术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中药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2天加服续骨活血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定期复查。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两组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内固定移位或断裂病例发生;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为(90.4±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7.9)分(u=2.391,P=0.019);两组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构成未见显著性差异(Z=-1.432,P=0.152),中药组优良率为84.22%,高于对照组的75.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1,P=0.252);随访期间,中药组骨折延迟愈合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15.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3,P=0.175)。5例延迟愈合病例予自体骨髓红细胞注射并自体植骨术处理后5~9个月愈合,7例股骨头坏死病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基础上加服续骨活血汤,能显著改善骨折预后与关节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折延迟愈合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介入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33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例(16髋),观察组16例(17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次日即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伞部病例均获1~5年随访,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应用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后配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两年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6~8个月,平均7.1个月。对照组6~12个月,平均8.4个月。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两年股骨头坏死率:治疗组为5%±0.4%,对照组为5%±0.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配合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防治早期激素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有效率。结果:治疗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的作用,有益于防治早期激素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8.
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一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40万U,罂栗硷30mg。然后经旋股内动脉灌注MSC悬液20ml,MSC数量约为1×10^7~1×10^8个。并与同期单纯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34例作比较。结果观察组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29例。观察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溶栓后灌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骨髓干细胞介入途径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 Ficat 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介入组10例(13 髋)行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干细胞组10例(13 髋)在介入治疗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组在改善疼痛、Harris 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P<0.05).结论 介入途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植骨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41例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1~29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除2例进展为ARCO分期Ⅲ期外,其余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6±7.12)分提高到术后的(79.54+8.69)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坏死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髋关节牵开成形器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开成形器在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药物加髋关节牵开成形器,对照组单纯行药物治疗,治疗后第1、3、5、7、12、18、24个月来院复查X线片和MRI片。结果①治疗12个月后,按照百分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除对照组在疼痛、功能改善上未见显著性差异外,治疗前后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单纯服药组优良率达到55.1%,服药+髋关节牵开成形器组/侧优良率达到63.8%。②采用内服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采用药物+髋关节牵开成形器治疗股骨头坏死以综合疗效标准评定均效果显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74,5%。结论髋关节牵开成形器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09.1~2012.1期间诊治的1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7例。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37.31%),χ2=4.011,P〈0.05,提示并发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t=3.662,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t=2.246,P〈0.05,提示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显著缓解疼痛,术后髋关节功能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486-487
目的对高压氧联合斯氏针减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患者病例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给予常规中药治疗和高压氧联合斯氏针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优良率也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取高压氧联合斯氏针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与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FicatⅡ期)28例(34髋)。其中15例(17髋)采用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治疗,13例(17髋)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种治疗方式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后Harris评分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组(87.12分)高于单纯高压氧组(70.54分)。结论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组。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2例13个股骨头FicatⅠ、Ⅱ期坏死患者行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和X线平片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18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51.3±1.3)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2.6±8.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对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发现,7例患者死骨区域同术前比缩小。结论使用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减轻股骨头内压,改善局部微循环,防止股骨头塌陷,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髓芯减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移植组在髓芯减压治疗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在改善疼痛、Harri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显著提高疗效,是治疗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心理辅导、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康复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系统护理和康复锻炼可有效提高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夏露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34-135
目的观察曲可芦丁联合针刺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保护脑细胞、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予曲可芦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70.00%,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可芦丁联合针刺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均为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局部缺血,为探讨中药组方润骨通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药活血化瘀功效,使瘀塞通畅,改善股骨头血运,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们以润骨通为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3个月为1疗程,系统观察了治疗前后功能、症状、X线表现。结果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8例创伤性股骨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枚螺纹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髋骨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