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质量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选择对临床作用有影响的药剂学指标,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费用分析.方法:参照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标准考察溶液颜色、pH值、有关物质及左氧氟沙星含量.结果:7个厂家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达到局颁标准,但费用差别较大.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质量有差异,价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6厂家左氧氟沙星片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考察6厂家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参照相关标准考察6厂家17个批号左氧氟沙星片质量 ,并采用同一溶出条件考察各样品溶出曲线。结果 :6厂家左氧氟沙星片质量均符合规定 ,但溶出特性、治疗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左氧氟沙星片质量有差异 ,拥有专利的原研发厂家药品价格较高 ,但质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为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其抗菌作用强于氧氟沙星 ,临床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左氧氟沙星片剂的来源不同 ,各厂家制剂的辅料及工艺不同 ,药物体外溶出速度就有所不同 ,同时各厂家产品的价格也有出入。为选择质好价廉的新药 ,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左氧氟沙星的国产及进口片剂进行了体处溶出度测定。1 仪器与试剂1 .1仪器 WATERS- 51 5泵和 2 4 87紫外检测器 ,ZRS- 8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1 .2试剂 左氧氟沙星标准品 (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 ;左氧氟沙星片 A(日本 ,分装批号 2 0 0 0 0…  相似文献   

4.
左氧氟沙星致242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宝江 《天津药学》2008,20(1):19-21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其抗菌活性是右旋体的8~128倍,是外消旋体的2倍 [1] .左氧氟沙星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及细菌DNA复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质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和进口注册标准对国内外4个厂家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主要检测项目(酸度、溶液的澄清度、溶液的颜色、水分、有关物质、异构体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进口原料药注册标准的要求,但各项指标在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测定数据可为左氧氟沙星制剂的原料选择以及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沙星与几种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又名左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瑞科沙星等,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其抗菌活性比右旋体高8~128倍,较氧氟沙星强1~2倍,加之抗菌谱广,抗菌作用性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更有效地发挥本品的抗菌作用,减少毒、副作用,现将本品与以下几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异构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中右旋体进行手性分离。方法:采用手性流动相HPLC法,用ODS柱,检测波长300nm流动相为甲醇:手性溶液Ⅱ(15:85,pH3.0)。结果:右旋体最低检测限5ng,制剂辅料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该法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纯度检查。  相似文献   

9.
蔡虹萍 《中国药业》2012,21(5):72-73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1年期间上报的56例左氧氟沙星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总结相应的护理要点.结果 左氧氟沙星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及时、有效地应对和护理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性,并加强用药监护,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提高左氧氟沙星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环丙沙星注射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临床医生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来自7个厂家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4种环丙沙星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结果同一种抗菌药物的MIC从0.06-4.0μg/mL不等,高低相差60倍以上(相差6个质控浓度);7个厂家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从0.25~4.0μg/mL不等,高低相差16倍(相差4个质控浓度)。结论当一个医院同时存在多个厂家的同一种抗菌药物时,应该选用敏感性较高(MIC较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是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S-(-)体,其体外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两倍。由于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滴眼剂等。国外有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报道,其疗效优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凝胶剂。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本文介绍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处方、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等。1 处方及工艺1.1 处方 左氧氟沙星5g,乳酸2.5g,羟苯乙酯0.5g,羧甲基纤维素纳25g,甘油200g,丙二醇50ml,氢氧化钠适量,蒸馏水加至1000g。  相似文献   

12.
左氟沙星注射液中右旋体含量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配基交换手性添加剂,以硫酸铜和L-异亮氨酸为流动相,在ODS柱上对氧氟沙星对映异构体进行了手性分离。并对左氟沙星注射液中右旋体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右旋体在2.0-18.0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RSD=0.3%。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型左氧氟沙星溶出度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不同剂型左氧氟沙星(胶囊、片剂)的体外溶出度,为药品采购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Ro、Td、m。结果左氧氟沙星胶囊剂及片剂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但片剂与胶囊剂的Td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片剂溶出度比胶囊快,药品采购及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不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确定该品种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以水作溶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mol/LHCL作溶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改进法)和以0.03mol/LHCL作溶剂液相色谱法3种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厂家的3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含量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0.1mol/LHCL作溶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改进法)和液柏色谱法能准确地测定药品质量,且两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简便、快速,建议作为药品生产单位的质控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5.
左氧氟沙星是氟喹诺酮类药品中的一种常用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于2013年8月发布了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其可能引起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并早于2012年12月31日对左氧氟沙星(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和注射剂说明书进行修订,以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蕾  史天陆  孙言才  苏汉中  姜玲 《安徽医药》2013,17(6):1051-1053
目的探索制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有关规定等,建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然后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住院患者出院病历120例,进行评价,发现存在问题。结果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包括适应证、联合用药、管理指标、用法、用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临床疗效及疗效监测措施等内容。通过回顾性应用评价标准,发现某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做得较好的方面有:联合用药、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给药途径、处方医师权限管理均符合标准;但存在用药疗程不足或偏长现象、不符合适应证标准比例占29.17%、14.17%、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滴注时间在病例中无记录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在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玻璃酸钠为载体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法: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处方,建立配制和质控标准,并对其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考察.结果:玻璃酸钠不影响主药性质,对含量测定方法不干扰,留样观察6个月质量稳定,临床用于176例患者,有效率100%.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控可靠,疗效显著,方便临床用药,适合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8.
倪华丽  董旭  黄桂华 《齐鲁药事》2012,31(8):452-453,459
目的确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最佳生产过程参数,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光照试验、药液存放时间试验、药液pH值试验、不同厂家原料对比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最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参数研究。结果选择杂质低的原料,在原料、制剂生产过程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采取避光措施,将中间产品pH控制在4.1~4.5范围内为宜。结论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加以控制,可有效提高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减少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ADRs)监测结果,为了控制药品使用风险,2012-12-3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决定对左氧氟沙星(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和乳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和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修订[1]。1说明书中增加的警示信息在所有年龄组患者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20.
4厂家左氧氟沙星片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光明  王南松 《中国药房》2005,16(22):1739-1740
目的:比较4厂家左氧氟沙星片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4厂家左氧氟沙星片不同时间内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并以威布尔公式计算出溶出参数T50、Td、T80、m的值,再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厂家左氧氟沙星片溶出度均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但其T50、Td、T80、m值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关厂家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