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阑尾炎术后不同预防感染方案的成本与效果,从而促进本院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10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按照给药方案分为A、B组,A组(n=69)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B组(n=37)给予头孢西丁注射,采用临床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9.86%、78.38%;平均总医疗成本分别为1063.1、999.1元;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11.81、12.74:敏感度分析显示:△C/△E=5.04,药品价格下降在12%范围内时,A组仍然为较经济的治疗方案。结论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A方案为两种方案中用于急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覃英镨  徐唯 《中国药房》2012,(44):4189-4191
目的:评价2种含苦参素治疗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苦参素(A组,40例)、干扰素α-2b+苦参素(B组,43例)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以药品费和给药费为治疗成本,以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3项指标为临床疗效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3项指标的成本-效果比(333.3、345.2、256.5)比较,A组更低(220.8、276.0、200.73),以A组为参照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289.9、906.4、818.0。结论:A组方案较B组方案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相似,但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α-干扰素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演变为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方法63例CHB分为A、B两组,A组33例有IFN—α3~5mU深部皮下注射,第1月1次,第2~6月隔日1次;B组30例用辅助对症治疗。治疗后6个月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NDNA,AFP,B型超声,CT扫描,连续观察15年。结果A组ALT复常,HBeAg阴转,抗-HBe阳转,HBVDNA阴转,分别为78.7%,48.5%,42.4%,48.5%;B组分别为50%,10%,6.7%,6.7%;A组肝硬化,HCC发病率分别为12.1%,3.0%;B组为43.3%,26.7%。结论HBV是LC,HCC的主要病因,用α-干扰素抗病毒不仅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而且是阻断CHB演变为LC,HCC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杜亚明 《中国药房》2008,19(29):2247-2249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效果。方法: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n=38)给予拉米夫定100mg.d-1,po;B组(n=38)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300万IU.d-1,im,4周后改为隔日1次im300万IU;C组(n=40)给予IFNα-2b+拉米夫定治疗,剂量、方法同A、B组。3组疗程均为6个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3420、12168、15588元,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4.7%、47.4%、67.5%。在方案A的基础上,每再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方案B、C所需追加的成本依次为324000.00、53368.42元。结论:方案C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和干扰素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16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82例,A组采用胸腺肽α1和干扰素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B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A组中HBsAg、HBeAg、HBV-DNA阴性分别为25,36,42例,而B组中分别为6,25,28例,并且A组中抗HBs为18例,B组中抗HBS为2例,A、B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胸腺肽α1和干扰素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孙华瑜 《海峡药学》2009,21(5):97-99
目的比较国产泮托拉唑钠与进口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将11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B组给予进口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9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的成本分别为421.00元和1464.0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14.90。结论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鹰庆  卢秀琼  卢园华 《海峡药学》2009,21(11):221-222
目的比较3种口服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成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法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拉米夫定(A组)、阿德福韦酯(B组)、恩替卡韦(C组)3种口服抗病毒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6605.72、4596.13、14693.34元,临床疗效分别为72.73%、74.14%、78.0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082.52、6199.26、18837.62。结论3组临床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阿德福韦酯(B组)最经济合理,是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IFN)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0名HBeAg(+)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FN+ ADV组)及单药治疗组(IFN组).IFN组予500MU普通IFNα-2b隔日1次皮下注射,IFN+ ADV组在IFN组治疗基础上加服ADV 10 mg·d-1;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筛查、治疗后每4周血常规、每12周检测HBV DNA,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IFN+ ADV组与IFN组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67±0.96)log10IU·ml-1和(2.85±1.14)log10IU·ml-1,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 =0.000),两组比较,IFN+ ADV组优于IFN组(P=0.000);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比例分别为46.0%vs24.0%(P=0.021),ALT复常率分别为76.0% vs 56.0% (P =0.035),IFN+ ADV组均高于IFN组;两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0.0% vs 28.05% (P=0.826),21.2% vs 17.6% (P =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 ADV组脱落2例,IFN组脱落4例,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影响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干扰素单用治疗对HBeAg(+)的CHB患者均有效,安全性良好;治疗24周,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未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联合应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4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方法:111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N,分别服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A组)、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B组)、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C组)和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D组),各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A、B、C、D组成本分别为223.27、253.71、111.98、142.42元,Hp根除率分别为93.55%、92.59%、70.83%、72.41%,A、B组优于C、D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9、2.74、1.58、1.97;4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90.32%、92.59%、95.83%、93.10%。