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肌肉注射尤其是注射油性药剂时,也常常会因药物吸收不良、蓄积在局部引起肿痛硬结,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影响到对治疗过程的接受和配合.2007年1月?007年12月,我们试用马铃薯外敷治疗因肌肉注射黄体酮引起局部肿痛硬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肌肉注射尤其是注射油性药剂时,也常常会因药物吸收不良、蓄积在局部引起肿痛硬结,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影响到对治疗过程的接受和配合.2007年1月?007年12月,我们试用马铃薯外敷治疗因肌肉注射黄体酮引起局部肿痛硬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减轻狂犬疫苗肌肉注射给病人带来疼痛的方法,减轻医护人员、病人的心理压力。方法 采用双盲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第一针,第二针用1ml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狂犬疫苗,第三针,第四针用2ml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狂犬疫苗。结果 1ml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狂犬疫苗显著优于2ml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狂犬疫苗,可有效降低注射时的疼痛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ml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狂犬疫苗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艾灸法治疗注射后硬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美玉 《护理研究》2004,18(2):350-350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肌肉注射易出现局部硬结,甚至化脓感染出现全身症状.增加病人的痛苦。为了探讨治疗注射后硬结的有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5月,对62例注射后产生硬结的病人利用艾灸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艾灸法治疗注射后硬结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美玉 《护理研究》2004,18(4):350-350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肌肉注射易出现局部硬结 ,甚至化脓感染出现全身症状 ,增加病人的痛苦。为了探讨治疗注射后硬结的有效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5月 ,对 62例注射后产生硬结的病人利用艾灸法治疗 ,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  相似文献   

6.
高玲丽  张荣枝 《护理研究》2006,20(18):1661-1662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给药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若注射部位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或用药时间长等原因,均可能使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硬节等症状[1],尤其是消瘦或长期肌肉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长期卧床的病人更易发生,这样,不仅影响进一步给药,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临床以往采用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来缓解,近年来采用牛黄解毒丸用75%乙醇调糊涂在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部位,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病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注射的药物:干扰素34例,维生素B125例,其他…  相似文献   

7.
臀大肌肌肉注射药物时可引起梨状肌痉挛,是肌肉注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梨状肌综合征(PMS)的一种形式[1],给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痛苦.2013年4月-2015年7月在临床中肌肉注射时发生3例梨状肌痉挛,经采用马铃薯片热疗联合复方氯唑沙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频脉冲无痛肌肉注射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注射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人员最常用的一项治疗技术,但肌肉注射时,由于针头穿刺和药物对局部的刺激等因素,也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围绕着如何减轻和消除肌  相似文献   

9.
陈培莲 《护理研究》2006,20(24):2207
肌肉注射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肌肉注射后硬结的形成往往影响其治疗效果,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也是造成中断治疗的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分析肌肉注射后硬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2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门诊臀部肌肉注射病人800例,其中男320例,女480例;年龄20岁~72岁,平均46岁;注射时间20d~60d,平均40d。将80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各200例,4组在年龄、注射剂型、注射时间、性别等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方法改进对断指再植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断指再植术病人随机分为泵入组(术后罂粟碱给药途径为微量泵持续泵入)和肌肉注射组(术后罂粟碱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疗程1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病人舒适度。[结果]治疗后泵入组病人瘀斑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两组病人舒适度评分量表中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病人术后通过微量泵持续给予罂粟碱进行扩血管治疗,可提高疗效,明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病人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高玲丽  张荣枝 《护理研究》2006,20(6):1661-1662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给药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若注射部位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或用药时间长等原因,均可能使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硬节等症状,尤其是消瘦或长期肌肉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长期卧床的病人更易发生,这样,不仅影响进一步给药,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临床以往采用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来缓解,近年来采用牛黄解毒丸用75%乙醇调糊涂在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部位,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注射时会产生疼痛,病人有恐惧感.随着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备受推崇,在护理操作中减少病人痛苦,增加舒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改良体位对病人进行肌肉注射,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黎玉芬  廖耀玲 《护理研究》2010,(8):2211-2211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注射时会产生疼痛,病人有恐惧感。随着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备受推崇,在护理操作中减少病人痛苦,增加舒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厢改良体位对病人进行肌肉注射,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耳穴压豆法在肌肉注射中的止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桃 《护理研究》2002,16(10):615-615
临床上很多药物是通过臀部肌肉注射途径给药 ,但病人在接受注射时或注射后局部出现疼痛。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法来减轻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疼痛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人 10 0例 ,男 6 2例 ,女 38例 ,年龄 15岁~ 6 0岁。注射药物为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B1、安络血等注射液。一般注药时间为 30s~ 5 0s ,共计 75 6例次。其中无痛 42 2例次 ,微痛 315例次 ,剧痛 19例次 ,总有效率为 97.5 %。2 方法取双侧耳穴 :臀、股关、神门、皮质下。用小块胶布固定王不留行备用。于第一次肌肉注射之前给病人说明耳穴压豆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5.
1病案资料 男,40岁,因尿急、尿痛、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于2003年9月28日就诊,诊断为急性淋病,给菌必治治疗。上午11点常规肌肉注射,用药时询问既往无过敏史,同时仔细读过菌必治说明书,未做过敏试验。给药后,留病人稍坐观察,约2分钟时病人自述面部发痒,查病人面部有荨麻疹,迅速遍及全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针剂降温药不同方式对高龄发热病人给药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选择我科使用针剂降温药降温的高龄发热病人206例,分为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组40例、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组42例、赖氨匹林肌肉注射组40例、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组52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组32例。分别测量并记录基础体温(T0)、降温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T1-T0、T2-T1、T3-T2、T4-T3间的差值,得出每隔30min的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降温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末是病人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结果]应用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降温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60 min;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90 min;使用赖氨匹林、柴胡、复方氨林巴比妥肌肉注射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均为给药后120min。[结论]高龄病人循环、代谢水平低,降温治疗后30min体温变化较小,不能测得有效的体温数据,应根据年龄及给药途径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调整肌肉注射深度缓解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因肌肉注射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导致病人要求停止注射或换药 ,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 ,我院于 2 0 0 3年 5月~ 2 0 0 4年 5月 ,对住院的 12 0例进行肌肉注射的病人 ,注射时采用调整肌肉注射深度 ,多次分层在肌肉内注入药物 ,通过自身对照法观察 ,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4例 ,女 5 6例 ,16~ 78岁 ,病人臀部肌力正常 ,表达能力正常 ,体重指数 (BMI)男 18~2 5 ,女 18~ 2 4。1.2 方法1.2 .1 操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每位病人应用传统法与调整肌肉注射法…  相似文献   

18.
护患纠纷是一种客观现象,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为了给护患双方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对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2006年共发生大小护理差错、缺陷及纠纷10起,其中服药错误1起,肌肉注射、静脉给药错误4起,未做  相似文献   

19.
不同顺序灌注化疗药物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卵巢癌病人腹腔灌注化疗中不同给药顺序及浓度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对1998年12月-2000年12月应用CBP(环磷酰胺、顺铂,博莱霉素)化疗方案的130例卵巢癌病人进行观察,在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前后分别肌肉注射不同止吐药物,按给药顺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病人腹痛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卵巢癌病人行腹腔灌注化疗时给药顺序以中分子右旋糖酐,顺铂,0.9%氯化钠注射液,博莱霉素为宜。  相似文献   

20.
减轻肌肉注射疼痛是病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1月对我院200例门诊病人采用注射前叩击局部的方法肌肉注射,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