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8例 哮喘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吸入疗法,治疗组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日间症状得分、夜间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者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哮喘症状,达到防治哮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简易捏脊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5间医院采取多中心、随机、单盲的方法,纳入轻、中度哮喘患儿155例,脱落11例,最后完成治疗144例,其中男101例,女43例,随机分为小儿简易捏脊疗法合并基础疗法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用基础疗法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小儿简易捏脊疗法合并基础疗法治疗和单用基础疗法治疗12周,并观察2组的无症状天数、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夜间症状计分、无哮喘症状的天数、哮喘急性发作次数、β受体激动剂的应用等均有显著差异,2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白天症状计分未明显差异,但也有差异的趋势,提示小儿简易捏脊疗法治疗哮喘效果确切、良好。结论简易捏脊疗法可对小儿哮喘有独特、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和穴位贴敷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与穴位贴敷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ACT控制情况。方法 60例哮喘患者均在服用茶碱缓释片基础上,随机分为自血组、贴敷组和对照组,比较两两组间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ACT评分。结果①自血组与贴敷组在改善咳嗽、喘息以及哮喘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自血疗法改善喘息的疗效优于贴敷组(P0.1),穴位贴敷改善咳嗽症状较优(P0.1);②自血疗法组较穴位贴敷组起效快,但两组在哮喘控制方面(A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血疗法与穴位贴敷均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及哮喘控制方面有良好效果,同时两者亦有不同的疗效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电超导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轻中度发作期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加中药穴位电超导治疗,对照组加安慰贴片电超导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每日哮喘症状计分,测定呼气峰流速(PEF)。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日间及夜间症状计分、PEF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4天,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束时没有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电超导有助于改善哮喘患儿日间及夜间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安全性评价为Ⅰ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有效率、缓解天数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 ACT评分)。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缓解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ACT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阳虚哮喘敷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支气管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标准的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ACT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自体血穴位注射法与三伏天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69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IgE水平、痰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变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平均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IgE水平、痰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平均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用天突、定喘穴位注射痰热清治疗6 d。结果治疗6 d后,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100%。结论痰热清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比较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哮喘患者PBMC中IL-13 mRNA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在基因转录水平抑制IL-13的表达可能是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叶亮  钟国就 《新中医》2021,53(23):185-188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2 组均治疗8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PCT、CRP、WBC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4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能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予抗炎、化痰及解痉平喘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体血穴位注射外治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血清特异性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V1%预计值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用自拟五味子涂敷散于三伏天相关穴位敷贴,外加中药透皮治疗仪照射治疗,每伏各治疗1次,3伏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日、夜间咳喘症状、哮喘急性发作(需使用全身激素治疗)次数、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程度分级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日、夜间咳喘症状、哮喘急性发作(需使用全身激素治疗)次数、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程度分级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冬病夏治”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58例给予膏方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夜间症状、喘息、哮鸣音等项目进行分级计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根据服用膏方的年限分成A组和B组,比较服药年限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结果痊愈18例,有效31例,无效9例,治疗后临床症状的计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在发作频率方面的改善较A组明显。结论膏方可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控制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均给予止咳平喘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取肺俞、足三里穴以喘可治2 mL穴位注射,治疗7 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日间评分、夜间评分、体征评分及舌脉象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以上各项评分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检测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68.93%,治疗组为8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俞、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天突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7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建勇  高洪英 《中国针灸》2005,25(6):416-416
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天突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林立静  叶笑 《新中医》2014,46(11):135-136
目的:观察热毒宁针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有哮喘发作史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7天为1疗程,给药3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针剂,给药4周。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记录比较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2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均下降(P0.05)。2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针剂联合西药可以提高儿童支气管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2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采取丹参1mL加氨茶碱1mL(25mg)加地塞米松1mL(5mg))加利多卡因1mL(25mg)于背部,穴位注射。对照组静脉输注氨茶碱0.25加地塞米松10mg,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的有效率,x2=3.989,P〈0.05,为有显著差异,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84.09%(P0.01);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冬令健脾补肾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冬令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1996-2004年我院门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且接受冬令膏方治疗的患者,将其发作频率、夜间症状、喘息、哮鸣音等观察项目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计分,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根据服用膏方的年限,分成三年以下组(A组)和三年以上组(B组),比较服药年限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结果:58例中,痊愈18例,占31.03%;有效31例,占53.45%;无效9例,占15.52%。治疗后发作频率、夜间症状、喘息、哮鸣音等观察项目的计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在发作频率方面的改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夜间发作情况的改善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令膏方可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控制发作时的严重程度,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