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及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10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成人疾病获益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及自我管理效能感均处于中等水平;疾病获益感较多的条目主要与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有关;乳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工作要着力增强乳腺癌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及自信心,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感知疾病带来的正向变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癌手术患者不同阶段自我管理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乳腺癌手术患者在不同阶段制订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初次确诊的12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在确诊前、后、化疗前、中、后5个阶段进行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调查分析。结果乳腺癌手术患者5个阶段化疗前自我管理总分最高,各维度中,与医护人员沟通、自我效能感管理得分率最高,症状管理得分率最低。不同阶段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管理受不同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主要照顾者、包块部位、有无子女、业余爱好、病理诊断、家庭居住地、疾病了解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医疗服务满意度及临床分期(P<0.05)。结论初次诊断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5个阶段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呈动态变化,建议医务人员与照顾者针对影响因素,共同制订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不同阶段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 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 组建研究小组, 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和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 通过前期量性研究、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 拟订该干预方案初稿, 选取24名专家, 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 确定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是100%, 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05和0.863;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21~4.96和4.46~5.00, 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19和0.00~0.17, 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23和0.149(均P<0.01)。最终构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 6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定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方法 利用证据分析为设计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提供最佳证据;通过焦点小组访谈从临床专家的角度为设计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提供临床依据,形成初稿;采用专家咨询法分别对1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整合专家意见对初稿做深入的修改、论证,形成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结果 最终制定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包括4个维度、19个主题、62个自我管理问题。结论 制定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提示清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能为乳腺癌患者通过向医务人员提问、互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并总结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规范化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 专业协会网站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相关指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进行门诊随访和住院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问卷测量其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状况。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平均得分为(4.65±2.90)分,行为得分为(20.06±5.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否保乳术和年龄是影响自我管理知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和是否保乳术是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93)。结论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处于较低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者可以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诊疗的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MUIS各维度评分、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自护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日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乳腺癌临床护理路径指引下实施护理,观察组在住院日志指引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日志指引下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其患病率居首位,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也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病人在带病生存期间需要承受自身疾病、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为女性自身生理条件的特点,乳腺疾患病人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术后对疾病的应对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会极大地影响手术效果及病人的身心康复。麦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自我管理效能的概念及测量工具,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现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79例行手术治疗并参与随访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效能评估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均是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等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癌性疲乏、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癌性疲乏量表(CFS)、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对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4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3.92±8.15)分,癌性疲乏得分(36.76±9.53)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37.84±9.10)分;自我管理行为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761,P0.01),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424,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自我管理行为、癌性疲乏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直接的预测作用(P0.01),自我管理行为对癌性疲乏也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P0.01),并通过癌性疲乏的中介作用对生存质量起间接效应。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疲乏症状明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减轻疲乏症状的程度,积极引导病人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rem支持教育系统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7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需求,运用Orem支持教育系统给予人性化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干预前后应用中文版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 C-SUPPH )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水平。结果干预前,75例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中12%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处于高等水平,82.7%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总分为(103.4±18.9)分,对照组为(50.94±8.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P<0.01)。结论 Orem支持教育系统能提高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PICC带管期间并及时在院进行导管维护的311例患者,应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采集感染患者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乳腺癌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好43.09%、中等50.80%、较差6.11%,患者的信息获取、日常导管观察、日常生活管理及异常情况应对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88.57±20.03)分,其中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较低(高等水平者仅占1.29%);健康行为总分为(97.59±19.13)分。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较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指导自我日常生活管理技巧,从而降低感染率和脱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了解其自我管理需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癌症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对宁夏某肿瘤医院首次确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后14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现况。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14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自我管理总分分别是(165.06±33.39)分、(175.56±28.67)分、(163.50±34.02)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管理、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信息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症状管理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术后14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治疗阶段自我管理水平呈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诊的12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方法可改善乳腺癌化疗自我管理行为与预后质量,提升其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初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9月首次置入PICC导管的4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6年10月~2017年4月首次置入PICC导管的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和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ICC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PICC自护现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应用文献回顾的方法,设计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各维度的概念框架和初始条目;对240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问卷的初始化问卷包括35个条目,经过筛选后最终包含4个维度、33个条目,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69.010%;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6;Cronbach’sα系数为0.972,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5~0.949;重测信度为0.913。[结论]本研究研制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有效、客观地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相关因素及其对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及乳腺癌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10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3年内8个时间节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态、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手术类型、辅助治疗的病人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为(83.67±14.46)分,评分指标为59.78%,处在中等水平;术后10~15 d和术后3个月病人功能锻炼依从率分别为81.77%、75.01%,处于高水平;术后6个月和1年功能锻炼依从率分别为69.96%、63.17%,处于中水平;术后1.5年、2年、2.5年和3年功能锻炼依从率分别为47.05%、39.27%、38.50%、37.75%,处于低水平;乳腺癌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术后10~15 d、3个月时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各维度及总评分无相关性,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病人术后6个月至3年内功能锻炼依从性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1.5年至3年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是预测病人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重要指标,并能有效促进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特征的患者对乳腺癌疾病管理手机APP的需求,探讨在本院开展乳腺癌疾病管理手机APP使用的必要性及其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义,并为指导日后该平台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广州某三甲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0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系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患者对乳腺癌管理手机APP需求较高,达85%。(2)所有患者表示对手机APP"咨询"功能的设计有需求。(3)不同年龄、学历、经济收入、居住类型和病程的患者对手机APP设计功能的需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对乳腺癌疾病管理手机APP的需求较高,有必要在院内根据不同特征患者情况,面向患者开展手机APP的使用,以帮助更多患者实现疾病自我管理,协助医护人员完善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