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标准(摘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标准王成林陈健群郑勇平刘辉安陈振华程进曾艳涛笔者经研究在新的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测量法基础上,提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曲度异常)方法及早期颈椎病诊断标准。一、材料与方法1.颈椎片的选择与测量:从门诊和住院病人139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5例临床怀疑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片,摄片时患者头颈部体位为立位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结果 在125例中,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见于76例(60.8%),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消失32例(25.6%),颈椎生理曲度呈节段性向后凸出13例(10.4%),以及颈椎椎体间发生局限性偏移或错位4例(3.2%).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可提示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高G载荷与飞行员颈椎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荆兴泉  杨双石 《人民军医》2006,49(9):512-513
目的:研究高G载荷与飞行员颈椎病的关系。方法:以颈椎病住院飞行员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机种(G载荷不同)颈椎病例数及颈椎生理曲度情况。结果:强击机飞行员16例(29,6%),歼击机14例(25.9%),轰炸机12例(22.2%),运输机7例(13.0%),直升机5例(9,3%)。强击机和歼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正常率明显低于直升机组(P〈0.01);强击机组和歼击机组颈椎曲度反向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升机组(P〈0.01);强击机组与歼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载荷越高,对飞行员颈椎的影响越大,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80例)和常规推拿组(80例),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益脑推拿组、常规推拿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4.30±1.23 mm、3.55±1.82 mm,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3.0309,P<0.05)。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MRI诊断颈椎病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995年3月—1996年3月期间经MRI诊断为颈椎病的病例151例,男95例,女56例,平均年龄49.5岁。均应用西德SINMENS公司MagnetomImpact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均行矢状面及横断面颈椎平扫。结果:发现颈椎、椎间盘、颈髓及韧带均有改变,其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1例,椎体骨质增生83例316个;椎间盘退变151例378个;颈髓变性23例。结论:笔者对151例颈椎病的MRI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其MRI表现特征如下:1.颈椎:生理曲度可反弓、强直或保持正常;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2.单/多个椎间盘膨出、突(脱)出,髓核可脱水变性;3.预髓亦可出现受压变形、缺血、水肿、变性,甚至形成软化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995年3月-1996年3月期同经MRI诊断为颈椎病的病倒151例,男95例,女56例,平均年龄49.5岁。均应用西德SINMENS公司Magnetom Impact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均行矢状面及横断面颈椎平扫。结果:发现颈椎、椎同盘、颈髓及韧带均有改变,其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1例,椎体骨质增生83例316个,椎间盘退变151例378个;颈髓变性23例。结论:笔者对151例颈椎病的MRI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其:MRI表现特征如下:1.颈椎:生理曲度可反弓、强直或保持正常;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2.单/多个椎间盘膨出、突(脱)出,髓核可脱水变性;3.颈髓亦可出现受压变形、缺血、水肿、变性,甚至形成软化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诊断。方法:对265例颈椎病的X线征象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生理曲度改变190例,占71.7%;颈椎稳定性改变71例,占26.8%;椎体骨质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166例,占62.6%;韧带钙化58例,占21.9%。结论:颈椎X线平片是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病各个位置的X线改变对颈椎病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86例颈椎病人,进行颈椎正侧位、双斜位、过伸过屈位片检查。结果:生理曲度改变占82%,椎间隙变窄占66%,椎间孔变小占75%,颈椎病30岁以下2例,说明颈椎病有提前趋势。结论:颈椎X线平片检查是诊断颈椎痛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椎病的类型及发病与机种的关系。方法对54例颈椎病飞行员的颈椎正、侧、双斜位X片或(和)CT,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4例中46·3%为局部型,交感神经型与脊髓型最少,两者均为3·7%。在各种机种中,强击机飞行员患颈椎病的比例最高为29·6%,直升机飞行员比例最低,为9·3%。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率强击机和歼击机组明显高于直升机组(P<0·01),而强击机与歼击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击机、歼击机等高性能战斗机的飞行员容易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和颈椎病,颈椎病中以局部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使用颈椎曲度牵引器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48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治疗时间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43例,无明显改善5例,治疗前颈曲值测定为(2.61±1.43)mm,治疗后为(9.07±2.31)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赵廷宝  刘晓平 《人民军医》1997,40(4):202-202
