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素坚 《吉林医学》2014,(11):2478-247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入院序号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将导尿管及时拔除;对照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放开导尿管,排空膀胱后再拔除导尿管;对拔除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高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P<0.01)。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膀胱冲洗是指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将药液输注膀胱内,然后再经导管排出体外,其目的是使尿管引流通畅,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清除膀胱内血凝块、粘液、细菌  相似文献   

3.
膀胱痉挛是因为膀胱三角区受刺激后,激活钙离子通道,导致逼尿肌兴奋收缩所致,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可达40%-50%。术后患者尿意频发,尿道及耻骨上区疼痛难忍,阵阵发作,伴盆底肌阵挛,膀胱痉挛发作时可致冲洗管一过性受阻,有时因膀胱内压升高,导致膀胱内液体返流至冲洗管或从导尿管周围流出。一旦发生,患者非常痛苦,膀胱造瘘管或导尿管引流不通畅,血色加重或引起继发性大出血等严重后果。过去常用间断肌肉注射解痉或镇痛药物,现临床对防治膀胱痉挛性疼痛有很多方法,本文就其治疗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导尿管拔除方法的选择.方法将260例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术后拔导尿管前先将尿管向膀胱推进2cm,向左或右旋转导尿管360°,再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方法拨除导尿管.观察拔导尿管同时留置的双“J”管是否伴随导尿管发生移位或脱出.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时,留置的双“J”管未发生移位,对照组5例发生移位或脱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拔导尿管前先将尿管向膀胱推进2cm,再向左或向右旋转导尿管360°,再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拔除,比常规拔导尿管方法能有效减少双“J”管发生移位或脱出.  相似文献   

5.
导尿术临床常用,导尿管插入膀胱内的深度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导尿效果。插入过深,导尿管在膀胱内盘曲、折造或管头上翘,尿液不能排尽;插入过浅,导管前端之侧孔位于膀胱颈部或后尿道内,贴在粘膜层上,尿液引流不畅。适宜的深度应使导尿管侧孔距离尿道内口约2~2.5cm,此时引流通畅,膀胱能完全排空。为避免普通导尿管插入过深或过浅,我们常采用两种估计方法。1按导尿常规将导尿管徐徐插入,使其前端超越尿道内口,刚有尿液流出时,再由此深度插入约2~3cm即可固定,此时导尿管侧孔位于尿道内日以上膀胱内。2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内见尿…  相似文献   

6.
膀胱内血块填塞的急诊床边处理(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尿生殖系统某些疾病或其手术后发生出血,常引起膀胱内血块填塞而导致排尿梗阻,引起急性尿潴留,血块刺激膀胱收缩出现剧烈腹痛,患者极度恐惧、痛苦,常用的导尿管冲洗方法往往不能解除梗阻,以往需要在麻醉下切开膀胱或经内窥镜清除血块,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我科1994~2003年对53例膀胱内血块填塞者行急诊床边处理,吸出血块82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膀胱痉挛是指膀胱壁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多发生在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临床表现为膀胱区陈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尿急、便急,急迫感,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膀胱内压力升高,冲洗不畅,甚至出现返流现象,是泌尿外科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人通过对此病人的护理与观察,现浅谈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用器械的更新,双腔及三腔气囊导尿管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气囊导尿管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能有效防止尿液外渗,保持会阴部干燥。另外气囊导尿管用于前列腺摘除手术后后颈部压迫止血效果好。三腔气囊导尿管用于泌尿系手术后膀胱冲洗,可防止和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然而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冲洗加功能锻炼预防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10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例,手术后采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不定时开放导尿管。对照组38例,手术后未采用膀胱冲洗,导尿管持续开放。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8.5%,对照组为36.8%,试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膀胱冲洗加功能锻炼能够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钱红  李红丽  张翠萍 《新疆医学》2010,40(7):115-117
膀胱痉挛是指术后出现膀胱区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膀胱内压升高,冲洗不畅,甚至出现返流现象。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可达40%-50%,常可诱发术后出血、膀胱血块填塞、泌尿系感染等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再次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11.
膀胱冲洗法主要用于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目的是预防泌尿系感染和保持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冲洗液常以等渗盐水为主。所采用的方法为持续膀胱冲洗法。以往常采用开放式膀胱冲洗瓶或用一次性输液器穿刺尿管方法进行冲洗,用开放式膀胱冲洗瓶冲洗的缺点:(1)易引发逆行感染、衔接不严;(2)需要进行清洗消毒工作;(3)操作不便;(4)易造成冲洗液的污染和浪费。通过临床摸索,目前我们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集尿袋接口连接三腔导尿管的方法进行膀胱冲洗,简便易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后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膀胱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在术后首次常规行丝裂霉素40mg加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对照组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h后即排尽药液拔除导尿管,实验组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h后排尽药液重新夹闭导尿管,待产生尿意后开放导尿管排尽尿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临床需要的腔内气囊导尿管。方法: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气囊导尿管的尾部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一种能在电切镜下置入膀胱的气囊导尿管。结果:该腔内气囊导尿管能顺利地在电切镜下使用。结论:腔内气囊导尿管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临床上不能从电切镜鞘内置入气囊导尿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在男性老年十分常见,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时,橡皮导尿管往往不能顺利插入膀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11例,均以金属导丝为支架将导尿管插入膀胱留置导尿获得成功。材料与方法取F18~22号导尿管及直径1.5~2.0mm钢丝并稍长于导尿管3~5cm,将钢丝和导尿管浸泡消毒,使用时将钢丝放入管腔内,其尖端刺入尿管侧孔远端的橡胶内约0.5cm,然后按常规导尿法沿尿道自然弯曲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待有尿液流出后将钢丝轻轻退出,而把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注意事项导尿管支架制作完毕使用之前,仔细检查是否牢固,防止钢丝松动脱落  相似文献   

