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蟹猴疟原虫感染恒河猴后原虫密度消长和抗体滴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食蟹猴疟原虫实验感染恒河猴后,在7年多的时间内,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疟疾荧光抗体检测,记录分析原虫密度消长和抗体滴度变化等数据。结果 实验恒河猴接种食蟹猴疟原虫后,最早3d可检出原虫,12-19d可达到原虫血症高峰期,2483d(时间最长者)时还可检出原虫;荧光抗体试验显示感染第8d时可检出阳性(1:20),158-181d达到高峰滴度(1:640-1:2560,持续60-85d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到实验结束时各猴抗体滴度还保持在1:40-1:160。结论 食蟹猴疟原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虫种,用它在疟疾研究和抗疟工作中适时的替代间日疟原虫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蟹猴疟原虫感染恒河猴后原虫密度消长和抗体滴度变化及相互关系。 方法 食蟹猴疟原虫实验感染恒河猴后 ,在 7年多的时间内 ,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疟疾荧光抗体检测 ,记录分析原虫密度消长和抗体滴度变化等数据。 结果 实验恒河猴接种食蟹猴疟原虫后 ,最早 3d可检出原虫 ,12~ 19d可达到原虫血症高峰期 ,2 483d(时间最长者 )时还可检出原虫 ;荧光抗体试验显示感染第 8d时可检出阳性 ( 1∶ 2 0 ) ,15 8~ 181d达到高峰滴度 ( 1∶ 6 40~ 1∶ 2 5 6 0 ) ,持续 6 0~ 85 d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 ,到实验结束时各猴抗体滴度还保持在 1∶ 40~ 1∶ 16 0。 结论 食蟹猴疟原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虫种 ,用它在疟疾研究和抗疟工作中适时的替代间日疟原虫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食蟹猴疟原虫猕猴动物模型,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法(IFAT)观察疟疾感染过程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变化,共观察无复燃或复发的短原虫血症期(15天内,5只猴)、长原虫血症期(26~37天,2只猴)及出现复燃(5只猴)3种类型的疟疾感染。疟疾IgM抗体初次出现于子孢子感染后13~16天或阳性血感染后3~9天,抗体滴度高峰出现于子孢子感染后17~25天或阳性血感染后12~26天。尔后抗体逐渐降低,抗体消失时间在原虫血症短者为感染后2个月,在原虫血症长者约3个月,复燃出现在感染终止后约1个月。结果表明,疟疾特异性IgM抗体的出现与存留,是新近疟疾感染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道了一名来自卢旺达的20岁学生,在动身去捷克斯洛伐克一周前患恶性疟。在捷克斯洛伐克,口服§片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法西大),治疗14天后血检阴性,而在治后29天(1987年9月21日)出现高烧,血液中检测到无性期原虫176 000/旧,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抗恶性疟抗体的滴度为1:2 56。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食蟹猴疟原虫 (Plasmodium cynomolgi, P. c) 抗原片和人工培养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 parum,P. f) 抗原片在不同保存温度与时间下检测疟疾抗体滴度的效果。方法 显微镜下计数2种抗原片原虫密度, 计算每个视野的平均原虫数。以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人的混合血清作为已知疟疾抗体血清, 稀释浓度为1∶5~1∶1 280。将2种抗原片置于4~6、 25~27、 33~35 ℃ 3组温度下, 于放置第3、 5、 7、 10天各取出2张,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法检测抗体终点滴度, 并比较-20 ℃下贮藏1年和2年的2种抗原片, 在3个温度组保存3 d时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 2种抗原片红细胞疟原虫密度分别为2.00×105 /μl和1.89×105 /μl, 每个视野平均疟原虫数分别为157±13和142±9。3个温度组P. c和P. f 抗原其抗体终点滴度均在5 d后呈下降趋势。2种抗原片在4~6 ℃组及以上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440和1∶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940, P<0.05)。在4~6 ℃放置3 d, -20 ℃贮藏1年的P. c和P. f抗原片检测疟疾抗体的终点滴度均为1∶640; 贮藏2年的2种抗原片终点滴度分别为1∶320与1∶1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P. c=11.362,PP. c<0.01; tP. f = 38.845,PP. f<0.001)。结论 P. c和P. f抗原片检测疟疾抗体终点滴度随存放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64193 麻疹显性感染的血凝抑制抗体临界滴度的观察李景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6(1):7,1985 此文报道浙江省临安县青云中学在麻疹显性感染时的HAI抗体临界水平及显性感染后的HAI抗体滴度。初三(1)班27名学生HAI抗体都在1:4以上,GMT=1:28.12,采血后无麻疹病人发  相似文献   

7.
