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的调查。结果:在对性的看法、做法,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贞操的态度,对同性恋的看法,以及性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学科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既传统又开放,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95后医学院校学生性观念情况,探讨医学院校学生性行为,为高校性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性观念问卷,对江苏省2所高校480名95后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生殖系统构造和功能较为了解;男女生对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87. 3%的医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 76. 3%的医学生认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结论:95后医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性行为发生率低于非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并未解决他们的性烦恼,为医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性教育要综合运用性道德、性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现阶段济南市女大学生所持有性态度、发生的性行为及所具备的性知识,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对济南市三所高校大一、大二年级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年级、生源地及院校间的差异。结果:有97人(23.5%)赞成婚前性行为,有246人(59.6%)反对。发生婚前性行为及与异性同居的比例分别为6.8%、5.8%。在有自慰行为的学生中69.6%有负罪感。城市生源女大学生比农村对性相关知识掌握要好。有关性的问题给40.7%的学生带来困扰。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中学课程。女大学生认为最适合的性教育方式是性教育课和讲座。结论:济南市女大学生性观念与四川、北京等地比相对保守,性行为发生率也低于四川、广州等地大学生。女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也存在性困惑,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性观念,减少危害身心健康的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4.
卢凤 《中国性科学》2016,(2):136-139
目的:了解泰州市专科大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为性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编《泰州市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调查问卷》对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学院等3所高校5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结果:泰州市专科学生性教育缺乏,性知识掌握程度偏低,性行为发生率中等,性态度较开放。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大学生在学校性教育态度、性知识掌握、性行为发生率以及性态度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知识、性行为及性态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高校在实施性教育时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教育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苏州某高校新生性观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的恋爱观、贞操观及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等性观念状况,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某校2008级新生进行匿名的性心理状况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数据,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高校新生对恋爱的主流态度是肯定的,持"赞成"与"可接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6%;对婚前性行为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是77.5%和55.0%,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有82.2%的人认为童贞是姑娘最珍贵的财产。结论:高校新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存在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但又看重贞操的矛盾心理,学校对高校新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安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与性相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新丽 《中国性科学》2010,19(12):30-34
本研究采用性健康知识量表、性态度量表及性相关行为问卷,测查了安徽381名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性态度和性相关行为状况。结果表明安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十分匮乏,性态度趋于中间和开放状态,性相关行为活跃,并表现显著性别和专业差异。性健康知识、态度与相关性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安全套使用、宽容性、交流性和功能性对性相关行为有良好预测作用。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职护生性态度、性心理及性行为现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性态度量表(ATSS)中文版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以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在校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26名护生,高年级有性经验的女生性态度比男生开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性经验的女生中,高年级护生性态度比低年级护生开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级的女生中,有性经验的护生性态度比无性经验的护生开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护生性认知、性价值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发生边缘性行为的有348名,占66.16%;发生插入性行为的有147名,占27.94%,其中仅有64名(43.54%)曾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主要以避孕套(69.10%)为主,69名发生插入性行为的女生中,有13名(18.84%)曾非意愿流产。结论高职护生性态度整体较为开放,其中高年级有性经验的女生性态度最为开放;女生的生理知识、性知识显著高于男生;在性观念方面,女生较男生更积极、健康,但性态度相对男生较保守;高年级护生拥有更全面、健康的性知识、性观念;高职护生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玫玫  果静雅  那毅  陈波  何娅 《中国性科学》2007,16(8):35-38,41
