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异种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骨缺损一直是矫形外科的一大难题。自体骨是公认的理想植骨材料 ,但患者要遭二次手术的痛苦 ,且其数量有限。异体骨的来源受限 ,并有传染疾病的危险。异种骨来源广 ,价格低 ,可避免使用异体骨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但移植后发生的剧烈免疫排斥阻碍了异种骨移植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对异种骨处理方法、骨诱导成骨物质研究的深入 ,诞生了复合异种骨。本文就目前异种骨材料与骨诱导成骨物质复合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异种骨材料的概述1.1 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刘玮[1] 等首次发现皮质骨抗原性主要位于骨细胞和哈佛氏管内皮上 ,而骨基质在…  相似文献   

2.
异种骨复合异种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肿瘤性骨缺损修复的应用侯树勋,吴闻文,姚长海,杨连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是一种自骨组织中提取的酸性多肽氨基酸复合物,具有诱导未分化问质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煅烧异种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牛松质骨,采用脱蛋白、高温煅烧方法制备煅烧异种骨。将煅烧异种骨材料浸提液与L929细胞体外共同培养,于第2、4、7天评价其细胞毒性。L929细胞接种至煅烧异种骨,培养4 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贴附及增殖情况,评价其细胞相容性。于1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胫骨钻孔,左侧孔内植入煅烧异种骨(实验组),右侧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对照组);术后4、26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评价煅烧异种骨生物相容性。结果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煅烧异种骨浸提液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相容性实验显示,L929细胞在煅烧异种骨表面贴附良好,并向孔隙内部生长。体内植入实验显示4周时两组均有轻度或中度炎性反应,可见新骨形成;26周时两组均无炎性反应且有不同程度新骨形成。结论煅烧异种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临床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开放性骨折骨缺损一期植骨的新途径。材料和方法:以重组合异种骨为载体,采用庆大霉素溶液浸泡和庆大霉素———明胶包裹2种方法制成复合植骨材料,以小鼠肌袋法分别观察此复合植骨材料的成骨活性和体内药物释放特性。结果:2种复合材料的成骨活性均与单纯重组合异种骨无明显差别(P>005),均较单纯牛松质骨载体成骨活性好(P<001)。2种复合材料均于3d内骨粒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庆大霉素浓度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12h时在软组织中分别产生1656μg/ml和3045μg/ml的高浓度。结论: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有较好成骨活性和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用自体红骨髓浸渍移植骨有助于移植骨的成骨作用。实验说明经过制备的异种骨可能是骨髓细胞成骨的一种良好介质。作者报告了异种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体(Composite Xenograft-Autografts,以下简称 CXA)移植在临床的首次应用。最合适的异种骨是 Kielbone 加上从自体髂骨穿刺吸取的红骨髓,浸渍后进行移植。Kielbone 是商品名称,系从刚杀死的小牛取得的部分去蛋白的骨。小牛骨用水洗净,以过氧化氢处理,使有机质氧化变软,然后再以脂肪溶剂处理,丙酮干  相似文献   

6.
李保亮  刘雷  赵文博  栾富均  李沁 《中国骨伤》2015,28(12):1166-1170
异种骨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方法较为简单等优势,利用其修复骨缺损当前研究热点。单纯异种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过程较长,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困扰为置入体内后的成骨和血管化。将细胞及细胞因子与异种骨材料组成重组异种骨,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血管化可加速其与体内骨融合,具有达到自体骨修复骨缺损临床效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重组合异种骨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合异种骨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穆希胜1杜鸿章1闫乔生1重组合异种骨是骨形成蛋白(BMP)与去除抗原特性后的异种松质骨的复合物,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既有BMP的高度诱导成骨作用,又有松质骨的支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对13例椎体滑脱、椎弓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猪骨修复胸壁缺损的动物实验,修复后的骨性胸壁基本上保持了原胸廓形状。组织学检查见骨细胞消失,骨小梁间纤维组织生长,有炎细胞浸润。认为它不仅能起到它种修复材料的作用,而且无排斥现象。  相似文献   

9.
异种骨与成骨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异种骨与成骨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培养,于1、3、5、7 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吸光度值,以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试验,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迁移情况,计算穿膜成骨细胞数量,检测成骨细胞的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以评价异种骨浸提液对成骨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和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采用MTT检测增殖结果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成骨细胞在Transwell中穿膜细胞数为(13.40±2.51)个/视野,对照组为(8.00±1.87)个/视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数量多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异种骨浸提液对细胞周期无影响。[结论]异种骨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组合异种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06,自引:2,他引:104  
胡蕴玉  陆裕朴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12):709-713,T087
本文作者以牛BMP与同源松质骨组合研制成重组合异种骨。将36只新西兰家兔桡骨制成15mm的骨缺损。A组左侧植入重组合异种骨80mg,左侧植入单纯松质骨。B组左侧植入重组合异种骨和自体红骨髓左侧植入生物陶瓷颗粒。术后16周内,经放射学、组织学、四环素荧光双标记及免疫光检测。结果提示重组合异种骨的良好的填充修复骨缺损能力。临床应用38例,其中随防6个月以上者30例。除1例外,其余29例均获得满意的骨愈  相似文献   

