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影响效果。方法对600例在该科输液室输液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0例通过心理分析,运用沟通技巧实施心理疏导。对照组200例则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也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为小儿进行输液的案例,从中抽取80例对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小儿在输液过程中为其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为小儿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其沟通的技巧,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治疗比对照组更顺利。结论在为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小儿在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有效的进行穿刺,提高护理人员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孙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22,2(18):4222-4224
目的 探究将个性化心理护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疼痛感知、应激反应、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降低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患儿依从性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颈内静脉入路和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 620例患者分别存在长期输液及化疗等需求且周围静脉输注不便,采用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398例,颈内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22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围术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20例患者静脉输液港均植入成功,锁骨下静脉入路组与颈内静脉入路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24% (387/398)与89.19% (198/222),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171,P<0.01).颈内静脉入路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90% (2/22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0% (4/222);锁骨下静脉入路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6% (5/398),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1% (8/39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041、0.025,P均>0.05).结论 颈内静脉入路和锁骨下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术均比较安全、可靠,只要技术操作得当,极少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出现并发症4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84.7%,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81.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经数字随机方式将10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输液,实验组患儿(50例)则在静脉输液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F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依从性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疼痛反应显著降低,让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依从性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心理与疼痛护理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输液室需静脉输液的患儿53例作研究调查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53例作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与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106例患儿均穿刺成功,但甲组患儿中52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11%;乙组患儿中41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7.35%,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给予心理及疼痛护理,可增强患儿配合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82-1583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麻醉手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7例,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06例,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疗效,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107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03例,操作失误4例,操作成功率为96.26%,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1.87%,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选择使用常规静脉输液106例,一次性操作成功99例,操作失误7例,操作成功率为93.40%,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8.49%,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减少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中麻醉和更换体位,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同时减少患者术后输液穿刺次数,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实施输液队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 ~2017年11月32位门诊室输液室护师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接受门诊输液的214例患者.按照所采取的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输液队模式,对照组则采取轮班制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203例(94.86%)显著高于对照组175例(81.7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207例(96.73%)显著高于对照组178例(83.1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实施输液队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498例2018-06~2019-02),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n=249)与对照组(n=24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全方位护理。统计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红肿、疼痛)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99%(244/249)高于对照组93.17%(232/249)(P0.05)。结论:采取全方位护理对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干预,可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且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