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进程中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多普勒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进程中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128XP10超声仪检测92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硬化代偿期组(I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组):41例,肝肾综合征组(组):16例及正常对照组78例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参数。结果I组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及组的各级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与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组肾血流量(Q)与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检测肝硬化进程中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的显著改变,给临床提供了解肾脏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I/R)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与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5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I/R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I/R组及假手术组又各分为3个亚组。应用CDFI分别监测各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肾组织MPO活性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 2 h亚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I/R 8 h亚组SRA及IRA出现阻力指数(RI)增大(P均<0.05),I/R 24 h亚组MRA、SRA和IRA均出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搏动指数(PI)、RI增大(P均<0.05);假手术组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改变。I/R组MPO活性升高,且24 h内有加重趋势(P<0.05);假手术组MPO活性无明显改变。各组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肾组织MPO活性变化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兔肾I/R 24 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且组织末端血管最先出现改变;兔肾I/R 24 h内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肾组织MPO活性变化呈正相关。CDFI是评价兔肾I/R 24 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特点。方法 应用Acuson 128XP/10超声仪检测83例DN患者及正常对照组72例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参数。结果 I组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及Ⅲ组的各级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平均血流速度(Vm)与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Ⅱ-Ⅲ组肾血流量(Q)与正常组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肾移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排斥反应。探讨无创伤性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评估肾移植效果及移植肾功能提供客观的辅助性数据。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57例,其中经穿刺活检证实或最后临床诊断为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者22例,未发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移植肾功能正常者35例,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Philips 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对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排斥反应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前后移植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肾内血管树分布、血流灌注以及各级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与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2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急性排斥反应组2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组35例。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体积明显大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肾实质增厚,皮髓质界限模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脏厚径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肾实质回声减低,皮髓质交界变清。②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无创性技术,对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追踪观察可为临床上评估肾移植效果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多囊肾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肾患者肾脏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二维超声显像和CDE技术对 76例多囊肾患者和 45例健康成人的肾脏进行检查 ,对比分析其肾脏体积、皮质厚度、主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肾内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多囊肾肾功能正常期 :肾体积不大或略大 ,皮质厚度正常 ,CDE显示肾内血流丰富 ,主肾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多囊肾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体积增大 ,皮质减薄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CDE显示肾内血流仍较丰富 ,主肾动脉血流速度、RI、PI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多囊肾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体积增大 ,皮质变薄 ,肾内血流减少 ,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减低 ,舒张期较明显 ,RI、PI增高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多囊肾肾衰竭 (尿毒症 )期 :肾体积明显增大 ,皮质菲薄 ,CDE显示肾内血流进一步减少 ,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在收缩期、舒张期均降低 ,RI、PI增高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多囊肾各期之间比较 ,大多数参数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0 .0 0 5或 0 .0 1)。结论 多囊肾患者的CDE表现反映了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 ,对其诊断、分期、治疗监测等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性。方法: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应用CDFI检测各级兔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兔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平均光密度(OD)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S组比较,I/R2h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I/R8h、24h组分别出现SRA、IRA的RI增大和MRA、SRA、IRA的Vmax、PI、RI增大(P<0.05)。I/R8h,24h组TNF-α的OD高于S组(P<0.05)。I/R各组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兔肾组织TNF-α的OD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CDFI是一种无创、及时的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移植肾排异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肾动脉血流参数在移植肾排异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110例移植肾患者进行200次检测,观察肾脏大小、实质厚度、二维图像、肾内血流灌注及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组对比.结果无排异组肾大小与正常人组无差异(P>0.05),二维图像与正常人肾相似,CDE肾内各级血管显示,血流灌注佳,呈一完整的血管树,肾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人组接近(P>0.05).急性排异组肾明显增大,实质增厚,锥体扩张,CDE肾实质边缘血管减少,肾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无下降,而舒张期明显下降,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与正常人组比较相差显著(P<0.001).慢性排异组肾增大不明显,实质稍厚,回声增多,CDE肾内血流灌注不理想,肾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舒张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与正常人组对照相差显著(P<0.001),无论急性、慢性排异反应,只要及时诊断,及时处理,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肾功能结果改善,CDE肾内血流灌注增加,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降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移植肾排异反应及分型的鉴别,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肾功尚无改变肝硬化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的超声研究,探讨超声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肾功尚无改变的肝硬化Child分级A、B、C级三组患者的各级肾动脉,包括肾动脉主干(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和弓形动脉(ARA)的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及主肾动脉血流量(V),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Child A级组与对照组之间各级肾动脉的血流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Child B级组肾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增加(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各级肾动脉的RI均增加(P〈0.001),且主肾动脉血流量(V)减少。结论肝硬化患者在肾功尚无改变时,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已发生变化,其程度与肝硬化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 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高于术前(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肾叶间动脉的血流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及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MPCNL对肾脏损伤小,能改善患肾的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监测MPCNL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