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予针灸结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药物口服及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疼痛VAS评分变化,并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奄包联合针刺放血疗法用于急性虚寒性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虚寒性胃脘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外,再使用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胃脘部周围,联合针刺放血三阴交和丰隆穴周围瘀络,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 0%,高于对照组84. 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0%,低于对照组12. 0%;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1. 25±1. 40) h,少于对照组(2. 58±1. 77) h;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联合针刺放血疗法能够有效使急性虚寒性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粗盐热奄包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中药热奄包联合常规治疗,分别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NPQ评分的改变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55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灌肠配合热奄包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灌肠配合热奄包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灌肠配合热奄包治疗,其症状积分为(4.43±0.43)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灌肠配合热奄包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疾病复发率为32.00%,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盆腔炎患者接受中药灌肠配合热奄包治疗,可以显著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较低,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6,(8)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外涂温通膏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观察组94.0%,对照组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较单纯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黎小霞  李巧萍 《新中医》2016,48(8):264-265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外涂温通膏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观察组94.0%,对照组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较单纯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92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应用中药热奄包联合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0例(24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采用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随访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87.5%,观察组复发率为1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TDP对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接受TDP理疗仪照射治疗及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4例口服匹维溴铵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TDP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采用耳穴压豆、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我院98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9例,西药治疗)、观察组(49例,耳穴压豆、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采用耳穴压豆、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理化指标,提高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3膝(153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5膝(76例)采用关节穿刺及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98膝(7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外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9%,对照组为74.2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x2=10.60,P=O.005〈0.01)。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使用自制的中药热奄包解决或缓解胃脘痛患者胃胀、胃病、恶心等临床症状。方法:将自制的热奄包加热后用一次性帽予包裹置于病人的胃脘部上热烫及按摩30分钟,每日1—2次。结果:治疗组应用热奄包治疗后,病人即刻感觉胃部温热舒适,止痛消胀效果明显,且有止吐的效果。结论:经临床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胃脘痛的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辅助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中药热奄包外敷患侧面部后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及症状体征量化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及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 55%)高于对照组(86. 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药热奄包辅助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下加用中药热奄包外敷穴位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热奄包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贞  贾长虹 《河南中医》2019,39(1):160-162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骨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外敷,同时给予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 0%,治疗组有效率为93.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浮针再灌注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浮针再灌注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经症状积分及VAS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再灌注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奄包加十二味胃康丸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寒热错杂型胃脘痛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间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花椒、小茴香、醋乳香、醋没药、木香、川芎、枳椇子、大肉桂、干姜、青盐)和十二味胃康(陈皮、半夏、茯苓、白术、延胡索、连翘、神曲、莱菔子、鸡内金、槟榔、乌药、山楂)联合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奄包加十二味胃康丸联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自制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予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自制热奄包及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次,饭后执行,观察期为10天,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迅速改善胃痛、胃胀、恶心、嗳气症状,起效快。结论: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自制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中药热奄包联合微波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2)和对照组(n=127)。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中药热奄包联合微波治疗,连续治疗7~10d。治疗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等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562/5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4%(124/127)(P0.05)。结论:改良中药热奄包联合微波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