用PHA、PHA-SPA和ELISA-SPA法检测138人和40只豚鼠免疫接种后血清中F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的3个月内,人和豚鼠血清中抗体滴度分别介于1:20~1:2560和1:20~1:5120之间,免疫接种后6个月从人血清中未检出FI抗体,豚鼠的FI抗体滴度为1:20。人和豚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在免疫接种后1个月分别为24~38%和100%,在免疫接种后3个月分别为2.1%和5~15%。免疫接种后3个月和6个月,用250和500MLP141鼠疫菌株攻毒的豚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50~80%。  相似文献   

8.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技术(IEST),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病人107例及治疗后一年微丝蚴阴转者35例和治后三年者112例血清特异IgG、IgE和IgM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治前病人血清IgG抗体滴度≥1:40者阳性率为96.3%,阳性GMRT为116.6;IgE抗体滴度≥1:20者阳性率为86.9%,阳性GMRT为37.1;IgM抗体滴度≥1:20者阳性率为88.8%,阳性GMRT为31.0,该三种抗体从阳性滴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人体利什曼病、小鼠热带利什曼感染、豚鼠L. enriettii感染的抗体结果。在豚鼠感染L. enriettii 12天时,间接免疫荧光在1/64滴度时即可检出抗体。在感染过程中直至约76天损害达顶点时抗体的滴度和强度均持续上升。损害愈合过程中及其后,从76天起抗体滴度即下降1~2个稀释度。正常对照豚鼠的抗体滴度为0~1/16。有转移病变的动物,抗体滴度一直很高。且在较低的滴度时荧光很强。在小鼠感染热带利什曼后23天,1/64滴度即可检出抗体。在感染过程中,抗体滴度和荧光强度有所上升,在感染后94天,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检测疫苗接种前后血清抗体滴度,评估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研究纳入148名医务人员,描述性分析疫苗接种后21 d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评估其严重程度;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该疫苗接种后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和22.1%,接种部位疼痛和乏力是最常见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21 d,血清抗体平均效价达1∶95.27[95%可信区间(CI):74.94~121.12)],101名接种者(82.1%,101/123)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40或高于1∶40,74.0%在疫苗接种后21 d血清抗体转阳。结论:对于成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灭活疫苗可安全接种;绝大多数在接种后21 d血清抗体可转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中新型呼肠病毒既往感染情况。方法选取健康人群以及手足口病、腹泻、麻疹、乙型肝炎等患者的血清标本,利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其血清标本中新型呼肠病毒IgG抗体。结果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人群中新型呼肠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29.90%,抗体滴度的中位数为1:32;手足口病患者中抗体阳性率为70.83%,抗体滴度的中位数为1:64;乙型肝炎和麻疹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22%和90.70%,抗体滴度的中位数均为1:128;腹泻患者中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中位数均最高,分别为100%和1:256。结论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中薪型呼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一株从希腊病犬骨髓分离的婴儿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免疫正常BALB/c小鼠,每15天皮下注射10~6个原虫,共3次,一月后动物出现最高抗体滴度,融合前4天再以2×10~7个原虫腹腔注射加强免疫。融合按Galfre等(1977)的方法进行,融合细胞用HA培养基进行选育,用IIF筛选杂交瘤,阳性杂交瘤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后用IIF再筛选。选  相似文献   

13.
对8例抗RhD抗体滴度≥1∶32的Rh母儿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抗体滴度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抗体滴度下降4倍4例、2倍3例、1倍1例。结果1例发生死胎,7例新生儿未发生核黄疸或其他并发症。表明血浆置换可降低Rh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血浆抗体滴度,改善Rh溶血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C端相对分子质量为41 000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其抗虫感染效果进行评价,为疟疾DNA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重组表达质粒pPGEX-2T-PyMS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2周后用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MSP1抗体滴度,MSP1融合蛋白特异性免疫反应测定,MSP1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免疫11 d后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到42 d达到最高峰,各时段抗体滴度分别为:第11天1:2 183、第21天1:38 115、第42、63、86和第124天均维持在1:798 560水平;ELISA检测免疫后第21天小鼠抗MSP1的IgG、IgM、IgG1、IgG2a、IgG2b和IgG3,其405 nm波长的吸光度(A405)依次为1.82±0.61、0.33±0.05、2.35 ±0.77、1.14±0.40、2.22±0.58、0.18±0.02.免疫后的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保护免疫,子孢子攻击感染20 d后,原虫密度有较快的下降.结论 所表达的重组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并且该抗体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将Hawkes等(1982)用于筛选鼠脑结合膜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改良而成,并可用于其他抗原。将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放在福尔马林PBS中,取1μl滴在滤纸上使成点状,然后放在微形板上,用牛血清白蛋白阻断非特异性抗体结合点。再加4倍量的病人稀释血清进行孵育,经与过氧化物酶结合的抗人抗体孵育后、洗涤后再加底物。阳性反应时,在白色的背景上呈现出蓝色斑渍。在42例查见原虫的病人中有41例阳性。倒数滴度为512~524,288。在50名健康人中仅一名(2%)出现假阳性。在5例红斑狼疮病人中有一例有交叉反应,5例美洲锥虫病人均呈  相似文献   

16.
