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牛皮癣即银屑病,自1994年2月~1995年12月,笔者用化斑汤加味和外治法治疗该病65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5例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4岁;病程1年以内者15例,1年~10年者31例,10年以上者19例;皮损泛发全身者39例。2治疗方法化斑汤加味:石膏30g,知母12g,菝葜30g,白鲜皮30g,生地黄30g,土茯苓12g,犀角6g(冲服),黄芩10g,丹皮10g,玄参9g,生甘草9g,白粳米15g。瘀血甚者去黄芩、玄参加三棱、川芎等,气虚者酌加黄芪、党参等。每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2个~3个疗程。外用药组成:雄黄15g…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38例。年龄16~89岁,平均59.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0年。本组均符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胆石症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药用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金钱草30g,鸡内金10g,郁金10g,虎杖15g,大黄10g,(后入),茯苓15g,白术10g,青、陈皮各6g,甘草5g。若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元胡;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黄疸者加茵陈、海金沙;便秘者加芒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冲洗大便集结石标本。3治疗效果根据《实用中医消化病学》胆石症的疗效标准判定。结果临床治愈12例,…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本组180例患者均属我院1989年1月~1997年3月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8岁;上环最短时间1月.最长5年。临床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出血症状。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2治疗方法方用生化汤加减:当归、丹参各15g,川芍、桃仁、炒蒲黄各10g,地榆炭12g,炙甘草6g。血热甚者加仙鹤草15g,黄各129;兼血虚者加阿胶15g(溶化兑人);兼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59.1剂/d,早晚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显效(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按期来潮,随访3个月,经期、经量恢复正常者)117例.有效(出血明…  相似文献   

4.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80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为60岁~82岁,其中60岁~70岁71例,71岁~80岁7例,81岁以上2例;突然起病65例,缓慢起病15例,其中68例有劳累、生气、饱餐饮酒、用力大便等诱因,6例患者在睡眠中发病;有高血压病史考38例,脑血管病病史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冠心病者8例.腰穿脑省波呈血性者71例,浅红色者9例.2治疗方法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止血、降颅压、稳定血压、抗感染;中医:镇肝娘风开窍:羚羊角6g(磨冲),钩藤15g,丹皮10g,赭石30g,黄羊10g,大黄10g(后下),鱼腥草10g,川楝子10g,白芍15g,玄参15…  相似文献   

5.
治疗组(74例)服通腑解毒汤(柴胡9g,白芍15g,黄芩10g,木香10g,半夏10g,苡米30g,蒲公英30g,泽泻10g,大黄9g,麦芽15g,甘草3g)加味。胃腹胀问者,加积壳10g、陈皮10g、厚朴10g;热盛者,加石膏30g;呕吐频作者,加降香6g、姜竹茹3粒;腹痛剧烈者,加川楝子10g、元胡10g;湿热盛黄殖者,加绵茵陈30g;蛔厥者,加乌梅15g。日1剂,水煎400ml服用。同时按常规给予静脉滴注氨苄毒霉素8g、氯霉素1g,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照组(40例)不用中药,西药应用同治疗组,疼痛剧烈者,加镇静止痛针。结果,前者治愈48例(64.8%),好转…  相似文献   

6.
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其中4岁~20岁者10例,21岁~40岁者8例,41岁~60岁者5例,60岁以上者5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1年。2治疗方法基本方:太子参、获苓、当归各15g.焦白术、荆芥、牡丹皮、蝉蜕各10g.丹参、蒲公英各20g,甘草8g。湿邪偏盛者加黄芩、桅子、黄连、黄柏;阳虚者加二冬、玄参;纳少者加焦三仙。上药中煎取汁400ml,分3次内服。煎剂内服前,先用热药液蒸气熏眼辅助治疗,1剂/d。3治疗结果痊愈(眼部红、痒、干涩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9例;好转(部分临床表现消退或眼部不适症状部分减轻)15例;无效(临床表现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7.
失笑散加味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年龄22岁~29岁者41例,30岁以上者19例;病程最短8天,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节育器位置正常,并经妇科及有关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蒲黄(包煎)9g,五灵脂(包煎)9g,仙鹤草609。伴有腰酸痛、小腹坠胀疼痛者,加杜仲15g,川断15g,白芍20g,元胡15g;伴经色鲜红、口渴喜冷饮等血热之象者,加丹皮12g,山振9g,黄芩9g;伴面色萎黄或白、气短懒言、行经色淡等气血虚弱症状者,加黄芪30g,当归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3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3个疗程。3治疗结果60例经治后…  相似文献   

