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确诊哮喘患者60例,分为2组,药学服务干预治疗组(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率分别为30.00%和33.33%(P>0.05);1、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分别为60.00%和56.67%,对照组分别为40.00%和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心内科冠心病患者用药干预模式,评价出院后药学干预对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实施出院时及出院后药学干预,包括出院时发放用药指导单、建立出院后药学服务档案、出院后电话随访用药情况等,对照组40例仅给予住院期间常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两组患者均于出院6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比较分析其用药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再住院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再住院率均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及血脂达标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内科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1):1566-1569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9月我院糖尿病出院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氯磺丙脲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用药教育、电话随访等药学服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年龄<60岁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用药依从性佳比例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用药依从性佳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年龄<60岁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程度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尤其对年龄<60岁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1-6月入院的1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学服务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同时进行疾病复发率调查。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疾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朱万婷  王小红 《北方药学》2021,18(3):117-118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德阳市旌阳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5例老年AECOPD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未加强药学管理的常规药学服务,老年AECOPD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加强药学管理的全程药学服务,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对药物治疗方案的理解、用药依从性及药物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对药物治疗方案的理解得分、用药依从性得分及药物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可提高老年AECOPD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信随访的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药师干预组与无药师干预组,药师干预包括出院时出院带药教育及出院后3个月的微信随访,在第1个月和第3个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高血压知识问卷和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纳入高血压患者49例,微信随访组血压达标率13/26(50%)优于对照组6/23(26%)。微信随访组高血压问卷得分(39±4.89)和高于对照组(29.74±7.19),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96±0.66)和(1.87±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师利用现有的微信平台进行高血压患者教育及跟踪随访,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且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对出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延续性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6、12个月的哮喘控制测试(ACT)水平、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出院3、6、12个月的ACT水平、ICS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3个月肺功能监测结果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6、12个月试验组肺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可以提高哮喘患者的ACT水平、ICS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收住的4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配备专科临床药师,实施个体化给药、开展床旁用药宣教、发放患者出院用药指导单,对照组不予干预。制定二级预防用药知识和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知识调查,在出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行电话回访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在二级预防用药知识方面,干预组回答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提高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8):1126-1129
目的:探讨出院后药学干预对基层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于我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80例,根据其是否接受出院后药学干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学服务和出院教育;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出院后药学干预(包括建立药学服务档案、电话随访、患者教育等),比较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1年内,试验组用药依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1年内心力衰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药学干预可提高基层医院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冯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87-2388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药学干预治疗观察组(58)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个性化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定期考察2组患者依从性的变化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分别为52.03%和49.83%,两组差异无明显性,6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87.81%,对照组51.00%,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在6个月后均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舒张压改变值平均下降了15.9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改变值平均下降了8.9 mmHg,两组血压改变值差异具显著性.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