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了近十年来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主要从调节血脂紊乱、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流变等方面入手,阐明了中药在抗AS方面研究的深度及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大量研究证明,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 glucoside,TSG)是从中国传统中医药何首乌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主要药物活性成分,其主要通过抑制内皮功能障碍、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脂代谢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增生及迁移等过程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重塑及斑块形成,从而起到防治AS的作用.不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是AS疾病的始发因素,且在AS疾病普遍存在,因此,TSG抗AS保护内皮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TSG抑制VED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简介:彭鹏(1985-),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血管外科工作;E-mail:302083680@qq.com.  相似文献   

3.
谢彬  袁星  徐希科  柳润辉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4):295-298,304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居高不下,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AS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失衡等因素有关。传统中草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在防治AS中取得良好疗效,对中药复方抗AS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多。通过检索近5年的中药复方研究文献,综述中药复方抗AS作用机制,为抗AS中药复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积雪草苷(AS)为积雪草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证实AS有神经保护、抗肿瘤、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支架再狭窄、保护肺脏等多方面作用。本文对AS的药理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1神经保护作用1.1抗帕金森病(PD):在经典MPTP造模PD动  相似文献   

5.
黄春艳  李荣亨 《中国药房》2015,(10):1400-1402
目的:对比几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的抗炎、调脂及稳定斑块作用,为ARB在抗AS方面的临床多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动脉粥样硬化""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Irbesartan""Losartan""Telmisartan""Valsartan""Atheroscler-osis"等为关键词,采用单独或组合的方式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与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各种ARB对AS的抗炎、调脂、稳定斑块作用。结果:共查询到相关文献62篇,其中有效文献24篇。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及缬沙坦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AS作用。虽然在不同研究中厄贝沙坦所显示出的降低血脂水平功能有所差异,但是其在抗炎和稳定斑块方面作用明显;氯沙坦的抗AS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斑块方面,目前尚未发现其具有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替米沙坦有显著的降低血脂水平作用,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其稳定斑块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明显,且在稳定斑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论:通过归纳总结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缬沙坦抗AS的特点,可进一步认识其在抗AS过程中的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内流,而有益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高血压。近年来,对钙拮抗剂的研究增多,本文就药代动力学、抗高血压、抗心绞痛、抗心衰及副作用等方面,对新一代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进行讨论。1 药效及药代动力学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衍生物,通过抑制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慢通道的钙离子内流,而明显地舒张外周冠状血管床。Murdoch等[1]在实验中证明:氨氯地平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亦扩张冠状动脉,对窦房结或房室结无明显影响,亦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增加肾血流量,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6~12h,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活化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应答,既可能导致持久性的动脉炎症反应而促进AS,也可能抑制动脉炎症反应和AS。通过免疫调节,选择性抑制促AS的免疫应答或促进抗AS的免疫应答,可能对AS产生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其发生、发展与氧化损伤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氧化损伤、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关抗氧化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试验研究显示,黄酮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就麦胚黄酮(flavonoids of wheatgem)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和E2对体外内皮细胞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术娟  邱近明 《天津医药》1999,27(2):103-104
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S)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对LDL的修饰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利用体外培养的免主动脉内皮细胞与LDL共同孵育,以探讨内皮细胞对LDL的氧化作用。有研究表明,大剂量前列腺素EZ(PGE2)(2~20mg/L)抑制AS,小剂量则促进AS[1];亦见有PGE1抗AS作用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拟从抗LDL氧化修饰的角度探讨二者的抗AS机理。 材料与方法 1.家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 健康幼龄雌性白色家兔,体重 1.2kg,气栓处死。迅速于无菌条件下取出主动脉,洗净血迹,去除外膜及结缔组织。纵行剪开管壁,将…  相似文献   