为了解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的必要性及其对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对1100名首师大学生对待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的态度以及与他们所发生过的性行为、所持有的性观念以及所掌握的性知识相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赞成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学生对待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的态度与其发生过的性行为、所持有的性观念、掌握的正确的性知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可能提高学生安全性行为的意识,同时可增加对艾滋病预防的关注程度,而且不会对学生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和台湾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探析不同社会经济情况下性观念的差异.方法:自制性观念问卷,对福建325名、台湾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按地区分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闽台大学生在自慰是否有负罪感(χ2=48.542,P=0.000)、是否渴望发生性行为(χ2=51.189,P=0.000)、未婚先孕的态度(χ2=10.988,P=0.004)、殉情的态度(χ2=57.342,P=0.000)、是否发生过性行为(χ2=89.509,P=0.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建大学生更趋于保守;在第一次遗精或月经的时间(χ2=3.361,P=0.345)、第一次自慰的时间(χ2=5.867,P=0.209)等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闽台大学生性观念差异显著,台湾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于福建大学生.台湾大学生更能接受无子婚姻,对同性恋态度更加包客.不同的成长环境对性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性观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338名产妇于产后2~4天由专人指导下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孕妇及家庭的一般资料、对妊娠期性行为的主观观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期性观念与孕妇的文化程度高、孕前性满意度高以及知道妊娠期可以有性行为正相关,而与合并心脏病以及曾受过孕期应禁止性交建议负相关.结论:妊娠期性观念受到孕妇教育程度、孕前性状况及性知识的影响;妊娠期性行为指导应遵循循证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性行为与性态度现状,为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匿名方式对广东、福建和山东三个不同地区的1088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恋爱、性幻想、手淫、性梦的比例分别为28.5%、25.8%、24.8%和19.2%,甚至有2.2%的中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以上行为普遍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高中高于初中,内陆高于沿海。中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进行婚前性行为的有33.5%,呈现比较开放态度;认为网恋是虚假不现实的占54.5%,说明中学生对网恋具有理性的态度。结论:目前中学生婚前性行为比例虽然不高,但性态度较开放,甚至多数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不同程度赞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互相配合进行性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3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问卷、性认识、性价值观和性适应分问卷平均得分分别为(3.48±0.40)、(3.38±0.49)、(3.63±0.65)、(3.55±0.48)分。大学生性认识低于性价值观(t=-8.065,P0.001),性认识也低于性适应(t=-10.6,P0.001)。2、女生的性态度、性价值观、性控制力得分均比男生高(P0.05)。3、大一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认识比其它年级低(P0.01),而大一学生的性态度和性控制力较其它年级高(P0.05)。4、文科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理工科学生高于艺体生(P0.05),文科生高于艺体生(P0.001)。5、性别、专业和年级对性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中等偏上,专业、年级和性别等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高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加以宣传和组织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后,大学生的恋爱活动已经公开。正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择偶观念和心理,有利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为此,最近我们对河北省在校的大学生的意向择偶心理进行了一次调查。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全部为师范大学生,年龄18-23岁。三、四年级学生占75%,二年级学生占20%,一年级学生5%。从学生的家庭出身来看,农村的学生人数(以下简称“乡”)显著多于城市学生(以下简称“城”);女生人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整体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对性知识的需求,并对大学新生及非新生的性观念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某高校817名本科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新生对于某些性观念的接受程度不如非新生;新生中承认性是人的基本需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新生,新生倾向于把自慰看成自制力差的表现,而非新生更多的认为自慰是正常需要;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非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多的靠书本杂志获取性知识;新生相比于非新生,更希望获得"异性交往"、"性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性知识,而非新生最希望获得的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陈文凤  田秀红 《中国性科学》2013,22(1):59-63,68
本研究应用自编《初中生性审美及异性交往调查问卷》,以本校30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性审美发展特点及异性交往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我校学生有基本正确的性审美观,但是在对言语关、行为美和性别美的审美能力上需要提高。性审美总分的年级和性别主效应、交互效应均显著,异性交往总分的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2)在言语美和外表美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偶像关和性别美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3)在“恋爱”原因、态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分析他们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认知,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通过网络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512大学生.结果:调查发现,14.5%的被调查者发生过婚前性行为,与过去调查结果相比明显增加.66.2%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应慎重为好,但男女态度有所差异,男生较为主动,在性行为上处于主导地位.结论:应当加强性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及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地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性知识的获得途径以及对性知识的教育需求,寻求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对当地某重点中学的210名高一学生及一所职业中学的20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正规的性教育,并存在着获得途径与期望途径上的矛盾。同时5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正规教育获得性知识。结论:学校应该进行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