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小肠憩室以美克耳氏憩室多见,其他肠段多见于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假性憩室,多为单发,多发性空肠憩室炎并剧烈腹痛和出血病例极为少见。临床表现不易与其他急腹症鉴别,多为手术探查时确诊。本文就收治的一例多发性空肠憩室炎非手术确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假性肠梗阻(IPO)为一组具有梗阻症状和体征而无机械性肠道阻塞证据的临床综合征[1].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机械性肠梗阻十分相似,容易误诊误治,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有效地治疗是关键,延误诊断,可引起肠坏死或穿孔,严重者造成死亡.我院于2008年11月~2010年8月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腹部手术后假性肠梗阻21例,治疗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痉挛性肠梗阻是假性肠梗阻的一型。所谓假性肠梗阻是指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但找不出梗阻肠道的器质性狭窄改变,例如肿瘤或肠扭转等均不存在.假性肠梗阻首先由 Ogilvie 于1948年描述,故又称 Ogilvie's 综合征。按起病急缓分类,假性肠梗阻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中包括麻痹性及痉挛性肠梗阻;慢性型多指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简弥 CIIP)。按梗阻部位分类,假性肠梗阻可分为小肠型与结肠型。假性肠梗阻又被称为动力性肠梗阻或功能性肠梗阻。本文仅对痉挛性肠梗阻(Spastic-ildes)做一简要介绍.发生率痉挛性肠梗阻少见,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一型,约占各种肠梗阻总数的0.2%.多发生在50岁以  相似文献   

4.
陈小敏  李嘉根 《浙江医学》1999,21(7):435-436
肠石引起肠梗阻较为少见,而手术后再发更为少见。我们于1981~1996年共遇到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1~76岁,平均48.4岁。本组患者原来均有肠石性肠梗阻病史并经手术取石解除肠梗阻。首次发病时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和完全性肠梗阻各4例,至手术时,有2例不全性肠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首次手术所见:肠石梗阻部位在回肠上段5例,其中由憩室引起2例,粘连狭窄引起3例;肠石梗阻部位在回肠  相似文献   

5.
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表现,评价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肠多发性憩室12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10例,2例合并回肠多发性憩室。结肠多发性憩室6例,1例并发回肠多发性憩室及结肠癌。结论 空肠多发性憩室多并发于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近-中段是好发部位。结肠多发性憩室多见于右半结肠,可有结肠变形。未见独立发生的回肠多发性憩室。钡餐造影能够确诊,小肠灌钡及钡灌肛可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尽管空肠憩室较为罕见,并且通常没有症状,但空肠憩室有可能导致慢性症状和急性并发症。诊断常因为空肠憩室的罕见而被延误,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发病和死亡。本研究目的是引起对空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重视。对本科室过去4年收治的发生小肠憩室并发症的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所有患者的憩室均定位在空肠。7例患者发生了急性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发生腹腔脓肿,2例患者出现穿孔并伴有弥漫性腹膜炎,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伴出血。1例患者因空肠憩室的慢性症状入院。7例因急症而行剖腹探查的患者,在手术前均没有被诊断为空肠憩室病。经过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治特点.方法对19例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的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19例病例的临床初步诊断并不完全一致,其中9例为完全性梗阻、4例为不完全性梗阻,6例为急性阑尾炎.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探查并最终证实为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全部病例中2例行憩室单纯切除,15例行回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回肠及升结肠部分切除术,全部治愈.结论 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是术前确诊较困难的外科急症,病情进展迅速且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凡无明确诱因的急性肠梗阻均应考虑到本病,并应积极剖腹探查;而免造成严重后果,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应常规探查末端回肠至少150-200cm,确定有无遗漏美克尔憩室.  相似文献   

8.
假性肠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正新 《中国医刊》2003,38(10):24-26
假性肠梗阻是一种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肠腔内或腔外的机械性肠梗阻证据存在的综合征。临床上病人可有肠梗阻症状的反复出现 ,却找不出引起梗阻的机械性原因 ,甚至有些还因此接受了不止一次的手术探查 ,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胃肠动力研究的深入 ,目前认为假性肠梗阻是由严重的胃肠动力紊乱包括动力低下或动力失调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动力紊乱的类型与潜在的病因有关。1 假性肠梗阻的分类和病因按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 (复发性 )两类 ;按梗阻的部位分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按致病的原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  相似文献   

