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谷丙转氨酶升高84例临床分析(232007)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马明珍,平庆贺妇女妊娠期尤其妊娠后期,常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而产后ALT又迅速下降。孕妇ALT升高是否为合并病毒性肝炎,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院1984~1994年间...  相似文献   

2.
周斌  许冬梅 《河北医学》1996,2(3):228-229
妊娠期妇女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233000)安徽省蚌埠市妇幼保健院周斌,许冬梅有些孕妇尤其是在妊娠后期,常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等,而在产后又迅速恢复正常。我们对近两年来我院诊治的此类孕妇56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探讨分析孕妇妊娠期的饮食习惯与婴儿湿疹发生间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产科就诊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减少其饮食中大分子食物的摄入,对照组则保持原习惯不变,比较两组的婴儿湿疹发生率、脐带血清及婴儿血清中的tIgE、ECP水平并分析喂养方式与湿疹发生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婴儿湿疹发生率为27.9%,对照组为53.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脐带血清及婴儿血清中的tIgE、ECP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中湿疹的发病率组间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过多摄入大分子食物是导致婴儿出生后发生湿疹的重要原因之一,喂养方式的不同与婴儿湿疹的发生间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的甘胆酸值变化1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患者血清甘胆酸(CG)水平升高对孕妇肝功能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2例ICP患者采用放免法测定血CG值,同一血标本测定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果:ICP患者CG值100%升高≥10倍者占61.36%,P〈0.05,比转氨酶、胆红或高灵敏,CG值水平与转氨酶升高呈正相关,P〈0.05,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结论:ICP患者CG值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8例I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红素(BIL)水平升高者胎儿窘迫发生率增加,孕妇血清胆汁酸(1BA)升高程度及发病孕周与胎儿窘迫发生率无关。结论ICP孕妇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升高与胎儿窘迫有关,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09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的120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在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间,我院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她们进行了治疗。在两组孕妇分娩后,我们对她们的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几率以及进行剖宫产的几率和其新生儿的体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有109例孕妇的治疗结果为有效,有11例孕妇的治疗结果为无效,治疗的有效率为90.8%。观察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胎膜早破和进行剖宫产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妇新生儿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即使进行有效的治疗,其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胎膜早破和进行剖宫产的几率仍然较高,而且会影响其新生儿的体重。临床医生应对此情况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天使孕育日志联合集中群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剧吐孕妇心理健康和分娩信心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上饶东信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剧吐孕妇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对症调理,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天使孕育日志联合集中群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2组孕妇剧吐症状、心理健康程度(孕期心理评估量表)以及分娩信心程度(分娩恐惧量表)、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并统计2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孕妇剧吐症状、心理健康程度评分、分娩恐惧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心理健康程度评分、分娩恐惧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孕妇GQOL-74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妊娠期剧吐孕妇实施天使孕育日志联合集中群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和分娩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间垂直传播,对64例抗HCV(+)和/或HCVRNA(+)孕妇分娩的65例新生儿取出生当时脐静脉血,用ELISA检测抗HCV,用逆转录PCR检测HCVRNA。结果:HCVRNA(+)孕妇,无论抗体阳性与否,垂直传播率939%,合并ALT增高者,新生儿多ALT增高。HCVRNA(-),抗HCV(+)孕妇,新生儿抗HCV检出率100%,但RNA未检出(+),不能作为感染HCV的依据。结论:HCV确实存在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液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全部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糖尿病组)共163例,另随机选取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63例(OGTT试验阴性)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随访326例孕妇的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妊娠糖尿病组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新生儿出生体重、子痫发病率较正常孕妇组高(P<0.05);正常孕妇组孕妇贫血发病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血液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分娩周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肝功能受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妊娠结局有影响,应加强妊娠糖尿病营养宣教及饮食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应严格控制好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55-58
目的 比较不同孕周孕妇体成分的变化情况及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物电阻抗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孕妇547例,分别在孕前期(孕8周内)、孕早期(孕12~14周)、孕中期(20~24周)、孕晚期(28~32周)、分娩前(36周后)进行人体成分测试,观察并记录孕妇总体水、体脂指数、体脂率、去脂指数、体质指数、腰臀比及基础代谢率。孕中期行糖耐量试验并记录结果。结果 发现孕妇体成分各个指标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P_(TBW、BFM、FFM、BMI、PBF、BMR)0.001),但晚孕期与分娩前无明显差异(P_(BFM、BMI、PBF、WHR)0.05)。孕前BMI升高与GDM的发病较孕期更有意义(P=0.014)。结论 妊娠期孕妇的体成分变化显著,至分娩前趋于稳定。孕前控制体质指数更有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郑理萍 《中外医疗》2011,30(14):154-155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2组,接受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40例,没有接受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40例。对2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差异显著,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大大降低了并发症,保证了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8例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婴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阴道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孕38周到39周终止妊娠可将新生儿病率、同产儿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过早或过迟对围产儿的结局影响较大.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有并发症的产妇,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孕产妇HAART治疗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春莲 《广西医学》2011,33(11):1432-1434