10.
<正>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发病机制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AS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高于健康人;AS病变部位LPO的含量也高于正常部位。并且认为LPO是AS的始动因子。在许多临床和实验治疗研究中亦发现,使用抗氧化药物和过氧化自由基清除剂,而不用降脂药物,同样可以抑制AS的产生和发展。所以LPO作为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作为抗AS治疗和药物研究中的方向。一、LPO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在AS形成过程中,血液中的LPO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并且在AS斑块区内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03) 联合热疗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经AS203注射液联合热疗处理EC-1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AS203单药或单用热疗相比, AS203与热疗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抑制EC-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并使细胞S期和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 G2 /M 期明显升高。结论:AS203联合热疗具有协同抗食管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联合应用后增强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特异性治疗与细胞周期调控剂联合增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14):1999-2002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继发症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胶原代谢与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中医药论治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既往中医药治疗多从补益肝脾肾、活血化痰通络、清热解毒等角度对AS进行干预,并多从降脂、抗炎症反应、抗氧化等角度进行作用机制研究,但对AS斑块稳定性的研究与认识不足,有关调节胶原代谢影响AS斑块稳定性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作为影响AS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胶原代谢的平衡可能为中医药防治AS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茶多酚有抗氧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1-2]。本实验通过对茶多酚的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进行研究,阐明其抗AS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浆LDL,观察番茄红素对铜离子诱导的LDL氧化的影响;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家兔高脂血症模型,观察番茄红素对LDL氧化易感性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番茄红素能明显抑制铜离子诱导的LDL氧化,降低高脂血症家兔LDL氧化易感性和血清Ox-LDL水平。结论番茄红素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LDL氧化修饰,这可能是其抗AS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氯地平抑制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4只C57BL/6J小鼠,将黑色素瘤髙转移细胞株B16接种在小鼠腹股沟皮下(2×106个/只)。将接种后的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氨氯地平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小鼠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氨氯地平治疗,分别为1 mg/kg(低剂量组)、3 mg/kg(中剂量组)和10 mg/kg(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身体情况;观察各组小鼠肿瘤肺转移情况,计算肺转移的结节及肿瘤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8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氨氯地平对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的自发性肺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8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且随氨氯地平剂量的增加而减弱;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8的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L-8的mRNA的表达随氨氯地平剂量的增加而减弱。结论:氨氯地平对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有一定的抑瘤和抑制肺转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影响IL-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降血压抗心绞痛新药—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系二氢吡啶的一种衍生物.是最近美国FDA推荐的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之一。1药效和药动学氨氯地平和其他钙通道阻滞剂作用类似、主要抑制钙从慢通道流入心脏和血管组织。对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有显著的扩张作用,可减少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MP 20 mg/kg和40 mg/kg组.用维生素D3和高脂饲料喂养,诱导AS的形成,4周后,腹腔注射TMP,第8周后检测大鼠主动脉AS形成情况,计算斑块面积占血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主动脉弓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MP 2个剂量组AS斑块面积占血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主动脉弓TLR4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TMP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抑制动脉壁TLR4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红花酸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18-120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体内外抗氧化作用,以探讨其抗AS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产生O2-,观察西红花酸对O2-的清除作用;分离LDL,观察西红花酸对铜离子诱导的LDL氧化的影响;大鼠灌胃给予西红花酸,观察其对血清TAC及SOD、GPX等抗氧化酶活性、血清氧化易感性的影响。结果西红花酸能有效清除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产生的O2-,抑制铜离子诱导的LDL氧化修饰。西红花酸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SOD、GPX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结论西红花酸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能明显提高血清及LDL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其抑制AS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通过各种研究越来越得到认可.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作为一种主要的抗炎症因子,不仅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抗炎功能,它还具有抗动脉硬化及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为今后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我们将介绍IL-10的生物学作用,对AS的保护机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扇贝裙边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扇贝裙边提取物(ESS)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并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ESS对血脂水平、组织中脂质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2.采用20%胎牛血清(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所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模型,通过细胞计数、结晶紫染色及MTT比色法研究ESS抑制VSMCs增殖作用,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观察ESS对增殖VSMC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ESS组动物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程度明显减轻(P<0.05、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2.ESS各剂量组VSMCs数目及吸光度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并能逆转VSMCs增殖时PCNA、PDGF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 ESS具有明显调血脂、抗AS作用,并能显著抑制VSMCs增殖。提示ESS的抗AS作用可能与其调血脂、抑制VSMCs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