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ang HW  Cao J  Yang NW  Liu JL  Zhang CM  Chen JS  Hong JS  Jiang Y  Su JJ 《癌症》2005,24(7):842-845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原因几乎均为肿瘤远处转移。目前乳腺癌诊断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的乳腺癌标志物─乳腺小粘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在乳腺癌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BEMmRNA在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RNA表达率分别为25.0%(2/8)、45.8%(11/24)、43.8%(7/16)和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SBE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hMAM mRNA和CD44V6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仑  杨华伟  曹骥  杨南武 《肿瘤》2005,25(6):581-584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oglobin,hMAM)mRNA及CD44V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中hMAM mRNA及CD44V6 mRNA,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和CD44V6 mRNA,同时对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hMAM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MAM-mRNA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2%、96.72%和93.7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检出率为45.90%,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hMAM mRNA在健康人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无表达;CD44V6 mRNA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MAM mRNA相对特异性地表达于乳腺组织,外周血检测出hMAM mRNA提示已有癌细胞进入血流,因此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转移的标志物;而CD44V6 mRNA作为血液中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预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阳性表达率为50·75%(34/67),而hMAM-mRNA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无表达;1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仅1例阳性表达,乳腺癌hMAM-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735,P=0·000。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者,其外周血hMAM-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2/8)、45·80%(11/24)、43·75%(7/16)和73·70%(14/19),Ⅳ期乳腺癌hMAM-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Ⅲ期,χ2=5·5268,P=0·0187。结论:hMAM-mRNA是一个有价值的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标志物,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乳腺癌及1O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CD44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性高于乳腺良性肿瘤;②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CD,S及CD44V3;③Ⅲ、Ⅳ期乳腺癌CD44V6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乳腺癌;④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G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1.1%,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伴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8.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3.3%;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及SBEM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人乳腺珠蛋白(hMAM)及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及SBEM mRNA的表达,并用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hMAM及SBEM在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5%、25.9%,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表达,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41.4%(24/58),与单一标志物相比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hMAM及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可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肿瘤细胞标志物,并有可能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冀峰  吕复君  李延翠 《癌症进展》2018,16(3):315-317
目的 探讨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乳腺癌患者、7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为54.02%,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1.43%和健康志愿者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hMAM mRNA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为18.39%,低于化疗前的54.02%(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可为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粘附分子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CD44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性高于乳腺良性肿瘤;(2)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CD44S及CD44V3;(3)Ⅲ,Ⅳ期乳腺癌CD44V6表达显著高于I,II期乳腺癌;(4)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有人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1.1%,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伴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8.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3.3%;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肿瘤转移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87例各种恶性肿瘤 (包括肺癌、胃癌、骨肉瘤、胸腺瘤、大肠癌等 )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V5 ( +)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V5 (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仅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4V5 ( +)细胞的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中 ,伴有转移者外周血细胞CD44V5 ( +)检出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1)。结论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细胞CD44V5基因表达率不同。CD44V5检测还可能对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