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69例291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9例157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130例134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中的疗效。方法100例(100眼)“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白内障患者,术前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行颢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虹膜脱出3例,后囊膜破裂9例,术后角膜水肿18例,术后高眼压:1例,术后2例前房少量积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术后视力大于0.8者24眼,视力0.3~0.6者69人,视力0.1~0.25者5人,其中玻璃体混浊1人,不规则散光2人,2人因晶体度数不足(大于26D)残留远视及散光造成,1人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裸眼视力0.08+12D矫正0.4。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手术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设备或器械,术后恢复快,在没有条件进行超声乳化自内障基层医院,是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评价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患者共计120例(140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68眼)和实验组(60例,72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显著的提升,其中实验组上升更加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发现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尤其是实验组由(34.07±3.97)mmHg下降至(14.12±1.34)mmHg,手术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角膜水肿,前房角积血,房前渗出等情况。其中实验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率为15.0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实验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8.33%。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联合手术对于患者来说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从视力提升、眼压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方面考虑,实验组即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相对较优于对照组即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均显著,尤其是前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0年我院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12月在我院"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中治疗的8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中全部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好于0.05,脱盲率达100%;0.05~0.3者5例,≥0.3者76例,脱残率达93.8%;术中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重度水肿、角膜后弹力层剥脱、后囊膜破裂、前房渗出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应用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中安全、经济、有效,是基层医院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邓莉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707-1707
为观察双眼白内障同时进行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作者对107例214眼双眼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前房及后囊混浊程度,并与单眼同样手术眼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不论同时手术的双眼之间或是同时手术的双眼各自与单眼同样手术的眼之间在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双眼白内障同时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但并不主张医生向病人推荐双眼同时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非辅助穿刺切口前房内劈核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123例123眼Ⅲ级以上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行非辅助穿刺切口前房劈核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2眼(1.6%)、角膜内皮混浊8眼(6.5%);术后裸眼视力≥0.05者123眼,脱盲率100%;≥0.3者121眼,脱残率98.4%.结论 非辅助穿刺切口前房劈核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简便,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尤其适于农村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6-6357,636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被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56例,其中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本38例,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d、3周、3个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且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51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术后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同时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荀红 《现代保健》2014,(22):77-7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10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10例(142眼),其中55例69眼采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55例73眼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6~ 1.0分别为34眼(49.3%,34/69)、61眼(88.4%,61/69)和63眼(91.3%,63/69),对照组分别为37眼(50.7%,37/73)、64眼(87.7%,64/73)和65眼(89.0%,65/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7.5±10.7)、(91.2±5.3)、(94.3±5.8)分,对照组分别为(85.9±11.5)、(90.6±6.7)、(94.5±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6/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以及生存质量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近,但并发症更少,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黄雷龙 《中国校医》2021,35(1):18-19,22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9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 (IOL)植入术的疗效。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及并发症。方法 对 4 2例 (4 5眼 ) 4~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 ,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19眼 (4 2 % ) ,视力在 0 1~ 0 3者 15眼 (33% ) ,视力 <0 1者 5眼(11% ) ,欠合作者 6眼 (14 % )。术后前房有纤维素形成者 18眼 (4 0 % ) ,后囊混浊者 16眼 (36 % )。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 ,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变化及对比.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根据植入晶体不同分为球面组58例和非球面组142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双眼立体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NEI-RQL-42问卷评分.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 d视力及双眼立体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力及双眼立体视情况均优于球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NEI-RQL-42问卷评分均较术前提高,非球面组评分高于球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较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效果好,视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锐光  姜杨  刘小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675-1676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01月我科行Ⅳ、Ⅴ级核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20例143眼,根据所行术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超乳组):68例,76眼;B组(小切口组):52例,67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角膜散光程度无差别;超乳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于小切口组。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l58例(165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分析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发生的有关情况。结果:发生后囊破裂18眼(10.90%),合并玻璃体脱出l5眼(9.09%)。后囊破裂与娩核;眼(27.78%),与抽吸皮质有关10眼55.56%)、与人工晶体植入有关3眼(16.66%)。结论:防止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后囊破裂的处理能力对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