11.
重组合异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多肽生长因子在骨与软骨损伤和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我们应用含BMP的重组合异种骨蛋白(RBX)治疗兔股骨头缺血坏死,观察其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将牛骨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的煅烧异种骨材料(以下简称煅烧异种骨)用于犬拔牙窝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取健康1.5~2岁龄比格犬6只,拔除双侧下颌第2、4前磨牙以及上颌第2前磨牙,左侧拔牙窝植入煅烧异种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商品名:骼瑞)作为对照组。术后1、6个月行伤口及植骨材料大体观察后,分别过量麻醉处死3只实验动物,分离上下颌骨后行锥形束CT检查,测量植骨部位与相邻参照区(邻近的第3前磨牙两个牙根中间的骨区)的平均灰度值,计算植骨处与参照区的灰度比;常规行HE染色观察两组植入材料吸收情况和新骨形成情况,评价材料成骨效果。结果大体观察示,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创口均基本愈合,植骨材料无裸露;术后1、6个月创口均愈合良好,无肿胀。锥形束CT检查示,术后1个月,两组植骨区均可见植骨材料残留;术后6个月,两组植骨区未见明显植骨材料残留,植骨区牙槽嵴高度均未见明显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窝内骨量无明显差异。术后1、6个月实验组植骨处与对应参照区的灰度比分别为0.97±0.14、0.93±0.06,对照组分别为0.99±0.16、0.94±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33;t=-0.770,P=0.466)。HE染色示,术后1个月,两组植骨部位均可见大量植骨材料未降解,植骨材料周围可见新生骨组织;术后6个月,两组植骨材料基本完全降解,均可见大量成骨。结论煅烧异种骨材料能够保持牙槽骨密度,并有良好的成骨效果,能够用于牙槽嵴位点保存。  相似文献   

13.
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抗生素与骨移植结合,以改进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 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不同时间内测定植入不同含量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G-RBX)后小鼠肌袋内庆大霉素浓度,并在污染的兔桡骨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抗感染与骨修复功能. 结果明胶包裹4 mg庆大霉素的G-RBX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功能,在植入部位周围软组织中维持有效浓度可达17天,提高明胶浓度能进一步延缓药物释放度;G-RBX植入3×107 CFU金葡菌污染的兔桡骨干1.5cm骨缺损模型可有效抑制感染,16周后获得完全骨连接. 结论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是一种既有抗感染能力又有较高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制既有抗感染能力又有较高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移植材料。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GRBX)在小鼠肌袋内药物释放度,并在污染的兔桡骨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抗感染与骨修复功能。结果明胶包裹4mg庆大霉素的GRBX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功能,在植入部位周围软组织中维持有效浓度可达17天,提高明胶浓度能进一步延缓药物释放度。GRBX植入3×107CFU金葡菌污染的兔桡骨干1.5cm骨缺损模型可有效抑制感染,16周后获得完全骨连接。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与骨移植相结合有可能改进开放性骨损伤及感染后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块形重组合异种骨修复犬桡骨骨缺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卓荆  王茜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6):363-366,I003
为使异种骨种移植应用于骨干节段性骨缺损治疗。作者将经去抗原处理的牛松质骨骨块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形成块形重组合异种骨,通过犬桡骨干中上段20mm,骨-骨膜缺损修复模型,综合评价MRBX修复大型动物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6只成年犬左侧桡骨节段性骨骨膜缺损处理MRBX,右侧不做修复,为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取出后,骨诱导活性材料填充钉道和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取出原内固定物,用骨诱导活性材料填充钉道106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7月~6年,平均4.3年.钉道临床愈合时间3~11月,平均6.8月.结论:股骨颈骨折经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后,钉道孔内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防止纤维组织长入,有利于提高股骨颈部及头部的生物力学性能,便于患者早期全负荷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头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制备重组合异种骨的基础上,加入塑型剂,探索其合适的成分比例,研究小牛脱钙骨泥的制备方法。[方法]分别制备小牛松质骨的完全脱钙颗粒和生化方法提取纯化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通过真空冻干机将松质骨和BMP充分复合后冻干,制成重组合异种骨(RBX)骨粉,按一定比例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塑形剂无菌分装,使用时加适量生理盐水或自体血液即制备成骨泥。电镜下观察其孔径、BMP复合情况,大体观察其塑形性。[结果]制备的小牛脱钙骨泥极易塑形,塑形后不易松散,并且具有一定的弯曲强度,一侧应力后材料不会出现裂隙。骨泥复合材料经电镜观察,载体孔隙较多,孔径多在100μm以上,BMP与载体复合良好。[结论]复合BMP小牛脱钙骨泥物理性状稳定,可塑性强,使用方便。骨泥材料经电镜扫描有良好的孔隙结构,BMP与载体复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重组合异种骨植骨修复骨囊肿所致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1年10月~2003年9月,笔者共收治28例骨囊肿患者,均采用病灶刮除,瘤腔灭活和重组合异种骨植骨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将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经综合化学处理的新生小羊骨松质(CB)结合,制备成新型复合异种骨.将其移植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复合异种骨移植后,术后各时期移植区成骨活跃,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呈强阳性染色;而单纯松质骨组移植区新骨形成少,染色浅淡,从而证实,rhBMP—2对复合异种骨内新骨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新型复合异种骨是一种较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重组合异体骨的渗出反应,尤其在软组织条件差的病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自2004年1月采用术中地塞米松、自体血浸泡,术后常规应用地塞米松、甘露醇静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