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吡喹酮治疗前后的抗体反应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血凝试验观察到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经吡喹酮治疗后,抗囊蚴抗原和抗成虫抗原的抗体滴度均升高,前者抗体滴度高于后者,两种抗体滴度最高峰均在治疗后第10天,以后逐步下降,分别于治疗后第120天和第90天降至低滴度。囊蚴抗体高滴度的时间长于成虫抗体,进一步证实卫氏并殖吸虫宿主体内的抗体反应具有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原虫血症上升期,致死株约氏疟原虫(P,y,)感染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无γ-干扰素(IFN-γ)产生,血清中未产生特异抗体,仅产生与正常鼠相同的白细胞介素2(IL-20);与此不同,非致死株P.y.感染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增强,产生IFN-γ及更多的IL-2,血清中还无特异抗体产生。在原虫血症下降期,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升高,较上升期有更多的IL-2及IFN-γ生成,体内血清中出现滴度较高的特异抗体。免疫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较前两者明显升高,体内血清特异抗体水平亦明显上升,IL-2及IFN-γ水平与感染鼠原虫下降期相同。表明在P.y.感染小鼠中,致死株的初次感染可抑制细胞免疫,非致死株在原虫上升期即可出现细胞免疫。原虫下降期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增强,高水平抗体生成在清除原虫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塔里木盆地子午沙鼠(Merione meridianus)实验鼠疫F1抗体形成情况.方法 用强毒鼠疫菌2101号感染子午沙鼠,按不同时间随机抽取5只采血,用微量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观察仔鼠体内母系抗体维持时间.结果 (1)子午沙鼠感染鼠疫菌后,第4d出现抗体,此后抗体滴度维持在1: 4~1: 32之间.抗体阳性率为82.5%(85/103);(2)母系抗体在仔鼠体内可维持4.5个月.结论 子午沙鼠鼠疫F1抗体形成时间早,抗体滴度偏低且较为集中(1: 4~1: 32),无明显高峰期和下降期,抗体持续时间长,阳性率较高;仔鼠体内的母系抗体至少维持4.5个月.这可为动物鼠疫调查或分析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观察对象接种“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基础免疫和一年后加强免疫的反应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各针次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并采集观察对象免疫前及免疫后20d,90d,180d,360d及再加强免疫后20d的6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各群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计算疫苗接种前后各次各群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观察对象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以复种为多,女性复种后反应比男性更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比免疫前有显著的增长,且在免疫后3个月阳转率达高峰为95%以上,一年后维持50%左右,几何平均滴度(GMT)在基础免疫后1个月为1∶:60左右,半年后降为1∶20,一年后为1∶10。再次强化免疫,抗体阳转率迅速上升,高达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上升到1∶100。结论“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只要加强钩体病的监测,菌苗的菌型与当地流行菌群吻合并按照规定程序免疫接种,完全可以预防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IM)目前已用免疫萤光素方法来测定本病E-B病毒(简称EBV)抗体的存在,以助诊断。本文对疑有IM的22例儿童进行了研究。所有病例均作了以下检查:①全血细胞计数;②嗜异凝集试验;③单核细胞增多试验;以及④EBV抗体测定。这些病例仅在血片中出现10%或更多的不典型单核细胞,而嗜异凝集试验和单核细胞增多试验均属阴性,但在21例证明有EBV抗体存在。另外对照组27例(其他疾病),血片中未发现异常单核细胞,仅有5例患儿有EBV抗体。本组22例中,有15例患儿最初的EBV抗体滴度<1∶10,但在1月或更长的时间,其滴度即升高到1∶10~1∶100。4例患儿在病初的EBV抗体滴度为1∶10,至1~2月后明显升达1∶50~1∶100。2例患儿在随查中,抗体滴度有所下降。仅有1例一直为阴性结果。因此,凡有EBV抗体滴度升高,即可支持IM的诊断。近年来,已确认IM和类疱疹病毒之间有密切关系,称为E-B病毒。该病毒首先被电子显微镜所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