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129例烧伤患者,83例(64%)有神经精神症状。13例深度烧伤在10%以下,70例深度烧伤超过10%。有46名(约占50%)患者在烧伤病程中并发最严重的并发症—烧伤衰竭,这些病人在出院时和出院后几年内仍有神经精神症状。大部份病人在出院后有兴奋性增高的症状(52例,占63%),易激动又  相似文献   

2.
烧伤不但可以引起短暂的神经-精神障碍,而且常常迁延数年,有人甚至长期不愈.本文作者先后观察过129例及310例.这些病例中严重烧伤面在10%以下者13例,其余均在10%以上,最多的达40%.根据病人的主诉和检查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可分为功能性的和器质性的两型.在出院后最初几个月和恢复期出现的各类神经症,均属于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烧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烧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及枸杞多糖治疗组,在烧伤对照组和烧伤治疗组背部皮肤造成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模型,治疗组大鼠灌喂枸杞多糖.于5d后测定吞噬细胞功能及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 结果枸杞多糖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可以提高烧伤大鼠血清IgA的含量.结论 烧伤后给予枸杞多糖治疗能够改善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合并脑水肿患者的病因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40例烧伤休克合并脑水肿患者的病因,并且按烧伤程度、烧伤面积等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合并脑水肿的患者多数为头颈部烧伤,2组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纳洛酮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颈部烧伤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合并脑水肿,应用纳洛酮治疗烧伤合并脑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了一18岁男性电烧伤病例;患者因酒后抄小路回家跳越铁轨桥而触25,000伏电缆烧伤.检查其头颈、躯干烧伤面积为27%、达深Ⅱ度.后颈部烧伤最严重、其肌肉烧得形似焦碳,清创切痂;此时虽酒精中毒但神清.约12小时后,病人双下肢软弱无力,下肢触觉稍减弱.X线显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进一步X线诊断排除任何骨损伤、胸、腰椎照片也正常.三天后,患者因进行性瘫痪而转院,此时几乎整个双下肢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活跃,伸性蹠反射.经过烧伤焦痴的切除和植皮及有力的物理治疗,两个月后下肢运动明显恢复,能拄杖行走和在轮椅上活动,但仍有肌肉痉挛,8个月后基本痊愈,但遗留下运动神经元型肌痉挛,而使行走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烧伤病人血脂变化与烧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34例不同程度的烧伤病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将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烧伤病人血清TCH、 T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患者TG、TCH的下降可作为评估烧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2005-2009年,我科收治大面积(TBSA>30%)烧伤患者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56岁.临床综合治疗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和痊愈时间较以前分别提前10 d和14 d.创面基本愈合时间标准:未愈创面面积<3%时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严重烧伤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3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体质量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 30例严重烧伤患者加强了肠内、肠外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早期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保护创面,及时输液、补血,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5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应首先防止创面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和伤后皮肤护理,并加强康复期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运用rb-bFGF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43例,采用同体对照,试验创面面积为1%-2%,将每例患者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羊膜(治疗组),牛羊膜(对照组1),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2),三组均联合运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1(F=25.36,q=7.25,p<0.01)和对照组2(q=3.46,p<0.05)相比能明显缩短以深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而在治疗以浅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2(F=12.29,q=5.21, p<0.01)相比能明显缩短的创面愈合时间,而与对照组1相比没有明显差别(q=2.6,p>0.05)结论 有孔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运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烧伤合并脑水肿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烧伤合并脑水肿并不少见,但由于烧伤本身的症状或其它并发症将其掩盖,容易被忽视。本组病例收集了我科94年至98年的病例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1~7岁。男5例,女3例,烧伤面积9%-31%(0),平均住院天数20±5天,死亡2例,病死率25%。发生脑水肿的时间为3天之内(休克  相似文献   

