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松梅乐注射液)与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四肢骨干骨折术后30例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30例应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另设空白对照30例,术后观察3组骨折愈合及镇痛情况。结果: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均能使四肢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且两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鹿瓜多肽组与骨肽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均能促进四肢骨干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使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加速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 0例单独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观察组3 0例在鹿瓜多肽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术后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7天,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等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6.67%,对照组为7 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接骨促愈方联合阿法骨化醇对新鲜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愈合进程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子新鲜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接骨促愈方辅助治疗。统计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及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肿胀及淤斑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接骨促愈方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新鲜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加快术后愈合进程,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I、IGF-II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脊柱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椎体骨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电针夹脊穴,配合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穴电针刺激20 min,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采用图像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椎体骨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患者血清VEGF、VEGF m RNA阳性表达,比较总有效率,评价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脊柱椎体骨折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图像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高,血清VEGF及VEGF m RNA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强,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2%(均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增加骨钙沉积、促进骨折椎体骨痂形成及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合成分泌,促使骨折椎体局部组织血管内皮新生,增加局部骨折组织血液供应,调节椎间盘组织细胞代谢并维持平衡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对胫骨骨折不愈合关节功能改善、骨痂评分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采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健骨促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7.
秦莉伟  邢惠平 《陕西中医》2013,34(4):425-427
目的:探究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7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6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均在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使用常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39例消肿时间小于15d,占81.2%,骨痂出现时间为(19.6±7.1)d,对照组仅有31例消肿时间在15d以下,占64.6%,骨痂出现时间为(26.2±9.4)d,治疗组消肿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尺桡骨、肱骨等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结论:创伤骨折患者于手术后注射鹿瓜多肽具有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痂影像学评分、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痂影像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加用益气生血汤可快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并有助于提高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促进骨折愈合等常规处理,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 mL,口服依托考昔片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肿胀消除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骨痂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 d、7 d两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P-2、VEG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NF-α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BMP-2、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08%(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提高BMP-2、VEGF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拟接骨促愈方辅助治疗在促进新鲜四肢骨折术后愈合及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胰岛素生长因子(Ⅰnsulin Growth Factor,I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鲜四肢骨折的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石膏托固定,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接骨促愈方辅助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及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肿胀、疼痛及瘀斑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骨痂密度、骨痂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结论:自拟接骨促愈方辅助治疗新鲜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加快术后愈合进程,并有助于升高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高龄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促进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辅助微创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微创植骨联合碳酸钙口服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汤治疗,记录2组肿胀消失时间、淤斑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骨痂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淤斑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骨痂形成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形态及骨折断端边缘形态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汤辅助微创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可促进骨折愈合,加快骨痂形成进程,并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家兔长节段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骨溶解治疗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PMMA颗粒诱导骨溶解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兔50只,将其中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鹿瓜多肽A、B、C组,采用手术方法建立家兔长节段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基础上于骨折周围组织注入PMMA颗粒以造成骨折合并骨溶解动物模型,另10只不做造模型处理设为空白对照组。术后10 d鹿瓜多肽A、B、C 3组于骨折局部肌肉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4周,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肌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兔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法测定兔L1节骨折椎体VEGF及VEGF m RNA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PGE2、IL-1及IL-8水平,影像学检测骨折椎体骨密度,HE染色病理检测兔L1骨折椎体骨溶解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鹿瓜多肽B、C组在治疗4周后,其VEGF、VEGFm RNA在兔L1节骨折椎体中的阳性表达及骨密度均明显增强,PGE2、IL-1、IL-8水平及病检兔L1节骨折椎体骨溶解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瓜多肽A组无明显变化,B、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促进兔长节段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骨溶解愈合过程中VEGF及VEGFm RNA阳性表达,增加L1节骨折椎体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促使L1节骨折椎体周围组织血管内皮新生,降低PGE2、IL-1及IL-8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兔L1节骨折椎体组织细胞代谢及平衡,抑制骨溶解而增加骨密度,对骨折椎体骨痂形成及维持成骨及破骨过程的平衡稳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手术处理,制作骨折模型,治疗组家兔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4mL,所有家兔于4周后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折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治疗组及模型组中BMP-2、VEGF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治疗组VEGF、BMP-2切片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能提高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的BMP-2、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观察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Kofoed评分、血清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 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LKSS、Kofoed评分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LKSS、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BMP-2、IGF-1、VEGF水平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中BMP-2、IGF-1、VE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海波  杨胜武 《新中医》2015,47(8):108-109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联合西医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腓骨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无菌换药及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伤科接骨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2、4、6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痂生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6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骨骨折、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的骨痂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以有效消除术后患者的肿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加快骨痂生长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及鹿瓜多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牵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钙素及鹿瓜多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2、4、8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6天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钙素联合鹿瓜多肽可促进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消退肿痛及骨折愈合,利于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Bennett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单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经通络汤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和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影像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P-2和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通络汤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并有助于上调BMP-2和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通络中药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VAS评分、股骨颈骨密度、ALP、BGP及B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及ALP、BGP、BMP-2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骨密度,调节ALP、BGP及BMP-2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明斌  张雨 《新中医》2023,55(3):99-102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治疗股骨颈骨折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 响。方法:将60例股骨颈骨折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鹿瓜多肽 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联合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碱性磷酸酶(ALP)、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 (P<0.05)。治疗前,2 组VAS、ODI 评分及 BMP-2、ALP、BGP、NGF、PDGF、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 评分均降低(P<0.05),BMP-2、ALP、BGP、NGF、IGF-1、PDGF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 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MP-2、ALP、BGP、NGF、IGF-1、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接骨七厘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治疗股骨颈骨折 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骨折愈合较快,骨代谢指标和各细胞因子水平、功能障碍、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