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分布异常。ECM包括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其可由肝脏中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行为,而其合成和降解又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及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分布异常.ECM包括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其可由肝脏中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行为,而其合成和降解又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及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乙肝病毒变异型感染“小三阳”者25%~40%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的主要特点为细胞外基质(ECM)增加,是 ECM合成与降解失衡的结果[1]。有效的抑制 ECM生成,加速其降解,能减缓、阻止乃至逆转肝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控制肝硬化的形成与发展。直接作用于肝纤维化过程本身的药物,称为抗肝纤维化药(antifibrotic agents)[2]。随着对肝纤维化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但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4.
治疗肝纤维化药物现状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凤  凤良元  欧敏 《安徽医药》2005,9(4):244-246
肝纤维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慢性肝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HSC),促进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份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或代偿不足,从而使ECM在肝脏异常沉积而引起的肝脏的纤维化病变.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肝硬化可以继发并发多种严重疾病.肝硬化不可逆转,但是其前期病理进程肝纤维化可以控制或逆转.本文仅从作用机制方面就近年来治疗肝纤维化药物的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肝内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而降解减少的一种失衡性沉积的病理结果,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共同反应,现在还没有药物被批准用于肝纤维化临床治疗。目前,纤维化可逆性已被确定为抗纤维化药物的重要原则和靶点之一。松弛素治疗因其能减弱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纤维化特性并逆转已形成的纤维化而受到重视。本文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治疗现状、松弛素的概述及其治疗机制进行综述,为拓展松弛素疗法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年征订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不同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由于肝内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失衡,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但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尚有逆转到正常肝脏的可能。我科近来采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商品名安珐特)对早期肝硬化患者抗肝纤维化治疗,其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和天然药物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 ,是纤维增生与纤维分解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 ,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因而 ,针对不同水平的调节因素以及纤维组织生成和降解机制 ,抗纤维化药物可以从不同环节抑制其生成或促进其降解。该文就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朱正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24-3425
肝纤维化是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肝炎病理改变,可由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乙醇性肝炎等引起,其机制为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调,ECM过度沉积所致,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干扰素-γ(INF-γ)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而部分中药也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我们应用干扰素-γ联合护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扶正化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的病理过程,阻止、甚至逆转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治疗的重要过程.本文应用扶正化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淑梅  张晓岚  王琳 《医药导报》2001,20(11):721-722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不同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病并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的共有病理改变及必经途径 ,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可以逆转 ,而肝硬化则不可逆转。因此 ,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 ,对防止发展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做扼要综述。1 丹参陈岳祥等[1 ] 发现丹参单体IH76 4 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 ,能明显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含量 ,降低血清透明质酸 (HA)、液态氮 (LN)水平 ,改善肝功能 ,组织学检查也显示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可显著降低肝组织丙二…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纤维化是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环节,肝纤维化是由于肝内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失衡,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抗肝纤维化治疗是阻止慢性乙肝向肝硬化发展的有效措施.我科近年采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商品名安珐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纤维化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戴剑华  赵建群  易恒  胡蜀宾 《河北医药》2009,31(12):1525-1526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积极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对于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肝散结方是根据对肝纤维化“肝络瘀阻,少阳枢机不利”基本病机的认识立法组方。  相似文献   

13.
胡春玲 《中国药师》2010,13(10):1521-1522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肝脏遭受各种损害后,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脏内播散性过度沉积形成的,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最新研究发现,肝纤维化甚至早期的肝硬化都是可以逆转的,因而促进了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目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抗肝纤维化西药很少,大多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导致的病理状态过程,是发展为肝硬化形成的基础和必要阶段。现已证实肝纤维化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此增生以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成分氨基多糖增生为主,但以胶原纤维增生更为突出。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破坏,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因此,寻找有效药物阻断延缓及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已有较大进展,显示中医药从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抗肝纤维化的整体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途径。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三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近几年三七皂苷在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促使其降解等方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同时也阐述了三七皂苷在抗肝纤维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赵玉梅 《齐鲁药事》2011,30(4):236-238
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抗纤维化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治疗中的难点。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进程是一相当重要的治疗对策,中医药主要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降解纤维组织。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消除淤血、通行血脉、促进血行等作用,随着对活血祛瘀药的研究,将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桂双英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25-1328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 ,其本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合成大于降解而导致过度沉积。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因此 ,有效抑制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是抗肝纤维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肝纤维化的胶原代谢和抗肝纤维化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华海婴  郭旭光  杨波 《医药导报》2007,26(4):405-407
当前由病毒性肝炎、酗酒、过度肥胖导致的肝纤维化急剧增高,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成分,即胶原、非胶原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过度积聚在细胞外间隙,肝纤维化的治疗迄今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无特效药问世,其治疗主要包括去除致病因素的治疗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肝脏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为病理过程的慢性肝损害,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过程。肝纤维化的进展常为慢性隐匿性的,早期尚有逆转为正常的可能,晚期则为非可逆性的。因此,从实践诊断的角度找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帮助临床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