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长托宁与东莨菪碱在全身热化疗术中对全身热疗的升温时间影响及热疗过程中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病人.共做30次高温麻醉,分为长托宁组(A组)及东莨菪碱组(B组),前15次术中适时适量地给予长托宁,后15次适时适量的给予东莨菪碱。在全身麻醉方式不变和热疗仪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比较从基础体温上升到41℃时所需时间长短的变化以及在升温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变化。结果A组从基础体温上升到41℃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在升温、恒温过程中心率变化小于B组。在高温过程中,患者心率超过120次/分钟时,适时适量地给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结论在高温麻醉下通过全身热疗术中适时适量地给予长托宁可更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在此过程中更有利于控制心率及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麻醉前用药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心率、分泌物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肺叶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长托宁组(C组)和东莨菪碱组(S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肌注长托宁0.5mg和东莨菪碱0.3mg。于给药后不同时点记录各组心率的变化情况;术前、术后取血测定血浆TNF-α、TXB2;并收集分泌物测定体积。结果C组患者给药后心率无明显变化,而S组给药后心率显著增快;术后S组和C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C组血浆TNF-α、TXB2水平显著低于S组;C组手术分泌物显著低于S组。结论长托宁作为肺叶切除术麻醉前用药,能够稳定心率,减少分泌物,并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与东莨菪碱对心率、血压、唾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出术前访视中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全麻下行胸科、头颈肿瘤等大中型手术,术前检查ECG异常。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入室肌肉注射长托宁1.0mg或东莨菪碱0.3mg,观察对心率、血压和口腔唾液分泌的影响。结果长托宁与东莨菪碱比较,前者具有明显的心率稳定作用,气管插管后,长托宁的心率稳定作用与东莨菪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组血压在术中略低于东莨菪碱组,与基础值相比有差异,但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对腺体分泌抑制作用,长托宁作用时间明显长于东莨菪碱,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对心率、血压、循环稳定性好,抑制腺体作用时间长;对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退等患者,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效果确实、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托宁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无其他合并症的需人流对象400例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各200例,观测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长托宁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及苏醒时的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起效、苏醒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均在95%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芬太尼或长托宁复合丙泊酚均可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长托宁应用于无痛人流降低了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受术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东莨菪碱术前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对产妇心率、血压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探讨长托宁术前用于重度子痫前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6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东莨菪碱组(B组),各30例,分别肌注0.5mg长托宁和0.3mg东莨菪碱,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20、30min的心率、血压及口干程度(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组HR、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B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HR都加快(P<0.05),给药后30minSBP升高(P<0.05)。A组给药后各时间点HR都低于B组(P<0.05)。2组产妇给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都高于基础值(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能有效抑制腺体分泌,维持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与芬太尼-丙泊酚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检术的妇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行腰麻,B组行芬太尼-丙泊酚全身麻醉,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血压,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A组患者在腰麻后都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手术时间超过50min后有8例发生身体扭动,SpO2正常。B组有8例SpO2<90%,有13例HR<60次/min。两组患者在插入宫腔镜时及手术操作中均安静。结论宫腔镜检术中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但只要术中加强监测,对血压下降、HR减慢、暂时呼吸抑制等适时给予处理,都可以为宫腔镜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与芬太尼一丙泊酚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官腔镜检术的妇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行腰麻,B组行芬太尼一丙泊酚全身麻醉,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血压,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A组患者在腰麻后都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手术时间超过50min后有8例发生身体扭动,SpO2正常。B组有8例SpO2〈90%,有13例HR〈60次/min。两组患者在插入宫腔镜时及手术操作中均安静。结论宫腔镜检术中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但只要术中加强监测,对血压下降、HR减慢、暂时呼吸抑制等适时给予处理,都可以为宫腔镜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晚期肿瘤患者全身热疗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6例(ASA Ⅰ~Ⅱ级)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BIS监测)、对照组(常规监测);术中监测心率(HR)、血压(Bp)、围术期血糖变化、术毕意识恢复时间等,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与热疗全过程为(410±43)min,升温期(223±32)min、恒温期60 min、降温期(72±17)min;升温期和恒温期HR增快,对照组50%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压,血压下降幅度>基础值的30%,体温达41℃后,所有患者均用多巴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仅有2例发生低血压.结论 围术期BIS值维持在55~60,热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糖浓度的变化是稳定的,意识恢复快,麻醉并发症少,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说明BIS用于全身热疗麻醉中的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组,n=20)和东莨菪碱组(Ⅱ组,n=20),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长托宁(0.5 mg)或东莨菪碱(0.4 mg),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腹腔充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12~13 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于给药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 min、气腹后10 min和20 min测定HRV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总功率(TP)均在气管插管后明显下降,气腹后低频标准化值(LFNU)和LF/HF均上升.但气腹后Ⅰ组LF及LF/HF.上升程度明显小于Ⅱ组.结论 长托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在于对HR的影响小,更主要的是维持HRV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托宁、阿托品术前用药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和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ASA1—2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未用术前用药组、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入室后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ml、长托宁0.01mg/kg、阿托品0.01mg/kg,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气道分泌物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术前用药阿托品组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升高(P〈0.05);生理盐水组与长托宁组血压、心率改变不明显,生理盐水组和长托宁组间无显著差异。长托宁组抑制老年患者气道分泌物情况明显优于阿托品组(P〈0.05),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均好于生理盐水组。3组病人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的术前用药是必要的,和阿托品比较,长托宁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1.