8.
笔者运用缩泉汤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3岁1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取得满意疗效。缩泉汤加昧:益智仁、金樱子、淡吴萸、五味子各5g,乌药、牡蛎、桑螵蛸各10g,山药15g。肢凉怕冷加菟丝子10g;夜寐多梦,口干多饮加黄柏、知母、生地各10g;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者加党参、白术各10g,黄芪15g;夜寐不易觉醒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g。每剂服1.5天,10天为1疗程。经治疗2个疗程,28例痊愈(遗尿停止,随访6个月未复发);6例有效(遗尿停止,随访6个月偶见遗尿);2例无效(遗尿仍作)。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26例患者,年龄26~40岁,病程1年者7例.2~4年者16例,5年以上者3例。2治疗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玄胡、赤芍各12g.川芎、蒲黄、柴胡、五灵脂、青皮各10g.没药、甘草、小茴香各5g,白芍15g。若体虚气弱者加党参、黄芪各15g;白带清稀,量多者加猪苓、海螵蛸各20g;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川断各15g;有虚热者加旱莲草、地骨皮各15g。1剂/d,水煎分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基本治愈(自觉症状及盆腔组织压痛及肿块消失)12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盆腔组织压痛明显减轻或肿块缩小)8例;好转(自觉症状及盆腔…  相似文献   

10.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脂溢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40年。其中面部为主者10例,颈部为主者6例,头部为主者2例。2治疗方法加味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银花各10g,栀子、没药、乳香各12g,苦参20g,穿山甲、桂枝各6g。水煎取汁500ml,1剂/d。7天为1个疗程。用法:每天早上、中午各取药计150ml,兑入开水200ml,将患部浸洗15~30分钟;晚上再取药汁200ml加开水300ml,浸洗15分钟,再用毛巾浸药汁湿敷30分钟。3治疗结果18例中,痊愈(皮损消失,无痒感)12例;显效(皮损基本治愈,偶痒)4例;有…  相似文献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癫痫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系门诊病人。年龄最小9岁,最大54岁,平均26岁;病程最短8年,最长52年,平均26年;所有病人均经鲁米那、苯妥英钠、扑癫酮等治疗,效果不佳。2治疗方法柴胡25g,姜半夏30g,党参、黄芩、桂枝、生姜、茯苓、大枣各15g,龙骨、牡蛎各30g,大黄(后下)10~20g,铅丹(包煎)5g。日1剂,水煎服。儿童用量酌减。3治疗结果6年以上未发作者2例,2年以上未发作者6例,1年后复发作,服上方仍有效者21例;服药后1天发作停止5例,2天发作停止3例,3天发作停止2例;服药最少12剂,最多16剂,平均13剂。4典型病例柯某,男,9岁,惠…  相似文献   

12.
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共治疗114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治愈好转标准》(总后勤部卫生部1987年编印)中有关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其中男69例,女4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平均40.5岁;病程最位18年,最短1年,平均64年。114例均经纤维胃镇检查确诊·其中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者(包括十二指肠球炎)3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者17例。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3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均服用加味丹参饮,基本方为:丹参309,檀香109,破仁10g,白术12g,文术15g,元胡15g,苹果10g,甘草6g。肝胃不和者加郁金15g,佛手工七,香附15g;脾胃虚寒者加乌…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自拟青春功血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为13~1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者43个月,其中4个月~且年者12例,1年~2年者19例,2年以上者7例;以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迟,血量增多为临床特征;伴有少腹痛者7例,白带多者5例。治疗方法青春功血汤组成:熟地15g、白芍10g、阿胶10g(烊化)、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覆盆子10g、菟丝子10g、炙甘草6g。脾虚者去阿胶,加党参30g、黄芪20g、白术10g;肾阳虚者去阿胶,加仙茅15g、仙灵脾15g、鹿角胶10g(烊化);肾阴虚者加淮山药30g、山萸肉…  相似文献   

