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及疲劳试验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作者医院收治的62例全身型MG患者的眼轮匝肌、肘肌、小指展肌、三角肌进行低频及高频RNS,肌肉强直收缩后再次进行RNS,比较不同频率4块肌肉诊断的阳性率以及疲劳试验前后诊断的阳性率。结果眼轮匝肌、肘肌、三角肌低频RNS阳性率显著高于高频RNS,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指展肌低频刺激与高频刺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试验后眼轮匝肌、肘肌、三角肌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疲劳试验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指展肌疲劳试验前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块肌肉综合统计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肌肉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S是诊断全身型MG患者的有效方法,多块肌肉综合统计、疲劳试验的方法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复神经刺激技术(RNS)对重症肌无力(MG)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我院诊治的36例MG患的面神经、腋神经及尺神经进行RNS检查,共检查108条神经。结果108条神经中RNS阳性率为60.2%(65条),其中以腋神经对应的三角肌阳性率最高,为77.8%(28/36),尺神经对应的小指展肌阳性率最低,为41.7%(15/36)。同一患有一条或多条神经RNS阳性的病例数为总例数的86.1%(31/36)。所有RNS阳性的MG患在低频刺激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最佳刺激频率为3~5Hz。结论对MG患同时进行腋神经、面神经和尺神经的重频刺激,可提高RNS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复频率电刺激(RNS)对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5月间在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72例MG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以不同频率行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RNS,并分析结果。结果 72例患儿中,56例患儿RNS阳性,占比73.61%。MG分型为Ⅰa、Ⅰb、Ⅱa阳性率分别为57.14%、76.19%、93.75%,随着分型升级,MG患儿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RNS阳性率以面神经最高(73.61%),腋神经次之(61.29%),尺神经最低(8.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10 Hz,低频刺激(1 Hz、3 Hz、5Hz)时RNS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相比于1 Hz,3 Hz、5 Hz电刺激下RNS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随着分型升级,波幅衰减值逐渐增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G患儿面神经RNS波幅衰减值与病理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r=0.754,P=0.000)。结论 RNS检查客观性较强,诊断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一种诊断小儿MG有效、可行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Chen YP  Wang W  Wei DN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7):1178-1180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436例MG患者低频RNS的检查结果,分析MG患者中低频RNS阳性率,不同受榆肌群及MG各临床分型低频RNS异常率.结果 MG患者中低频RNS阳性率为73.85%.低频RNS异常以刺激面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尤其是神经重复电刺激技术(RNS)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应用价值,提高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LEMS的患者均采用了神经重复电刺激.在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进行低频刺激(3~5 Hz)及高频刺激(10~50 Hz).结果 诱发电位起始波减小(0.2~0.7 mv).5Hz以下低频刺激后波幅递减在15%~54%(对照组小于15%);在10~50 Hz采用高频刺激时波幅递增100%~657%(对照组大于100%).同时进行了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其纤维密度正常而Jitter增宽大于55微波以上.结论 癌性和非癌性肌无力综合征低频递减.高频递增大于100%以上可作为LEMS特征性电生理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单纤维肌电图测定在LEMS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对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RNS技术对18例MG患者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进行疲劳前后的检测,用DANTECounterpoint肌电图仪记录。