1病例报告例1女,43岁。无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紧张伴行走无力2年,双脚有跌棉花感伴胸部束带样感,逐渐加重,大小便正常。查体:胸。以下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6。椎间隙变窄。CT片示颈椎管后纵韧带骨化,以颈4~6处明显,致椎管狭窄。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于1992年11月3日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症状缓解。但术后7d出现右前臂痛,逐渐发展至整个右上肢。疑为静脉炎而给予理疗及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术后14d出院,但右上肢疼痛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并出现行…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的临床X线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临床X线分型。方法 着重对比分析57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X线分型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相关有4个方面:a)椎体间关系改变,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顺列失常、椎体不稳、滑脱,旋转、可牵拉推移压迫血管神经。b)椎体骨质增生特别是后缘增生可直接压迫血管神经,c)椎体小关节突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往往可直接导致相关血管神经受压。d)韧带钙化或骨化可导致活动受限,以上4个方面因素足可以对椎体周围血管神经肌肉产生压迫推移、牵拉或刺激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改变提出颈椎病临床X线分型意见。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椎病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颈椎病资料的分析 ,找出对诊断有价值的X线表现。结果 生理曲度异常 (6 8% )、椎间盘变性 (73% )、钩突骨刺 (6 4 % )、关节突骨刺 (6 1% )、椎体缘骨刺 (96 % )等是颈椎病的主要X线表现。结论 常规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仍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帮助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牵引、按摩、电疗、手法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太满意。颈椎枕的关键治疗部分是颈椎托架,它融生物力学、磁疗学、针灸学为一体,能同时解决颈后部肌群的痉挛水肿和自然牵引以及自动矫正颈椎的异常曲度,现根导如下。1临床资料83例确诊颈椎病的息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l~8年。其中颈型颈椎病14例,脊髓型5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16例,颈外伤一例。55例有X线正倒位片,其中生理曲线变直38例,后凸7例。83例中骨质增生者sl例,椎间…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6例颈椎病X线,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6例中,颈椎病主要影像学改变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和颈部韧带骨化。结论颈椎病影像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三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6 0例颈椎病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均来自门诊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42例 ,女 18例 ,年龄 34岁~ 70岁 ,平均 5 2岁。病史 1月到 2 0年。主要表现 :体位性眩晕 40例 ,枕部或一侧头痛 40例 ,颈部活动受限者 2 9例 ,耳鸣眼花者 37例 ,恶心、呕吐者2 0例 ,手指麻木者 8例 ,四肢乏力者 11例。所有病历均经颈椎X片或CT及颈部血管彩色多谱勒B超提示有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 ,钩椎关节增生 ,后缘增生及椎动脉供血不足等。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以其提高诊断率。材料及方法:选择50例颈椎病人全部X线平片和CT片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以颈4—7为多发X线平片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突,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变形,椎体后缘增生,为主要诊断依据,CT扫描以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小关节增生或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钙化、引起椎管、侧臆窝、椎间孔狭窄为诊断依据。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只要表现出其重要征象,即可确立诊断。CT为轴位断层像,以容量大,图像丰富而显示出更多的病变征象,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测量颈椎曲度的一种新方法(方法Ⅱ),同时应用Borden氏法(方法Ⅰ),对114例正常颈椎和176例退变颈椎进行测量,统计出国人颈椎生理曲度和正常范围,对于退变颈椎曲度改变的测量,新方法阳性率(40.9%)明显高于Borden氏法(13.1%),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作者对退变颈椎生理曲度变浅变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空军招飞体检颈椎X线检查异常情况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异常中,曲度反向占颈椎异常的30.6%,合并其他异常占43.3%.序列异常占20.5%,发育异常占34.7%,骨质增生占6.8%. 结论 颈椎异常常引发颈肩不适、头痛、眩晕和晕厥等诸多临床症状,对飞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在招飞体检时,颈椎异常除单纯颈椎曲度直外,其他颈椎曲度反向、序列异常、骨质增生、寰椎沟环、颈椎融合、颈肋及颅底凹陷均应确定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文收集120例典型颈椎病病例,对其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80例(66.7%),椎间隙狭窄49例(40.8%),骨质增生107倒(89.2%),椎间孔缩小、变形46例(38.3%),双边、双突征20例(16.7%),韧带钙化51例(42.5%)。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