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朝辉 《临床医学》2010,30(5):68-69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消化道瘘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至2009年9例腹部术后并发消化道瘘的患者进行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的方式和效果。结果 8例均自然愈合,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消化道瘘的方法安全,经济,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式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应用于高位肠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例高位肠瘘患者,经确诊后置入开放式双套管并行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结果 10例经持续冲洗引流后瘘口自行愈合,4例因经引流3~5 d后仍出现高热、弥漫性腹膜炎、全身中毒症状而再次手术,术中重新置开放式双套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引流后治愈。结论对14例高位肠瘘患者应用开放式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何其英  柳焱  范冬萍  彭胤琼 《华西医学》2012,(10):1538-1539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术在后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例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进行伤口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过3~5d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拔管后2~3d伤口闭合,上皮覆盖,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腹部手术并发肠外瘘患者采用腹腔双套管冲洗持续引流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4例未经手术获得自愈,瘘道愈合所需平均时间为27d;2例经手术获得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29.2d.结论: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的治疗肠外瘘的方法,具有自愈率高、安全、不增加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特点.高质量的管道护理对促进瘘口自愈,避免再次剖腹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倒腹部手术并发肠外瘘患者采用腹腔双套管冲洗持续引流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4例未经手术获得自愈,瘘道愈合所需平均时间为27d;2例经手术获得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29.2d。结论: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的治疗肠外瘘的方法,具有自愈率高、安全、不增加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特点。高质量的管道护理对促进瘘口自愈,避免再次剖腹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三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当术后发现吻合口瘘出现时,及时在预置的引流管中置入冲洗管、引流管和进气管来进行持续冲洗引流,观察冲洗引流液的性质和进出平衡等,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腹痛、发热等,记录患者瘘的愈合时间。结果本组31例均经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后吻合口瘘痊愈,未经手术治疗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9d,吻合口瘘愈合平均时间为10.4d,均无腹腔感染、皮肤破溃感染和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均未出现引流管堵塞、滑脱等情况。结论腹腔三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一种有效方法,高质量的管道护理起关键作用,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29例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采用了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结果 24例患者直接更换开放式双套管,并予以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后腹腔感染得到控制,瘘口自行愈合。5例患者因经引流3~5天后仍出现高热、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无明显好转而再次手术治疗,术中重新放置开放式双套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引流,其中3例治愈,1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肠瘘合并腹腔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再次开腹手术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肠外瘘病人施行自制黎氏管(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对18例肠外瘘病人早期采用黎氏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8例病人应用自制黎氏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处理,充分及时引出肠漏液,未发生肠液积聚于腹腔引起严重感染,未出现皮肤问题及安全不良事件,12例病人达到瘘口自愈,4例病人窦道形成稳定状态,经确定性手术后治愈,2例病人瘘口未愈。[结论]加强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用于治疗肠外瘘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的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对5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冲洗引流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8例,其中7例通过腹腔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吸引后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行回肠造瘘术。结论自制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主要包括对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规使用胰肠吻合口持续冲洗负压引流,配合临床治疗并做好相关护理。认为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是一种预防和治疗胰瘘的有效的简单的方法,精心的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减轻患者负担,从而达到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对照组25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不放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4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于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7. 2±1. 2)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 5±2. 1) d (P 0. 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降低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邓慧珍 《全科护理》2013,(36):3376-3377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应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9例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病人采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和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病人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当日胆汁外漏明显减少,持续负压引流4 d~12 d(6.89 d±1.88 d )胆瘘消失,无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并发症.[结论]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采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和积极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在普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以来采用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110例的资料。结果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术后,110例均保持有效的引流,特别是在创伤及重大手术后的预防应用,无1例吻合口瘘及脓肿形成。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瘘及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2005年12月,对13例结肠、直肠癌术后合并吻合日瘘的患者使用自制负压冲洗引流管,通过连续液体冲洗、低负压吸引引流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7~32d,平均17d。通过积极的冲洗和引流大大缩短了结肠、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胸管代替双胸管引流接持续负压治疗外伤性液气胸在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一侧液气胸用一根胸管做胸腔闭试引流,同时接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外伤性液气胸。结果单胸管引流接持续负压治疗19例外伤性液气胸皆痊愈。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3~7 d,胸管引流5~14 d拔除,1例因进行性血胸开胸止血,术中见肋间动脉破裂出血,1例合并张力气胸,先用粗针头穿刺排气再置胸管引流。该组病人均顺利恢复,效果理想,无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全组病人随访3~6个月,均能从事正常的生活和劳动。结论单胸管接持续负压代替双胸管引流治疗外伤性液气胸,简化了手术操作,减轻了病人的创伤及痛苦,同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冲洗引流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2006年5月-2009年6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后瘘的20例病人设为持续组,采用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方法治疗吻合口瘘;将2009年7月-2011年5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20例病人设为间断组,采用间断腹腔冲洗引流方法治疗吻合后瘘,观察两组病人吻合口瘘愈合时间。 结果 间断腹腔冲洗引流方法较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方法治疗吻合口瘘的时间明显缩短,t值为7.11,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间断腹腔冲洗引流方法治疗吻合后瘘的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7例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患者进行精心观察和针对性护理。结果:187例患者恢复良好,经观察纵隔食管床负压引流液性质改变发现吻合口瘘5例,均通过纵隔食管床负压引流管充分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后14~31 d治愈出院。结论: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放置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球,可促进尽快拔除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细致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可明显减轻吻合口瘘引发的胸腔感染,减轻患者负担和痛苦,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陈婷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86-2288
目的 总结滴水双套管低负压吸引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5例胃肠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滴水双套管通过有效的冲洗和持续低负压吸引的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15例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吻合口均愈合。结论 滴水双套管低负压冲洗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引流管冲洗的护理是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应用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SAP术后应用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患者25例,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术后双套管引流时间(21.3±9.6)d,术后住院时间(42.5±15.6)d,24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4d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5例患者均达到预期引流效果。结论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是手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可促进SAP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并负压引流在四肢软组织损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76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处理创面,研究组应用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比较两组的创面局部状况(疼痛、肿胀、感觉、气味),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同常规换药组相比,经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3 d后创面局部疼痛、肿胀、感觉、气味等状况明显改善,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疗效明显,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维持有效冲洗和持续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引流管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