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卫江  张丹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2,(18):1658-1660
目的:制定医院合理用药干预管理规范,观察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试验组(180例)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用药,对照组(178例)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从干预前的49.4%下降至干预后的21.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从干预前的4类17个品种下降为干预后的1类2个品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5.7%上升至干预后的76.3%;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6%上升至干预后的68.4%。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实施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为16.44%,外科Ⅱ类切口合理用药比例为28.0%;临床药师干预后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分别为74.22%和71.27%。结论临床药师对医师的用药方案进行干预调整后,Ⅰ、Ⅱ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定期评估乳腺癌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切除术、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与手术部位感染率,制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措施,并抽取我院乳腺诊疗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2010年8月(干预前组)85份,2011年8月(干预后组)131份,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比例由94.12%下降至19.85%,干预后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者所占比例由18.75%增加到69.23%;干预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82%,干预前为3.53%,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围术期应用有效可行,乳腺癌Ⅰ类切口降低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不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史大宁  秦利荣 《中国药房》2013,(10):891-893
目的:了解专项整治前、后某三级甲等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各200份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病历,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及联用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4.00%、11.00%下降为干预后的21.00%、1.00%;药物选择及用药时机的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7.50%、25.50%上升为干预后的74.50%、86.50%;抗菌药物费用及比例由干预前的(368.28±171.75)元、(45.25±18.60%)下降为干预后的(45.68±27.45)元、(11.52±4.90)%,两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专项整治措施的效果显著,能够发现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可有效提高该类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024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8例和治疗组516例。对照组为临床药师干预前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治疗组为临床药师干预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联合用药合理和给药时机合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戴莹 《抗感染药学》2021,18(6):867-869,891
目的:探究医院手术室骨科患者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执行情况及其不合理原因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7月骨科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81例病例作为干预后组,另选取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同类手术患者545例病例作为干预前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执行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措施.结果:医护间(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认知、不同手术的重视程度和缺乏有效沟通,是造成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不规范的主要因素,干预后组骨科患者Ⅰ类切口(关节手术、脊柱手术、锁骨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规范率高于干预前组(P<0.05),医护人员导致的不合理给药时机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手术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合理率,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在干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干预前组)、2011年3~12月(第一次干预组)及2012年6~11月(第二次干预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对全身用抗茵药的品种、用药时机、给药途径、金额、药费及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术后全身用抗茵药比例从97.8%降至26.7%,抗菌药金额中位值614元降至0元,平均药费从(883.13±475.61)元降至(272.53±171.63)元,住院天数从7.73 d减少至6.53 d。结论:临床药师干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茵药效果明显,对促进抗茵药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戴莹 《抗感染药学》2021,18(6):867-869,891
目的:探究医院手术室骨科患者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执行情况及其不合理原因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7月骨科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81例病例作为干预后组,另选取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同类手术患者545例病例作为干预前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执行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措施.结果:医护间(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认知、不同手术的重视程度和缺乏有效沟通,是造成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不规范的主要因素,干预后组骨科患者Ⅰ类切口(关节手术、脊柱手术、锁骨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规范率高于干预前组(P<0.05),医护人员导致的不合理给药时机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手术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合理率,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规范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探索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方法:建立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管理模式并进行推广应用;选取我院2010年3、6、9月的11种清洁切口手术出院病例,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通过成立抗菌药物干预协作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完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与临床药师干预机制等措施和实施连续性循环干预,我院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2.38%分别提升至干预后的33.99%和51.21%(P<0.05)。结论:我院建立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切实可行,可有效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82例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统计与分析其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不同使用品种、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占比及其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措施.结果:干预前组2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29%;干预组25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60.97%;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4.29%,P<0.05),给药时机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8.00% vs 17.86%,P< 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0.71%,P<0.05).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得到显著改善,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疗程、给药时机等均明显趋于合理,药学干预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临床药师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中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4个月后,抽取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前后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下降为74.0%。用药时机不合理由100%减少到6.0%,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疗程>48 h的由67.0%下降为2.0%。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刘晓玲  贺玫 《中国药业》2014,(17):82-8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医院2011年1至5月和2012年1至5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设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临床药师通过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长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进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00%降为61.11%;品种选择、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性提高;术前术后更换品种的病例降低;联合用药比例由2.55%降为0。结论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彭玲  范全领 《中国药房》2012,(14):1268-127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年6-8月558例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同年10-12月337例同类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干预,我院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由干预前的78.1%降至干预后的45.1%,合理应用率由干预前的43%提高到干预后的89.6%,术前0.5~2h给药比例由干预前的60.8%提高到96.1%,介入治疗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标也更趋合理。结论: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我院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费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抽取Ⅱ类切口手术病历,抽取2018年11月18日~12月18日临床药师干预前的Ⅱ类手术切口病历100份、2019年5月28日~6月24日临床药师干预后的Ⅱ类手术切口病历100份进行研究。对涉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抗菌药物的疗程、时机、品种、联合用药、频次、剂量等6个方面进行逐一点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科室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变化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大部分科室的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了较大好转。其中,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合理的发生频次由干预前的57次下降为23次,给药时机不合理的发生频次由干预前的31次下降为10次,总的不合理用药发生频次由109次下降为51次,全院不合理病历数由干预前的63份下降为30份,降幅明显,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由18.17%下降至8.50%,目标达成。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降低了医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加强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对照组),2014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1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总预防应用率由92%下降至48%;药物选择合理率由46.38%上升至90.2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7.68%上升至87.50%。结论整治后该院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准确、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等情况,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自主编码的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在Ⅰ类和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软件中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时机、时长分别设定预警规则,触发预警的医嘱由药师二次审核,判定为问题医嘱即时发回主管医生予以改正。通过调查某院干预前3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的Ⅰ类和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对比和评价药学干预对预防用药品种、时机及时长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中Ⅰ类切口手术病历832例,其中干预前456例,预防用药86例(18.86%),干预后376例,预防用药50例(13.30%),干预后的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比例较之前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切口手术病历233例,其中干预前113例,预防用药98例(86.73%),干预后120例,预防用药102例(85.00%),干预前后预防用药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病历336例,其中干预前184例,干预后152例。干预前预防用药品种合理率为88.04%,干预后为97.37%;干预前时机合理率为75.00%,干预后为87.50%;干预前预防用药平均时长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9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份,参与使用后2010年4—12月病历180份,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法与用量等趋向规范。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及临床药师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98.56%下降至28.95%,降幅达70.63%;第2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6.31 DDDs/(100人·d)降至32.18 DDDs/(100人·d),降幅达66.59%;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可有效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考察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7-12月610例出院患者设为非干预组,2009年8月-2010年1月589例出院患者设为干预组(均不包括治疗用药),对比2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首次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抗菌药物应用率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率下降了29.35%,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下降了40.69%,第1代头孢菌素应用率提高了18.14%;初次用药时机在术前0.5~2h的比例提高了53.60%;术后用药时间≤48h的比例提高了53.29%。结论:我院实施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