生铧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50-185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患者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组(B组),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病人的谵妄、躁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点A组优于B组(P<0.05),清醒时间基本相同(P>0.05),术后躁动、谵妄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妇科腹腔手术中使血压稳定、心率减慢、苏醒及时、躁动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作为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麻醉前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率(HR)大于90次/min,ASA分级Ⅰ~Ⅱ级的行中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的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D组)40例和长托宁组(c组)40例,于入手术室前30min分别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和长托宁1.0mg,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0min(T1)及30min(T2)、麻醉诱导后(L)、气管插管后5min(T4)、切皮(T5)、术中探查(切除脏器时)(T6)及手术结束时(T1)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的变化。结果C组HR在T2[(101±16)次/min]和B[(99±12)次/min]均明显低于R[(110±19)次/min](P〈0.05),D组HR在T1[(116±19)次/min]、T2[(119±18)次/min]、B[(120±10)次/min]及T4[(122±11)次/min]均明显高于Tn[(109±17)次/min](P〈0.05);且D组HR在T2、T3和T4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长托宁可用于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晚期肿瘤患者全身热疗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6例(ASAⅠ~Ⅱ级)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BIS监测)、对照组(常规监测);术中监测心率(HR)、血压(Bp)、围术期血糖变化、术毕意识恢复时间等,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与热疗全过程为(410±43)min,升温期(223±32)min、恒温期60min、降温期(72±17)min;升温期和恒温期HR增快,对照组50%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压,血压下降幅度〉基础值的30%,体温达41℃后,所有患者均用多巴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仅有2例发生低血压。结论围术期BIS值维持在55—60,热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糖浓度的变化是稳定的,意识恢复快,麻醉并发症少,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说明BIS用于全身热疗麻醉中的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作为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麻醉前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率(HR)大于90次/min,ASA分级Ⅰ~Ⅱ级的行中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的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D组)40例和长托宁组(C组)40例,于入手术室前30min分别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 mg和长托宁1.0 mg,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0 min(T1)及30 min(T2)、麻醉诱导后(T3)、气管插管后5 min(T4)、切皮(T5)、术中探查(切除脏器时)(T6)及手术结束时(T7)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的变化.结果 C组HR在T2[(101±16)次/min]和T5[(99±12)次/min]均明显低于T0[(110±19)次/min](P<0.05),D组HR在T1[(116±19)次/min]、T2[(119±18)次/min]、T3[(120±10)次/min]及T4[(122±11)次/min]均明显高于T0[(109±17)次/min](P<0.05);且D组HR在T2、T3和T4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长托宁可用于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I组,n=20)和东莨菪碱组(Ⅱ组,n=20),人手术室后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或东莨菪碱(0.4mg),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腹腔充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12~13mmHg(1mlnHg=0.133kPa)。分别于给药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min、气腹后10min和20min测定HRV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总功率(TP)均在气管插管后明显下降,气腹后低频标准化值(LFNU)和LF/HF均上升。但气腹后I组LF及LF/HF上升程度明显小于Ⅱ组。结论长托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在于对HR的影响小,更主要的是维持HRV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阿托品化时相关指标变化,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价。方法80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A组)及阿托品对照组(B组),以“口干、皮肤干燥、心率不低于60次/min”作为阿托品化简易指标,观察此时其他相关指标如心率、瞳孔、体温、面红、烦躁、肠鸣音、尿潴留情况。结果A组心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体温低于B组,面红、烦躁发生率虽然低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分别有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治愈率均为97.5%。结论以“口干、皮肤干燥、心率不低于60次/min”作为应用长托宁时阿托品化指标,简单、实用、可靠;其他相关指标如心率、瞳孔等受长托宁的影响较阿托品小,对判断其阿托品化意义不大,长托宁对平滑肌的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阿托品化时相关指标变化,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价。方法80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A组)及阿托品对照组(B组),以“口干、皮肤干燥、心率不低于60次/min”作为阿托品化简易指标,观察此时其他相关指标如心率、瞳孔、体温、面红、烦躁、肠鸣音、尿潴留情况。结果A组心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体温低于B组,面红、烦躁发生率虽然低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分别有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治愈率均为97.5%。结论以“口干、皮肤干燥、心率不低于60次/min”作为应用长托宁时阿托品化指标,简单、实用、可靠;其他相关指标如心率、瞳孔等受长托宁的影响较阿托品小,对判断其阿托品化意义不大,长托宁对平滑肌的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欲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给予B组患者右美托咪啶静脉滴注,给予A组患者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气管插管前、拔管前及拔管后3个时间点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气管插管前,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及拔管后,B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A组患者,心率均慢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高于B组患者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稳定,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胃镜检查中丙泊酚注射痛及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4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80例。A组给予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利多卡因+丙泊酚麻醉,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的注射痛发生率、丙泊酚用量、呼吸频率、心率、SpO2以及苏醒时间。结果A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C组丙泊酚注射后的心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胃镜检查能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减少丙泊酚用量,并发症少且用药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本院90例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手术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水组30例,三组分别以长托宁,阿托品,生理盐水作为麻醉前用药。比较三组患者在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以及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压变化均平稳,长托宁组患者心率变化较阿托品组平稳,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患者唾液分泌量明显少于阿托品及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患者在给药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在应用于老年ERCP术前麻醉时,对老年患者的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抗胆碱作用时比阿托品效果更持续,并能够有效的控制围术期间呼吸道分泌物,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