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食症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为主的一类病症,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厌食症在儿科中极为常见,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证颇有疗效。木瓜性辛温味酸,归肺、脾、胃、肝经,临床上木瓜常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但少有文献研究其治疗厌食症的机理,本文试从性味归经的角度分析木瓜治疗小儿厌食症中的作用,以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并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小儿厌食症主要是指幼儿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是一种消化功能紊乱现象,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呕吐、便秘、腹泻、腹痛以及腹胀等,这些症状不仅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本文研究了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为儿科小儿厌食症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近况.方法: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论治、自拟方药、中成药、敷贴法、针灸疗法、耳穴法、推拿捏脊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存在优势,同时目前的研究中亦存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较多,有内服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外治疗法,有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有药物治疗与针灸、推拿疗法的配合使用,但总的治法仍以调理脾胃为主。中医对小儿厌食症有其独特的理论认识与临床治疗方法,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杨星 《大家健康》2014,(9):140-140
目的:分析与探讨中医辨证方法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特点将其分为胃阴不足型、脾胃气虚型、肝脾不和型和脾失健运型,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结果:6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中有35例痊愈,占58.33%;显效20例,占33.33%,无效5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厌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剖析中医按摩与中医敷脐联合治疗方案在小儿厌食症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本科接诊的厌食症患儿72例,以抽签的形式将之随机等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中医按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敷脐疗法。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中医按摩+中医敷脐治疗方案,对厌食症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病情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厌食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胃阴不足三种证型,实施辨证施护.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更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患儿采用小儿扶脾颗粒口服治疗,中医组患儿则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3疗程治疗后,中医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西医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较于西药副作用小,患儿及其家属较容易接受,可在临床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影响.方法:79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对照组(服用妈咪爱),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分别为18例、7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64.1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x2=7.260,P<0.01).两组治疗后多数中医症状积分(食滞、痰浊、湿热、气滞、脾虚和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开封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2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发微量元素Fe和Zn元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谷娜 《中国医学创新》2012,(26):117-118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儿推拿穴位治疗312例小儿厌食症,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64例,有效42例,无效6例。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是目前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景欣  赵春峰  王奎生 《中外医疗》2009,28(14):112-112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疗法。方法将80例厌食症患儿采用捏脊疗法配合针刺四缝治疗。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59例,占73.75%.显效16例,占20%;有效3例,占3.75%.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捏脊疗法配合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疗法简单.经济,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常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方法:检索近年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中医常用且已证实有效的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药物外用疗法等,另有一些特色疗法仍待临床检验评估。结论:临床已有众多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可供选用,如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厌食症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本院在2017、2018两年收治的厌食症患儿共计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儿分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给对照组患儿实施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给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厌食症患儿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厌食症患儿给予中医推拿法治疗,探究该手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40例,西医组患儿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口服治疗,中医组患儿按照辨证思路给予穴位推拿按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中医组中显效2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西医组中显效11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厌食症患儿给予中医推拿法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厌食症状,恢复胃肠道功能,避免了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在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症状,临床辨证将小儿厌食症分为脾胃气虚型、胃阴不足型、肝脾不和型和虚实夹杂型,分别辨证用药。结果:109例患儿,痊愈55例,占50.1%;显效28例,占25.7%;有效18例,占16.5%;无效8例,占7.7%。总有效率92.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长葛市人民医院接受厌食症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多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注重从整体出发,因小儿厌食的同时又厌药,很难配合内服药物治疗.通过中药外敷、针灸、推拿、耳针、割治穴位注射等刺激体表的特定穴位,小儿易于接受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老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在儿科方面有独到经验,现将小儿厌食症治疗经验简介如下.一、病机要点小儿厌食症是指纳呆,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而言.病在脾胃,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脾胃素虚、纳运失司,食欲不振;实者,邪气扰胃,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乳食.二者关系甚密,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