14.
活血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堂 《四川中医》1999,17(10):45-45
笔者多年采用活血解毒的方法,治疗癌疹病毒损伤神经出现疼痛难愈病例39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9例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45岁一sl岁;病程1.5月一2年,平均6个月。均为带状疮疹水癌已结痴后局部疼痛难忍,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佳者。2治疗方法方药:丹参、公英、板蓝报各3(),当归。红花、赤芍、黄羊、元胡、土元、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年老体弱者加黄茂209,党参159;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者加炒大黄6g;大便稀者加白扁豆2(),白术10g;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5g。3治疗结果显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25例(M.l%…  相似文献   

15.
郭思照老中医,继承家传,悬壶30余载,在外科、肛肠科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治疗性病方面也很独到.现将其运用自拟消疣方治疗尖锐湿疣57例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临床资料57例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6岁,平均35岁;手术切除后复发者3例,伴继发感染者18例;发于肛门周围者39例,发于外生殖器者6例,两处均发者12例。2治疗方法消疣方药物组成:薄荷、文蛤、芒硝、大黄、当归、苦参、明矾、月石各30g,红花10g,木鳖子15g,梅片6g.上药煎场(梅片后下)熏洗息处。每日1剂,每次15min,日3次.3治疗效果疣体完全消失,1…  相似文献   

16.
1一般资料本组9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7例,女6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6岁,平均425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15天,平均24年。2基本方川牛膝30g,玄参30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30g(先前),生牡蛎30g(先前),石决明15g,茵陈10g,川楝子10g,白芍15g,天冬15g,龟版109(先煎),麦芽10g,约藤30g(后下),川芎10g,蜈蚣2条,甘草109。加减:若头痛剧烈者加羚羊角粉(或山羊角)炖服,头痛日久加胆星,肝肾阴虚明显加熟地、山真肉,伴颜面红赤烘热者加生石膏,伴心悸失眠者加振子、炒枣仁,腹泻者减前石加炒山药。上述药物,…  相似文献   

17.
李祥 《国医论坛》1996,11(2):18-18
1一股资好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6岁,其中20岁以下4例,21岁~30岁20例,31岁~40岁5例,41岁以上1例;们嗜肥甘厚腻或饮酒者22例,占73.3%;病程最短3天,最长9年.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白术159,桂枝109,自挂3g,择泻109.猪等6g,获警159,白术109,芒硝109.金钱草309,地龙159。随症加减:编湿热者加黄柏109,虎仗3Og;阳虚者加人参209,制附片109;阴虚者加生地黄159.山英内109;气滞血瘀者加)11中膝、)11穹、我术各109;尿血者加地榆炭10g,既琅粉3g(冲服)。每日1剂,水煎取计600rnl,分3出温服.2治…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以来,笔者用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门诊30例,住院12例,均经西医确诊并经治疗效果不佳。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9岁以下者28例,40岁以上者14例,最小者13岁,最大者70岁;病程1年以内者34例,l年以上者8例,最短者3天,最长者10年。2治疗方法泽泻汤加减:泽泻409白术309,呕吐重者加法夏10g、陈皮10gs眩晕重者改泽泻6Og。每日1剂,水煎服。3治疗结果治愈36例(症状全部消失);显效5例(症状明显减轻);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97.6%。附典型病例刘某,女,46…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笔者应用《伤寒论》中的马梅丸治疗腹泻为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岁;病程在1年以上者15例,1年以内者15例。所有的患者都有大使清稀,大便次数增多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温清并用为法。选用马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党参各3(),干姜、细辛、黄柏、黄连各sg,桂枝、制阶片、当归各10g。加减:中气不足者加黄茂刀g,升麻、柴胡各sg;湿重者加苍术10g;饮食停滞者加炒山植10g,建曲15g;大便每日4次以上者去当归加红花10g。水煮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20.
缪希文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304-1305
笔者2006年5月~2007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28例为住院患者,22例为门诊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病程〈1月15例,1~6月25例,2年以内10例;原发性41例,继发性9例(其中外伤性所致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4例)。1.2治疗方法(1)中药:予独活寄生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5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5g,地龙15g,黄芪20g,乳香、没药各10g,杜仲15g,牛膝15g,赤芍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