结论:A方案治疗Hp感染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CHB60例分成2组。治疗组:33例,主要用药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乙肝疫苗+双嘧达莫。对照组:27例,常规保肝治疗,主要用药为肌苷+葡糖醛酸+维生素C。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12例(36.36%),无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CHB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效果,寻找经济、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3例分为拉米夫定(LVD)组64例、阿德福韦酯(ADV)组64例、恩替卡韦(ETV)组63例和替比夫定(TBV)组62例,分别统计4组患者用药48周时的HBV-DNA阴转、HBeAg阴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统计用药金额,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在HBV-DNA阴转率方面,TBV组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LVD组和ADV组(P<0.05);在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BV-DNA阴转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LVD组、ADV组、ETV组、TBV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0721、12527、15851、10090,TBV组的C/E均低于其他3组;每增加1例HBV-DNA阴转患者,ADV组、ETV组、TBV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31128、23132、9092,TBV组的ΔC/ΔE远低于ADV组和ETV组。以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LVD组、ADV组、ETV组、TBV组的成本分别为5189、6652、13077、7971元,LVD组的成本均低于其他3组。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与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本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应用尼莫地平;B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0%和45.23%。成本分别为1791.1元和1395.9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9和30.86。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醒脑静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3.
2种方案治疗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最小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英 《中国药房》2011,(16):1480-1482
目的:比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生育期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成本。方法:选择95例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和97.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分别为(425.7±70.5)元和(515.5±88.2)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生育期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且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刘桂玲  徐国成 《中国药房》2013,(48):4574-4576
目的:比较艾迪注射液与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51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27例)和B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24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44.4%,治疗成本为23772.5元;B组总有效率为37.5%,治疗成本为23254.0元,两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35.4和620.0。以B组为参照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75.1。结论:两组治疗方案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是更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痰热清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抽取60份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病例,其中A组30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B组30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有效率分别为100%、8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成本分别为297.88、399.95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7.88、499.94,二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肺炎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杜红  汤卓  葛利辉  吴念宁 《中国药房》2012,(40):3803-3806
目的:探讨3种不同治疗方案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结核杆菌(HIV/TB)感染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将213例患者随机均分成A、B、C组,A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B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C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序贯治疗,观察3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3种药物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1221.0、1076.5、960.7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94.4%、85.9%、90.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7%、40.8%、43.7%(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9、12.5、10.7(P<0.05)。结论:与A、B方案比较,C方案治疗HIV/TB感染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相当,但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种方案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04例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组(A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组(B组),观察2组治疗7d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与B组临床疗效分别为77.78%、80.0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3.91%、77.27%(P>0.05),成本分别为(2991.86±184.64)、(2009.24±183.41)元(P<0.05)。B组成本-效果较A组低。结论:治疗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更经济。  相似文献   

18.
屠国昌 《中国药房》2010,(4):374-375
目的:评价4种中成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经济学效果。方法:84例门诊肝纤维化患者随机接受大黄蛰虫胶囊(A组)、扶正化瘀胶囊(B组)、复方鳖甲软肝片(C组)、鳖甲煎丸(D组)治疗,以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组的总成本(C)分别为835.2、1228.5、1922.4、488.0元(P<0.05),总有效率(E)分别为76.19%、80.95%、85.71%、80.95%(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0.96、15.18、22.43、6.03(P<0.05)。结论:4种中成药中,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成本-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