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经>对五脏疾病发病死亡规律有详细阐述,认为五脏病发病死亡大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律与自然季节天日时辰节律、五运节律、六气节律密切相关,并且可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归纳说明.研究五脏病发病死亡规律对临床防治五脏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脏与时关系”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产物,反映了五脏在生理病理活动中的时间节律性;对临床诊疗与预防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研究表明这一学说具有科学性,存在着探索研究空间。《中医基础理论》第7版教材增加了这一新内容,保持了中医的传统特色,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是一本较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不寐是指睡眠时间或质量不足,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自然界相应,“昼精夜瞑”是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状态,即白天精力旺盛,夜晚沉睡安眠。张振贤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中医药辨治不寐病,发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是正常睡眠发生的基本要素,不寐的主要病机责之于阴阳失衡、气血失常,以致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出现卫气白昼出营阴不利“昼不精”、卫气夜晚入营阴不利“夜不瞑”等病理现象。病位与五脏相关,辨证强调“五脏藏神”。临证重在恢复患者“昼精夜瞑”状态,总结出“育阴潜阳,水火相济”“调和气血,贯穿始终”“衷中参西,身心同治”等治疗原则,注重精神调摄,诊治中遵循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圆机活法,以致阴平阳秘、精神归平。  相似文献   

4.
五脏功能节律与辨证施治的临床研究湖南省湘阴县公费医疗门诊部夏质彬(410500)脏腑功能活动常随其季节、昼夜而出现节律性的变化。《内经》指出;心气通于夏而旺于午,脉气通于秋而旺于日哺,肾气通于冬而旺于夜半,肝气通于春而旺于早晨,脾气通于长夏而旺于午后...  相似文献   

5.
中医时间医学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医时间医学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同时提出"因时制宜"这一时间治疗学理论。时间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包括昼夜节律(经脉气血流注节律、五脏主时辰节律、卫气运行节律等)、月节律、年节律以及发病节律。中医时间医学还研究按时施针和择时用药,包括季节不同、病情不同、服药时辰有别等;研究依时  相似文献   

6.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黑素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节律的光-MT-生物化学信号是生气通天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日发病的五脏主时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时间与五脏主时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2月至翌年4月AMI中,AMI中实证显著多于虚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平旦;AMI中痰瘀证多于非痰瘀证,痰瘀证、非痰瘀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夜半时段痰瘀证AMI发生率高于非痰瘀证。结论AMI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12月至翌年4月不同中医证型AMI发病高峰与五脏主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潘秋平 《中医药学刊》2008,26(2):348-349
《淮南子》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运气学说的内容,包括气化学说、五运周期节律、六气周期节律、干支周期节律,丰富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与运气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运气学说的内容,包括气化学说、五运周期节律、六气周期节律、干支周期节律,丰富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生命节律广泛地存在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节律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对大自然节律周期的研究必将揭示人体生命节律的本质,这是生命节律的共性。 《黄帝内经》系统的论述了外界环境中各种周期性变动因子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阴阳者,生命之根本也”。其中记载的周期主要有四时周期、昼夜周期、十日周期、十二日周期,五日周期、六十日周期、十月周期、十二月周期、五年周期、十年周期、六十年周期、六年周期、十二年周期等,但诸多周期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像一组齿轮,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1.
运气学说中的时间病理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128例住院病人的死亡时间,用长城0520CH电子计算机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五脏病的死亡时间与运气学说有密切的关系,与年月时有相适应的节律性,从而揭示了五脏病死亡脏腑定位律。  相似文献   

12.
已知17-羟类固醇的分泌有很明显的昼夜节律,正常参考值的高低相差太大。究其原因与昼夜分泌节律有关,以及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否与年周期有关,未见资料报告。为此,我们对健康人群进行年周期分泌节律的正常参考值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脏腑功能具有周期节律性。本文借助子午流注理论的启发,通过对五更泻时间规律的深入剖析,指出了经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经脉经气的旺衰与脏腑功能的强弱是同步的,两者都具有以日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脏腑功能周期性变化的明确对中医临床的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时间生物学角度,结合中医理论,对女性生育节律进行初步探讨。既然人体生理活动,都有其固有的节律和周期,那么,作为人体重要生理活动之一的女性生育,是否存在节律和周期?如果有,它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五脏在24小时内的活动节律并与子午流注相对照,认为现代医学研究所见与古代的子午流注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颠倒光-暗周期模拟“夜班工作”和“跨时区飞行”造成倒相活动节律大鼠模型,动态地观察了头针对倒相活动节律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影响。结果表明:头针能加快其节律相位的转移,有利于NE与DA含量变化节律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时间节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中已认识到天阳和地阳有三节之差,始终把“六”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天地相交,人在气交之中,故人体所感受到的节律变化亦不是简单地随春、夏、秋、冬“四”的节律变化,而是由冬至开始的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的节律变化。年节律如此,日节律亦是如此。《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间节律思想主要渊于此,且这种节律亦被科学所证明。然而,又将节律之“六”归属为六日,认为六日亦是一个节律循环,其科学性尚待证明。  相似文献   

18.
中医时间医学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护理工作实践,对中医时间医学与护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自然处方的变化对人体节律的影响。根据机体的整体节律性,如按照疾病的发作周期观察病人,注重子午卯酉护理不同病人。根据疾病变化周期选择视诊时机,利用人体节律择时给药等。如能采用因时制宜,因人施护,因时施护的科学护理方法,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经>时辰五行节律与脏病转归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时辰五行节律包括 :昼夜十干五行律 ,昼夜地支五行律 ,四时五季五行律 ,冬夏昼夜五分五行律。可用于临床分析五脏疾病与时辰变化的相关性 ,推测疾病的转归和判断预后。其实质在于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盛衰与时辰节律变化的生克乘侮关系  相似文献   

20.
曹飞  ;蒋梅先 《中医药研究》2009,(10):1140-1142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的时间节律。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誊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不同中医证型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55例AMI患者中各中医证型的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平旦、日中;气阴两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在日中、下晡。结论2006年12月-2007年4月不同证型AMI发病高峰的五脏主时时段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中医病理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