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履平 《中医杂志》2003,44(6):473-473
答: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腹腔内门脉压力升高引起的胃粘膜病变。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者常有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异常。临床常见胃肠症状主要有脘腹闷胀,餐后更为明显,食欲减退,大便溏薄,日2~3次等。门脉高压明显者,可伴上消化道出血,大便色黑,潜血试验阳性,以及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等,或胃粘膜继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由于肝硬化常出现门脉高压,故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宜从整体分析入手,辨证施治。中医早就提出“肝病犯胃”、“肝胃同病”的理论与经验,中西医的理论不谋而合。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常见证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胃出血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患者出现门脉高压时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但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普及,发现部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由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肿瘤所致。PHG是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是并发胃出血,表现为黑便和呕血,若不及早抢救治疗,也可并发大出血,引起休克,诱发肝昏迷,加重腹水,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超声多普勒复合装置系统观察中药汉防己对40例肝硬化患门静脉血流的影响,用汉防己治疗前和治疗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后测定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汉防己明显减少门静脉横断面面积,门静脉流速和门静脉血流的估计容量,服汉防3小时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减少16.2±65%,笔认为汉防己可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预防食管脉曲张出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可喜途径。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的脾功能亢进是临床上的多发病。2003年2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以脾脏切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患者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门脉直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降低血清HA、LN、PCⅢ,同时有效缩小门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阻滞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曹泽伟 《河北中医》2004,26(5):391-393
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对肝硬化PHT除手术和介入治疗外,可用药物降低门脉阻力和减少门脉血流,达到降低门脉压力的目的。自1980年Lebrec开始用心得安治疗门脉高压症,特别是Benoit等阐明了门脉高压症的“后向血流学说”和“前向血流学说”的原理以来,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维  周力  王燕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1):1865-1865,1867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近期疗效和中远期疗效。方法对7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TIPSS,分析术前与术后门脉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改变。结果:TIPSS治疗后门脉血流速度及门体压力梯度改变显著(p〈0.01),上消化道出血缓解,腹水消退,尿量增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但不能改善肝功能。结论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安全有效,认真选择病例,改良技术及定期随访可以提高中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病死率较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 ,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常需放置腹腔引流管 ,以预防或治疗由于积液而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 ,有助于术后顺利恢复。笔者现将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4例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男 94例 ,女 10例 ;年龄 10~ 70岁。肝炎肝硬化 98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6例。其中 81例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11例行脾切除 +胃左动…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9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57例,其中采用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37例,同时随机选择2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中药治疗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回秀丽,张宝文(15004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医院牟强祖国医学对慢性肝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中医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1.辨证分型,守方治疗;有分为气滞湿阻...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肝脏发生纤维化的结果,它以肝功能不全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一项随机研究显示,10年中,大约1/3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腹水,其发生率一般高于其他并发症。笔者于2003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接受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并对患者的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程度进行评估,可根据检查及评估结果制定适宜患者病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瑶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2):41-41,44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笔者自 1996年 6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肝郁脾虚证病人 4 0例 ,效果满意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7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治疗组 4 0例中  相似文献   

16.
邵刚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05-2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患者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门脉直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降低血清HA、LN、PCⅢ,同时有效缩小门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阻滞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软肝冲剂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设法降低升高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是重要的临床与实验课题之一,本文1992—03~1995—08,以经临床观察为基础筛选的中药软肝冲剂,治疗9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发现该药物有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汤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硬化是消化科常见疾病,门脉高压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控制门脉压,防止再出血是临床关注的焦点。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观察了血府逐瘀汤对15例患者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证实其有降低门脉压、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作用,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大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肝昏迷发生的作用,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必不可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大黄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肝昏迷发生的作用.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必不可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