15.
后尿道损伤后的初期处理中,尿道会师术仍是实用的易于掌握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常规方法作一小的改进,避免导尿管在尿道内反复换插,减少手术操作对伤部的再损伤。经过4例病人的治疗及1~3年随访,无一例需要定期尿道扩张。 1 操作方法取F20金属导尿管,借助吸引器在导尿管内预置一根长的粗丝线,线从尖端侧孔引出后回折至导尿管尾部,与线的另一端并在一起。常规切开膀胱后,置入尿道探杆至后尿道,带线的金属导尿管从尿道口插入,两者任后尿道会师,将金属导尿管引入膀胱。在膀胱内将露在导尿管外的线拉出,注意勿让导尿管内的线拉入膀胱,此后慢慢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冲洗加功能锻炼预防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10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例,手术后采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不定时开放导尿管。对照组38例,手术后未采用膀胱冲洗,导尿管持续开放。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8.5%,对照组为36.8%,试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膀胱冲洗加功能锻炼能够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一、急性尿潴留的概念: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通畅排出称为排尿困难,若进一步加重或突然发生不能排尿,(其原因与排尿困难相同。此外,还见于腰椎麻醉及肛门手术后)而膀胱内潴留大量尿液,叫做急性尿潴留。二、紧急处理措施及方法:对急性尿潴留应立即采取措施,将膀胱内潴留的尿液排出体外,若处理不及时可造成膀胱破裂、肾脏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导尿术一般导尿、指一次性将膀胱内尿液排出后拔除导尿管。应注意膀胱内潴留尿量超过1000 ml以上  相似文献   

18.
妇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13例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宇平  孙祥宙等 《广东医学》2002,23(11):1164-1165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方法:13例妇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患者。均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除1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愈,2例恶性肿瘤复发外,其余10例均于损伤发生后3个月行修补术,其中6例经阴道途径,4例经腹部途径。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的性质,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因气囊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不宜滑脱,而使用普通导尿管做留置,用胶布同定容易脱落而导致污染使病人感觉不适,所以留置气囊导尿管取代普通导尿管是现代临床护理的必然趋势。随着留置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应用的增多,现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经验阐述出来,同大家一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顾金凤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127-128
目的:探讨对术后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266例,其中72例患者采用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留置三腔的气囊导尿管,194例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有97例患者在术后留置了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双腔气囊导尿管以后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结果:经过护理人员针对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实施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的预后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花费.结论:对前列腺手术后的患者采用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