9.
美克尔憩室诱发肠梗阻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 《当代医学》2010,16(9):90-90
目的总结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确诱因的急性肠梗阻,其中13例为完全性梗阻、4例为不完全性梗阻。小肠部分切除术,全部治愈。结论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为外科急症病,并应积极剖腹探查。对17例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无明结果17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诊断并进行治疗,2例行憩室单纯切除,15例行进展迅速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凡无明确诱因的急性肠梗阻均应考虑到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并发症的回肠憩室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单发憩室和3例多发性憩室;并发急性小肠梗阻8例,憩室穿孔、出血各2例。结果1例行小肠钡餐检查确诊,11例急诊手术获得诊断。单纯憩室切除4例,含憩室肠段切除7例,1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死亡1例。结论回肠憩室并发症发生率高。肠梗阻、憩室穿孔、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该院近期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回顾Ogilvie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方法 该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共收治90余例肠梗阻病人,其中1例为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即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给予综合性治疗.结果 通过积极对症治疗,患者肠梗阻缓解.结论 具有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实际并不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该类肠梗阻称假性肠梗阻,包括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慢性假性结肠梗阻/假性小肠梗阻等.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又称为Ogilvie综合征.临床上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不多见.Ogilvie综合征易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死亡率较高,需仔细鉴别,综合分析,以尽早缓解梗阻.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大肠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大肠癌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 保守支持治疗10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8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由多种因素诱发,以保守支持治疗为主,尽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大肠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大肠癌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 保守支持治疗10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8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由多种因素诱发,以保守支持治疗为主,尽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大肠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大肠癌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 保守支持治疗10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8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由多种因素诱发,以保守支持治疗为主,尽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5.
后天性小肠憩室是属假性憩室,临床上较少见,尤以空肠多发性憩室感染并弥漫性腹膜炎更为少见。本院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5岁。因左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加剧12h,于1989年9月11日入院。既往上腹隐痛反复发作10年余。此次于12h前开始左上腹疼痛不适,并逐渐加剧、纳差,内服胃痛药无效。且  相似文献   

16.
美克尔憩室为胚胎期卵黄管残留所致 ,是一种较常见的小肠发育畸形 ,常可发生出血、炎症、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 1992 2 0 0 2年7月 ,我院收治小儿美克尔憩室 2 1例 ,均经手术证实。本文对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9例 ,女 2例 ;年龄 7个月 11岁。临床表现为肠梗阻 9例 ,血便 8例 ,腹痛 4例。肠梗阻患儿年龄在 3岁以内 ,梗阻原因 :憩室引起肠套叠 6例 ,憩室扭转或本身粘连造成肠梗阻 3例 ;8例血便者年龄在 5岁以内 ;临床表现为酷似急…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62~1982年20年间,共收治胃部分切除术后,大网膜坏死所致的梗阻性并发症12例。同期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胃术后各种机械性梗阻66例,大网膜坏死所致梗阻占18.2%。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3岁(32~62岁)。原疾病为十二指肠溃疡10例,吻合口溃疡1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原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10例,其中1例作十二指肠造瘘,半胃切除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除术2例。12例中,结肠后胃空肠吻合10例,结肠前吻合2例。一、临床表现:本组均在胃手术后早期出现梗阻症状,最短为术后5天,最长20天,平  相似文献   

18.
肠梗阻常见的病因为粘连、炎症、肿瘤等机械性梗阻或血管病变等。在某些患者中,肠梗阻是因某一肠段的动力丧失,小肠平滑肌不能正常地收缩而导致郁滞和梗阻,这被称为假性肠梗阻。1970年,Mal-donado将原因不明之假性肠梗阻称为特发性假性肠 梗阻。我们将收治的4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及X线资料 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6~54岁,均是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疑难病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获明确诊断,其中诊断为肠粘连6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2例,小肠系膜肿瘤1例,回肠良性肿瘤伴不全梗阻2例,空肠良性肿瘤伴肠套叠1例,回肠和乙状结肠脓肿合并内瘘1例,局限性肠炎伴肠穿孔或肠梗阻4例,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内疝2例,腹膜假黏液瘤1例,慢性阑尾炎合并右附件囊肿或盆腔炎4例,阑尾黏液囊肿并发急性感染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升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合并阑尾炎1例,结肠肝曲黏膜下层肿瘤伴出血1例,直肠癌Miles术后复发伴肠梗阻1例。32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均获得明确病因诊断,21例(65.6%)行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11例(34.4%)中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腹腔镜诊治技术在腹部疑难疾病的临床运用具有微创、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以同时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空肠憩室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成颂 《安徽医学》1997,18(5):37-38
<正>空肠憩室在小肠憩室中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自1985至1995年我科收治16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合并症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4岁,40岁以上13例。农民13例,干部2例,婴儿1例。术前确诊4例,急诊手术中诊断12例。多发性憩室11例,单发憩室5例,憩室最小0.5cmX0.5cm,最大6cmX 5cm,最多1例有9个憩室。16例中1例因急性肠梗阻经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