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中医证型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情况,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中医证型组间肝组织免疫效应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分布及肝组织HBcAg表达情况,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组成多变量,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并探究CHB 6种证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6种中医证型一般资料(年龄分布、性别)、血清ALT及HBV-DNA载荷均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在所研究的6种证型中HBV-DNA的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值(P 0.05),肝组织HBcAg阳性是肝肾阴虚证除外其余五种证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湿热蕴结证、肝郁气滞证、瘀血阻络证受肝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数变化的独立影响。结论:CHB各中医证型免疫功能状态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HBcAg免疫组化阳性程度、CD4~+T细胞、CD8~+T细胞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皮损评分降低;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CD3+、CD4+细胞及CD4+/CD8+降低,CD8+细胞升高;CD28疗前高于、疗后低于正常组;CD86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正常组;CD80正常组与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共刺激因子CD28、CD80、CD86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银解毒饮临床疗效肯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改变是否平行相关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分为气滞湿阻型、肝脾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补体C3、C4、B因子的测定;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的血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D3^+无明显变化;补体C3、C4、B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肝硬化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HB患者进行证候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分类,并检测其外周血T、B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并对其3个证型组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CHB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3个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对照组、虚证组,实证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虚证组或对照组,3个组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结论:CHB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虚实证辨证结合免疫功能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门诊和住院CAA患者45例、健康对照人群24名的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从免疫学角度讨论其与中医分型关系一结果(1)CAA患者的CD8、CD28、CD8^+CD28^+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2)CAA肾阴虚患者CD28、CD8^+CD28^+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均高于肾阳虚患者(P<0.01,P<0.05)。结论 (1)CAA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异常高表达,提示CD28失调可能在CAA免疫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CAA患者外周血CD28、CD8^+CD28^+的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可以作为CAA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肾阴虚患者的免疫紊乱较肾阳虚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药-证对应"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其对应的分子网络及药物靶标网络,初步探讨“药-证对应”的机制.综合运用定向文本挖掘、PubChem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检索、临床典型热证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基因组学检测以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网络构建等研究方法.通过定向文本挖掘,筛选出治疗RA热证的常用中药:黄柏、知母、苍术及牛膝4味中药.通过检索PubChem数据库,找到RA热证的对证中药共有靶蛋白123个.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得到RA热证与正常人比较的差异基因21个.通过IPA软件分别构建RA热证和对证中药靶蛋白的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两个网络共有4条相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信号通路,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这些细胞免疫反应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共同干预了细胞存活、细胞免疫及炎症反应等细胞生命活动.结果表明:RA热证的分子网络和对证中药靶点的分子网络所涉及的共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信号通路,CTLA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可能就是对证中药治疗RA热证“药-证对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56例CHB患者。依据知情自愿原则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肝组织活检术明确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类型,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CHB患者分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以及脾肾阳虚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其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肝组织中可见不同程度阳性细胞表达,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PD-1阳性表达细胞的数量亦增多。CHB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 PD-1[(0.24±0.03)、(0.36±0.05)比(0.43±0.0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不同中医证型CHB患者间表达水平各异,其中瘀血阻络型CHB患者PD-1的表达水平最高(0.35±0.04),肝郁脾虚型最低(0.23±0.03)。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其病情、慢性化机制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关性,可通过监测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CD8~+ T细胞CD28表达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24例热毒炽盛患者,16例肝肾阴虚患者和20例对照组外周血CD8+T细胞CD 28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常规检测SLE病人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C反应蛋白(CRP)、补体、免疫球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中医两型CD8+、CD8+CD28-及CD8+CD28-/CD8+CD28+比值升高,CD8+CD28+比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与热毒炽盛组比较,肝肾阴虚组CD8+CD28+、CD8+CD28-比例升高,C3、C4升高,SLE-DAI、CR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SLEDAI、C4与CD8+CD28+相关性非常显著(P<0.05)。结论: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与SLE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分为气滞湿阻型、肝脾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补体C3、C4、B因子的测定;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的血CD3 、CD4 、CD4 /CD8 、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D8 无明显变化;补体C3、C4、B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肝硬化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湿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证患者临床疗效与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CHB湿证患者75例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CD8^+CD3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CD4^+CD28^+、CD8^+CD2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B显效患者治疗后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非显效患者治疗前后CD8^+CD28^+、CD4^+CD28^+、CD8^+CD38^+、CD4^+CD25^+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湿中药对CHB湿证患者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