12.
面部深度烧伤后,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容和畸形,病人心理上发生变化,可表现为不能接受现实,轻者情感脆弱、紧张焦虑,重者产生轻生、厌世、怨恨等症状.作者对面部深度烧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并对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80例烧伤合并神经损伤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感觉疼痛、感觉减退、过敏、麻木及乏力等各项感觉功能在第1、2、3周后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0%)较对照组(7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手术治疗烧伤合并神经损伤老年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感觉功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评价目前纳米人造皮肤及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在烧伤创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纳米人造皮肤及材料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纳米技术,人工材料,烧伤创面”。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目前,用于皮肤修复的纳米敷料主要有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纤维素、纳米银和几丁聚糖纳米微粒等。根据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原理,将各种皮肤敷料纳米化,可使敷料更好地黏附,能有效防止创面出血和感染,减少疼痛,加快创面修复。其中纳米银的临床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纳米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使用也在研究探索之中,并已取得一些成效。同时,纳米材料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安全性、稳定性、均匀性和生产率等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当前该方向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结论:纳米敷料种类多样,功效良好,不良事件少,是比较理想的烧伤创面用药类型,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纳米技术;人工材料;烧伤皮肤;创面修复;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23  相似文献   

15.
烧伤患者并发肺性脑病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烧伤患者有时临床上会出现神经精神表现,而神经精神症状又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工作者必须认真综合临床所有资料,作必要的客观检查,以真正弄清疾病的实质所在,本文总结11例烧伤患者并发COPD所致肺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烧伤可并发精神障碍。我国有关这方面文献较少,1963年于、施二氏(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报告烧伤后精神障碍20例,以后未见正式报道,我院烧伤病房收治烧伤患者283例,其中伴有精神障碍者53例,占18.73%,较于、施二氏报告29.4%为低。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病例周围神经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01—2016-10因"高压电烧伤"入我院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神经传导测试(NCSs),收集受伤侧及正常侧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42侧肢体)纳入研究,其中56.7%的患者从事电工维修职业,其余主要为意外触电所致。52.5%的患者正中神经至少出现一项参数异常;44.7%的患者出现尺神经的异常,未发现脱髓鞘的证据;12例患者行正常侧的NCSs检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患侧(P0.05);25例随访显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压电烧伤后主要造成患者的周围神经损害而非脱髓鞘病变。虽伤后NCSs检测结果正常,患者仍可能存在外周神经损害;对侧肢体的对照及后续的随访对于周围神经损害的确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预后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8例入院治疗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的老年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不同年龄层的老年患者烧伤后健康评分,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恢复能力与年龄密切相关,与51~60岁的老年患者相比,71~80岁和80岁以上的老年烧伤和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综合健康水平均明显较少,综合健康状况较差。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预后与性别无关,与烧伤面积、烧伤部位、呼吸道损伤、神经损伤、年龄等因素均有相关性。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的老年患者预后效果较差,临床上应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头颅深的电烧伤不仅损害头皮颅骨而且损害硬膜和脑组织.这会给颅骨修补术带来很大的困难.作者成功地治疗了二例严重的头颅电烧伤的患者.头皮、颅骨、硬膜均被破坏,面积达300-350厘米~2.本文介绍此手术过程并对若干环节进行讨论.手术分四个阶段:1.对全麻下切除坏死的皮办和骨膜.在颅骨上钻孔数处直达硬膜.2.八天之后,如果钻孔处无新鲜肉芽长出则将坏死颅骨全部咬除.其下可见坏死之硬膜.硬膜予  相似文献   

20.
NG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纹状体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NG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神经毒性的影响。初步探讨NGF对烧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测定烧伤大鼠纹状体组织NO和LDH含量;给予原代培养纹状体神经元不同浓度NCF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烧伤大鼠血清,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中NO含量,大鼠烧伤后,纹状体组织NO和LDH含量明显升,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卢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NGF能降低纹状体组织中NO和LDH的含量,提高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培养液中NO含量,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GF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与N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GF对烧伤大鼠血甭引起的纹状体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