结果对照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RNS电压分别降低了1.54%±1.32%、1.64%±1.43%、0.62%±0.38%;疲劳后RNS电压分别降低了2.01%±1.75%、2.05%±1.98%、1.02%±0.75%。MG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测试阳性分别为9/18(50%)、10/18(55.6%)、3/18(16.7%)(P均<0.05);疲劳后RNS测试阳性分别为15/18(83.3%)、14/18(77.8%)、6/18(33.3%)(P均<0.05)。经卡方检验,肘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指展肌、三角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G患者肘肌疲劳后RNS阳性率较疲劳前明显增高,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后RN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肘肌、三角肌RNS测试较小指展肌更敏感,但肘肌RNS方法简便,病人不适程度轻,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测中的疲劳试验,阐明疲劳试验对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MG患者,对面神经进行静息状态低频RNS检测,并进行疲劳试验,分别疲劳1和2 min,在疲劳结束后的即刻、休息1 min及2 min再进行RNS检测。分析静息及疲劳后不同时间点RNS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递减百分率的差异。结果:低频RNS疲劳试验各时间点CMAP波幅递减幅度均较静息状态递减幅度明显,30例患者中以疲劳2 min后休息1 min RNS递减幅度最明显。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RNS静息状态下CMAP波幅未见明显递减现象,而疲劳后CMAP波幅递减明显。结论:低频RNS疲劳试验可明显提高MG患者的诊断率,尤其对于静息状态下RNS检测正常的MG患者有效。检测时以疲劳2 min后休息1 min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重复神经刺激检测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武合 《广西医学》2002,24(2):240-241
重症肌无力 ( 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上主要是根据肌无力的波动性症状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 ,以及肌疲劳试验阳性、药物试验包括腾喜龙试验阳性和 /或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来做出诊断 (1 ) 。而重复神经刺激 ( 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试验是判断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常用电生理检查方法。笔者将我室已完成的 2 8例 MG患者的 RNS检测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以探讨 RNS检测在MG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105例的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复电刺激(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病人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MG患者的RNS和SFEMG(其中的31例)的检查结果,比较RNS和SFEMG检查的阳性率、分析不同部位RNS检查的异常率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异常率. 结果 SFEM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RNS(P<0.01);RNS异常率以面神经(47.6%)和腋神经(46.7%)高,尺神经(15.2%)最低;Ⅰ型MG患者RNS异常率(30.9%)明显低于其他临床分型(P<0.01).病情越重,出现RNS异常的部位越多,异常率也越高. 结论 RNS和SFEMG检查对MG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多部位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于临床疑诊MG而RNS阴性的轻症患者可进一步行SFEMG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重复神经刺激(RNS)应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我院,临床确诊或拟诊型ALS患者和临床诊断的MG患者,比较远、近端神经低频RNS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其异常递减,对两组患者诊断性评估的价值。结果:1 ALS患者68例、MG 52例,RNS阳性者分别为37例(54.4%)、34例(65.4%),两组总阳性率无差异(χ2=0.993,P=0.319)。2RNS阳性率在ALS组的尺、副神经分别为4.4%、51.5%(χ2=6.972,P=0.000),MG组尺、正中、面、副神经15.4%、38.7%、58.0%、65.4%(χ2=30.152,P=0.000)。3RNS递减幅度(%)在ALS和MG组的尺神经分别为15.5±7.5、30.4±8.4(t=2.699,P=0.024),副神经18.2±7.1、27.3±10.7(t=17.442,P=0.000)。4ALS组中RNS阳性和阴性亚组,病情进展速度1.5±1.0、1.0±0.9(t=2.11,P=0.039);尺神经运动波幅(mV)为5.0±3.4、7.0±3.0(t=-2.496,P=0.016),正中神经2.8±2.4、4.6±2.7(t=-2.993,P=0.004)。结论:ALS患者中RNS递减反应者高达50%以上,但递减幅度不如MG;RNS阳性及运动反应波幅低提示ALS病情进展速度快,有助于预后的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11.
