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男,43岁,工人,1985年11月28日初诊。患胃病10年余,曾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4月前,因劳累过度,宿疾又发。呃逆频作,胃脘隐痛,纳谷不香,食后时而腹胀、嗳气,体倦无力,大便  相似文献   

2.
任××,女,36岁。1991年4月28日诊。平素大便秘结,每用番泻叶后大便方通。近二月来,喉咙干燥微痛,口渴喜冷饮,饮食减少。曾在当地医院诊为慢性喉炎,用青霉素肌注、中药清热解毒剂数剂未效。诊见小  相似文献   

3.
一、慢性结肠炎夏××,女,37岁。1973年3月14日诊。腹痛、腹泻,日十余次,已三年。曾经某医院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迭进抗菌消炎类药物,效果不显。检查: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脓细胞。  相似文献   

4.
一、慢性直结肠炎李××,女,39岁。1987年1月12日诊。患者解粘液便带血17年,曾在某医院诊治,大便常规检查除偶有脓球或白细胞外,基本正常;乙状结肠镜检:进入距肛26厘米处和距肛10厘米  相似文献   

5.
休息痢     
刘××,女,28岁。1980年10月25日诊。患“慢性细菌性痢疾”五年余。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症状逐年加重,75年8月以来曾多方就医,服药后仍见大便夹血,外裹粘液,大便每日3~4次,脓血粘液甚多,便行不畅,有时滑脱不禁,肛脱不收,腹痛喜按,  相似文献   

6.
药物组成苦参25g,槐花、木棉花、白术、云茯苓各15g,党参、茵陈各30g,炙甘草、川厚朴、木香(后下)各10g,枳实12g,肉桂(焗)2g。湿热重者加黄连;脾虚甚加黄芪;大便脓血加赤芍;便秘加生地。典型病例刘××,男,45岁,教师,1989年3月初诊。据述近5年来,左下腹痛,大便稀烂,伴有粘液。1987年10月经××医院结肠镜检查,诊为“慢性结肠炎”,经中、西药多方治疗,疗效欠佳。邀余诊治。证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胃纳差,左下腹痛,有热感,肠鸣,尤以午后明显,大便稀烂伴有粘液,  相似文献   

7.
温清并用治久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男,56岁。1988年2月27日诊。大便稀薄一年余,近月便次增多。西医诊为慢性肠炎,迭治罔效。刻诊:大便稀薄,每日3~4次,胃脘痞闷,肠鸣漉漉,纳差,舌淡苔薄黄而腻,脉弦  相似文献   

8.
周××,男,68岁。1987年5月12日诊.大便干结如算盘子,每2~3天大便一次,历时数年,西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服果导和中医润肠通便方药时稍有改善,停药后又恢复原状.刻诊:脉弦滑,舌苔白腻,腹部轻度不适,伴有微咳.追踪病史,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证属痰湿犯肺,肃降无  相似文献   

9.
沈××,女,33岁。1989年12月13日诊。一年前因胃脘痛、腹胀、呕吐,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服用雷尼替丁、胃腹安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今年夏初感冒后,突起口涎增多,常盈口自溢,不能自止,入睡后方安,自估每日约800~900毫升,  相似文献   

10.
刘×,女,25岁。1976年10月16日诊。患者自产后第4天出现腹痛腹泻,迁延50天未止,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给予“痢特灵”、“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无效,转诊中医。刻诊:腹痛隐隐,大便稀薄,晨  相似文献   

11.
徐青 《中医杂志》1993,34(12):722-722
1 胃痛苔黑似酱,治以清化和中撒××,男,60岁,工人。患者素患胃脘痛已10余年,本次因解黑便而住院。查纤维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浅表性十二指肠炎。血 HP 抗体阳性。大便隐血++。入院后经冲服三七粉、白及粉及汤药芩连平胃散加减以清化湿热、和胃止血等治疗,黑便消失,大便隐血转阴。但入院40余天胃脘痛未除,并见  相似文献   

12.
刘××,女,35岁,1987年6月19日诊。有痔疮史八年余,经常出现大便下血。近日食燥热食物后出血量多,色  相似文献   

13.
慢性结肠炎     
病例一。赵×,女,43岁,干部,广东省农林学院。1975年2月15日初诊。据述数年来反复低热,头晕,恶寒,怠倦,自汗,颜面浮肿,不思饮食,大便稀烂,日二至四次不等,经某医院诊为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盂肾炎。就诊时感  相似文献   

14.
张××,16岁。1986年1月18日诊。大便时阴道出血五月余。在数家医院检查均未确诊。曾注射止血针,及服中药止血、凉血、化瘀诸品多剂均无效。刻诊:大便2~3日一行,不秘,每次大便时阴道出血,量不多,垫纸一次即净,色正红,中杂紫红色小血  相似文献   

15.
张××,女,50岁。1990年2月26日诊。患者16个月前,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痛即大便,排便后腹痛暂缓,大便稀含有血、脓和粘液物,日8~9次。按菌痢治疗后症  相似文献   

16.
肠咳案     
史××,男,58岁。1986年12月6日诊。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五年。近2月来咳嗽、气喘加重,咳而遗矢,腥秽粘滞,日数次更裤。曾先后服消炎止泻西药及止咳平喘,补肺益气,健脾止泻等中药无效。一周前服补中益气汤后,脘满腹胀,腹痛时作,咳嗽愈剧,气喘愈促,大便愈加粘滞。诊见:形体肥胖,面青唇  相似文献   

17.
狂证治验     
王××,女,15岁。1977年2月10日诊。精神失常已8月,经地市医院治疗半年余好转,现又复发。由其母陪同来诊,诊见:面红气粗躁烦怒视,乱骂不羁,四处乱跑,胸闷纳差,夜不能寐,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月信四十余  相似文献   

18.
热证医案     
一、朱××,女,20岁,农民,1979年8月17日诊。停经四月,发热、腹痛二周。在××医院诊为腹膜炎,用抗生素、激素及输液治疗十余日,热势未减。刻诊:少腹疼痛,灼手拒按,胸闷烦躁,口干气粗,食少泛恶,神态不清,言语错乱,口秽难闻,大便正常,小便黄。舌质  相似文献   

19.
陈××,女,26岁。1983年6月7日诊。患者产后发热已半月,经医治无效。刻诊体温40.2℃,口燥心烦,夜眠易醒,大便干结,尿黄,舌红苔黄,脉细数。此阴虚火盛。治以  相似文献   

20.
李××,男,62岁。1988年4月2日诊。近三年来大便干结如羊粪,数日一行,临厕努挣汗出,心慌气短。西医常用果导片以解燃眉之苦。诊见: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而涩。诊断:老年性便秘。冶宜益气养血,润肠通便。处方:生白芍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药尽,大便通。10剂后,大便软硬适度,日便一次。随访一年,大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