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 syncope,VV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不明原因晕厥,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与触发Bezold-Jarisch反射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发生矛盾反射导致血管异常扩张、血压下降、心排血量减少、使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有关.目前认为VVS主要与患者年龄、性别、晕厥病史、晕厥家族史...  相似文献   

2.
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主要是指反复发作且伴有发作时持续3 s以上心脏停搏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然而, 目前对其诊断与治疗认识不足。本文强调重视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诱发因素与临床表现, 正确识别儿童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 综述其治疗现状、争议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VVS病因复杂,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目前有研究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晕厥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UT诱发晕厥时伴有异常的神经体液激活。VVS患儿内皮系统分泌的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等在VVS晕厥发生前后存在血浆浓度改变,提示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的发生。文章综述关于血管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对24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及18例健康儿童的QTd进行测量。结果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QTd、QTcd、QTmax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QTd明显延长。QTd的分析对了解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的心电生理特点、辅助临床对晕厥患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分析儿童一过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的基础疾病谱.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8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937例TLOC患儿,对其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 937例TLOC患儿中,903例(96.4%)为晕厥患儿,34例(3.6%)为非晕厥患儿.903例晕厥患儿中,213例(23.6%)为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46例(5.1%)为心脏抑制型VVS,112例(12.4%)为混合型VVS,268例(29.7%)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2例(2.4%)为直立性低血压,19例(2.1%)为境遇性晕厥,21例(2.3%)为心源性晕厥,202例(22.4%)患儿为不明原因晕厥.结论 晕厥是儿童TLOC最常见的原因.在晕厥患儿中,VVS最常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在VVS的3种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为血管抑制型VVS.  相似文献   

6.
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 ,可由许多原因引起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 0世纪 5 0年代为 71 9/ 10 5,到上个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则上升为 12 5 8/ 10 5。女性儿童比男性儿童发病率高 ,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15~ 19岁。其中有一些晕厥患儿反复发作 ,而常规进行的心脏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因而称之为不明原因晕厥 (unexplainedsyncope)。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 80 %。VVS发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患儿在站立时 ,由于过多的血液淤积在下肢和腹腔中 ,导致回心血量的减少 ,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7.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是儿童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 是一种功能性心血管疾病, 很少威胁生命, 但反复晕厥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 部分患儿甚至出现躯体意外伤害, 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根据患儿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阳性反应类型VVS可进一步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以及混合型, 其中以混合型和血管抑制型为主。该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VVS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晕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儿童晕厥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最常见,50%以上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1]。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right tilt test,HUT)对不明原因晕厥进行了诱发试验,已成为诊断VS的重要方法,为VS提供了直接依据和标准[2~4]。近几年来HUT的方法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组拟通过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试验观察,以探讨适用于儿童的简便易行的倾斜试验方法。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001年8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患儿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1.0±2.2)岁;病程5d~3年;…  相似文献   

9.
晕厥性疾病     
晕厥(syncope)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临床上有时部分患儿在某些特殊体位或诱发因素下,出现一过性黑朦,体张力丧失或减低,但不伴意识丧失,这种情况称为近乎晕厥(near-syncope或pre-syncope)。晕厥常常持续几秒种至几分钟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的暂时减少。研究发现心脏供血暂停3s以上可发生近乎晕厥,5s以上发生晕厥,超过10s则发生抽搐,即阿-斯综合征[1]。晕厥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也可见于无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即所谓的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  相似文献   

10.
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常规进行的心脏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故称之为不明原因的晕厥,其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为最常见的病因,以往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近年国外Fitzpatriek等应用直立倾斜试验,能有效地诱发易感患儿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已有相继报道。但国内儿科罕见报道。我们应用直立倾斜试验对4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研究,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