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测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特异性(对一种或多种过敏原敏感),以利于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我院从2005年3月~12月,对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地区哮喘儿童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9例哮喘儿童采用皮肤点刺过敏原测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一患儿多种过敏原皮试同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单种过敏原皮试阳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以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其中屋尘螨阳性率84.8%,粉尘螨阳性率69.7%,狗毛阳性率34.3%。结论: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哮喘患儿往往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对患儿痛苦小、易于操作,可用于临床进行过敏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脐疝所使用的不同措施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对照研究,2008年1~12月未使用脐疝固定带行保守治疗者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使用脐疝固定带者为实验组。评估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痊愈率明显提高,疗程缩短。结论:使用脐疝固定带非手术治疗小儿脐疝效果好,能明显缩短疗程,但疝环口直径〉2.5cm伴有局部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效果较差,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哮喘儿童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哮喘患儿,采用德国Allergopharma公司国际标准化的变应原试剂12种,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其年龄、性别、不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过敏原皮试阳性率婴幼儿低于儿童;同一患儿多种过敏原皮试同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单种过敏原皮试阳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以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其中屋尘螨247例(77.67%),粉尘螨245例(77.04%),最少为杂草2例(0.63%)。结论: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但其对婴幼儿的影响较儿童小;哮喘患儿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对患儿痛苦小,易于操作,可用于临床进行过敏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来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和机体的敏感状态及脱敏疗效。方法儿科门诊和住院的小儿哮喘患儿380例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380例小儿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304例为阳性,占80.00%,其中屋尘螨342例,占90.00%、粉尘螨330例,占86.80%,无爪热带螨250例,占65.80%。结论小儿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出率高,重复性好,痛苦小,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接触性皮炎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中122例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应用屋粉尘螨及猫、狗毛过敏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接触性皮炎与不同年龄段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3岁患者皮试阳性率16.5%,~6岁27.4%;~16岁 5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屋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3例(29.5%)、猫、狗毛过敏原阳性32例(25.79%),24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96例(78.68%),其中屋尘螨30例(24.60%)粉尘螨34例(27.9%).海鲜组合 24例(19.65%),猫毛20例(16.42%),狗尾22例(18.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对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及血清总IgE、ECP的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粉尘螨、艾蒿花粉、狗毛、香烟、牛奶5种过敏原,对61例哮喘患儿及6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对50例哮喘患儿和56例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总IgE的检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ECP检测。结果:(1)61例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总阳性例数为40例(66.67%)。(2)哮喘组5种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率:粉尘螨31.15%、狗毛24.59%、艾蒿花粉39.34%、牛奶21.31%、香烟29.51%。(3)哮喘组血清总IgE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清EC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总IgE与血清ECP之间无相关性(r=0.2846,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痛苦小,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儿童。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ECP可作为临床诊治哮喘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45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29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65.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哮喘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结论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哮喘患儿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盐酸利托君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50例患者同时取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时间、宫缩抑制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妊娠延长时间比对照组长,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妊娠孕周35周分娩率、胎儿出生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可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胎儿存活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岁以下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确诊过敏性疾病≤5岁患儿316例采用点刺试验,针对点刺结果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分发避免接触过敏原卡片。结果:316例均完成常见吸入过敏原和常见食入过敏原的检测。所有变应原测试结果均呈++以上(包括++)。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阳性反应237例(75.0%),屋尘螨阳性反应247例(78.2%),其次是交链孢霉菌为114例(36.1%),烟曲霉菌为44例(13.9%)。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变应原点刺试验安全可靠、迅速敏感,可为5岁以下变应性疾病患儿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患者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使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上常用过敏原皮试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挑刺试验和点刺试验,为寻找一种更适宜儿童的诊断方法,对26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用粉尘螨抗原进行三种皮试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提示:皮内试验结果与挑刺试验,点刺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4%和96.9%,三皮试结果无显性差异(P<0.05),但点刺试验具有更简便,安全和易于被儿童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氟保护漆用于学龄前儿童防龋的疗效。方法:实验组(463例)给予氟保护漆防护,每半年涂布1次,2年总计使用氟保护漆4次;对照组(306例)只做早晚刷牙等日常口腔护理。结果:试验前,患龋率和龋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后,实验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保护漆防龋效果明显,操作简便,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4.
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将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BICOM-2000生物共振系统检测过敏原及脱敏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罗格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及行脱敏剂治疗。结果: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阿罗格试剂总有效率72·7%,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过敏性鼻炎,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具有较高的疗效,且无痛苦,无创伤,无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对120例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61例哮喘患者应用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I)120例哮喘患者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P〈0.05)。(2)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5例(29.17%);屋尘螨过敏原阳性3I例(25.81%)。(3)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4)61例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48例(78.69%),其中狗毛11例(18.03%),猫毛10例(16.40%),粉尘螨17例(27.87%),屋尘螨15例(24.59%),海鲜组合12例(19.67%)。(5)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尘螨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76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44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8.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哮喘患儿SP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哮喘组患儿。结论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诱发,吸入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螨为首要过敏原。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实习护生管理改进方法。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采取层级管理的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将2013年7月~2014年4月的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缺陷的发生数、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实习护生综合(理论及操作)平均出科成绩。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发生缺陷及护理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实习生综合(理论及操作)平均出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层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长托宁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防治作用.方法 2006年后使用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设为治疗组;2006年前5年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7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研究2组患者呼吸肌麻痹的发病率及恢复时间.结果 长托宁治疗组呼吸肌麻痹的发病率较阿托品对照组明显降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长托宁可有效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临床对照了解长效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氯磷定和阿托品救治,实验组应用氯磷定和长效托宁救治。结果:长效托宁用药的次数、用药总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副作用少(P〈0.01)。结论:长效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阿托品,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8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哮喘儿童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5月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80例9个月~14岁前臂内侧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以粉尘螨为最高(62.5%)其余均不超过10.0%。结论粉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