目的观察HIV感染孕妇分娩方式对母婴HIV传播率的影响。方法对129例HIV感染孕妇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婴儿均人工喂养,观察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术对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129例孕妇共分娩129名婴儿,满18个月后对婴儿进行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孕妇孕期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避免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整体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孕妇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孕妇临床特点给予个性化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年龄分布状态、分娩经历、孕龄、病情分型情况,观察两组孕妇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情况,观察两组孕妇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分布状态、孕龄、分娩经历、病情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0.95,x2=0.91,2.20,P>0.05),整体护理组孕妇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新生儿体重、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6.39,4.20,7.79,x2=16.00,12.50,28.36,23.95,3.36,P<0.05).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症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结局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GDM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生产并纳入"杭州市母婴健康队列"(注册号:ChiCTR1900026149)的37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推荐的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重速率过慢组(n=115)、增重速率正常组(n=152)和增重速率过快组(n=103)。分析三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结局。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61,95%CI(1.291,9.460)〕、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288,95%CI(1.090,4.805)〕、高脂血症〔OR=2.085,95%CI(1.656,6.630)〕及分娩巨大儿〔OR=4.591,95%CI(1.238,17.031)〕的危险因素(P<0.05),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分娩早产儿〔OR=0.117,95%CI(0.014,0.959)〕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孕妇妊娠期增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增加了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脂血症及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但降低了发生早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刘昊 《中外医疗》2014,(5):73-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无合并症孕妇10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82例(79.6%),对照组孕妇剖宫产49例(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对胎婴儿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减少对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尿中儿茶酚胺(CA)含量及其与新生儿尿C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D)对足月正常孕妇、PIH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24小时尿CA量进行监测。正常对照组30例,PIH组69例,其中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结果中、重度PIH孕妇尿中NE和DA水平及重度PIH孕妇尿中E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与血压正相关。PIH组新生儿尿C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产母尿C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IH孕妇尿CA水平增高,与所分娩新生儿尿CA水平呈正相关。这提示PIH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可以成为高血压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孕期保健情况对母婴的影响,本次我们选择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8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0例。对照组孕妇未接受规范的孕期保健,观察组孕妇定期产检,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等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间的怀孕期间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危妊娠发生率、分娩方式、产程长短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妊娠发病率、分娩方式、产程长短及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科学的孕期保健能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及高危妊娠发生,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产后评分,有效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出现肝功能损害或黄疽的病例统称为妊娠期肝病。妊娠期肝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很大威胁,属高危妊娠之一。临床上经常碰到仅有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而无其它任何临床症状的孕妇,本文对28名ALT轻度升高的足月妊娠妇女,于分娩时同时抽取母亲静脉血及脐血检测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TRF)值,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干1993年8月~1994年10月随机抽取28名ALT增高的足月妊娠妇女,而抗HAL一IgM及乙肝三系检查均为阴性,亦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者。年龄为24~4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活动患者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80例乙型肝炎孕妇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治疗,两组婴儿出生后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用药第五周、分娩前孕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婴儿出生时、出生6个月及出生12个月时HbsAg例数。以及治疗期间产妇不良反应、胎儿早产、流产、畸形情况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HBV-DNA、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第五周、分娩前孕妇HBV-DNA、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出生6个月及出生12个月时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产妇轻度贫血、妊娠合并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缺陷发生率与正常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对妊娠期乙型肝炎活动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量,改善肝功能,降低了母婴传播率,减少妊娠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妇产科临床诊疗中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