梁银杏  葛辉  姚晓黎  廖松洁 《西部医学》2010,22(8):1391-139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及胸腺增生患者的电生理指标特点,并观察胸腺切除手术对于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例伴有胸腺瘤、25例伴有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伸指总肌单纤维肌电图(SFEMG)、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和肌电图(EMG)检测,比较两组间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同时观察手术前、后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12例伴有胸腺瘤患者术前的SFEMG、RNS、肌电图的异常率分别为100%、41.4%和25%,25例伴有胸腺增生患者术前的SFEMG、RNS、肌电图异常率分别为92%、52%和32%;12例伴有胸腺瘤患者手术后的SFEMG、RNS、肌电图异常率为91.7%、33.3%和25%,25例胸腺增生手术后为86.9%、40%和24%。结论伴有胸腺瘤及胸腺增生患者的SFEMG阳性率最高,其次为RNS、肌电图,手术后电生理指标有改善,而其中胸腺增生者改善更为明显,但均仍存在异常,仍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Myasthenia gravis ( MG) is an autoi mmuneneuromu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the autoi mmuneresponse of lymphocytes to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1]. Autoantibodies against AChR playan i 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 The therapy of MG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sis needed because it is very easy for these patientsto suffer the infections , especially respiratory in-fections[2]. However ,some kinds of antibiotics canaggravate the obstruction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ES)后肺气肿模型兔膈肌力学模式适应性变化,以了解慢性超低频电刺激对肺气肿兔膈肌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建立兔肺气肿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肺气肿组和肺气肿CES组膈肌颤搐收缩张力(Pt)、强直颤搐收缩张力(Po)、峰值张力时间(TPT)、1/2松弛时间(1/2Rt)、疲劳指数(FI)和疲劳恢复指数(FRI).结果①同正常对照组比较,肺气肿组Pt、Po降低(P<0.01),TPT、1/2Rt延长(P<0.01),FI、FRI增加(P<0.01).②同肺气肿组比较,40 Hz和(2.5 40)Hz组Pt、Po明显增加(P<0.01),TPT、1/2Rt明显缩短(P<0.01),10 Hz组结果则相反(P<0.05).40Hz、(2.5 40)Hz、10 Hz组FI、FRI明显下降(P<0.01).③(2.5 40)Hz组与40 Hz组比较,Pt、Po、TPT、1/2Rt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FI、FRI下降(P<0.01).结论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2.5 40)Hz]可显著提高肺气肿兔的膈肌收缩力,较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40 Hz)能使肺气肿兔膈肌抗疲劳能力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By means of stimulating bilateral phrenic nerves in rabbits, the effect of Shengmai San (SMS) injection on function of normal and fatigue diaphragm was observed with the measuring of diaphragm evoked potential (DEP),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ower spectrum of diaphragmatic electromyogram (EMGdi) at spontaneous breathing.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fter the adminstration of 2 ml/kg of SMS, amplitude of DEP, central frequency, and the high/low frequency ratio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2) Injecting SMS 2 ml/kg in 30 minutes before injury could effectively get rid of diaphragmatic fatigue follow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3) Injecting SMS in 2 ml/kg after fatigue could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the diaphragmatic fatigu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针极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 年6 月—2017 年 6 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 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不同神经重复电 刺激(RN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递减情况和不同部位针极EMG 特点,并比较呼吸障碍对患者针极EMG 的影响。结果 33 例患者中有16 例(48.48%)副神经RNS 低频递减阳性,幅度为15% ~ 46%。1 和3 Hz 的 递减阳性例数分别为9(27.27%)和16 例(48.48%),其中3 Hz 递减覆盖全部阳性结果。患者EMG 表现出 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可见正锐波和纤颤电位,15 例患者出现束颤电位。有呼吸障碍组腹直肌针极EMG 自发 电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障碍组(P <0.05)。结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存在副神经RNS 低频时复合肌肉动作 电位波幅递减现象,患者存在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以正锐波和纤颤电位为主,且EMG 可帮助诊断呼 吸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丁氏双鳍电鳐的电器官分离乙酰胆碱受体(AChR)免疫大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动物模型.方法 参照徐氏法从丁氏双鳍电鳐的电器官提取AChR蛋白,并采用Folin-酚试剂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提取蛋白的含量及活性;以提取的蛋白主动免疫Lewis大鼠,每天观察其临床表现,并于免疫后7周进行低频重复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及血清中AChRAb水平的检测.结果 提取蛋白的含量为35.4 mg/mL,AChR提取物可以与阳性血清中的AChRAb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后1周左右,实验组有3只大鼠出现轻度的肌无力症状,持续2~5d自行缓解;免疫后5周左右实验组8只大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无力症状.实验组大鼠低频重复电刺激阳性率达75%,其衰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单肌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MCD)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而福氏完全佐剂(CFA)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MCD值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大鼠AChRAb水平明显高于CFA对照组(P<0.01);实验组7只大鼠AChRAb的P/N值>2.1,而CFA对照组P/N值均<1.4.结论 从丁氏双鳍电鳐的电器官提取的AChR蛋白成功地诱导EAMG动物模型,可为重症肌无力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