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的发现仅仅通过血压的测量就可以达到。临床测量血压水平的方法有3种: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由医生用柯氏音技术和汞柱血压计测量,是诊断高血压,进行分级和治疗高血压的金标准方法。它有3个主要的原因使其测量变得不可信:常因操作不规范,使所测血压值误差很大;血压本身具有变异性和“白大衣效应”。许多研究证据说明,这种测量方法导致病人误诊为高血压或者造成药物治疗过量。因此准确的血压测量极端重要,本文仅就合理使用家庭自测血压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病,并发症多而严重,虽然近年来防治情况有所改善,但仍表现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很低,原因有很多,其中未能重视血压测量是重要原因之一.不测血压何以知晓高血压?不能正确测量血压何以正确评估高血压?不能正确评估何以正确治疗高血压?自然高血压也就不能很好地达标.因此,血压测量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中的关键.目前血压测量有多种方法,包括诊室测量血压(OBMP)、家庭自测血压(HBPM)、动态血压监测(ABPM)等,但诊室血压测量仍然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很有必要对诊室血压测量的地位及其规范化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可以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按测量形式,血压分为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按测量部位,血压分为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和踝部血压等。在临床实践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可作为诊室血压的重要补充。除  相似文献   

4.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诊室血压、自我测量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自测血压是受试者在熟悉环境中自己测量的血压,具有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提高患者参与诊治主动性的优点;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 h、白昼与夜间各  相似文献   

5.
运动血压应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诊室血压、自我测量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自测血压是受试者在熟悉环境中自己测量的血压,具有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提高患者参与诊治主动性的优点;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 h、白昼与夜间各时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评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可以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按测量形式,血压分为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按测量部位,血压分为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和踝部血压等.  相似文献   

7.
一项“家庭血压与诊室血压的一致性比较”研究显示,在200例受试者中,平均诊室血压高于家庭自测血压3.0/1.5mmHg,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诊室血压同样比家庭自测血压要高。高血压组差值最大,为6.2/1.1mmHg,正常组SBP无差别,DBP高2mmHg。结果显示,在高血压人群中,CBPM值几乎总是高于HBPM。因此,应用家庭血压测量(HBPM),是诊室血压测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自动诊室血压测量(AOBPM)、诊室血压测量(O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以及动态血压测量(ABPM)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白大衣效应。方法:入选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8例,通过OBPM、HBPM测量血压及心率,获得诊室心率和家庭自测心率,分析白大衣高血压患者(n=169)和非白大衣高血压患者(n=359)的诊室心率和家庭自测心率的差异及心率白大衣效应(诊室心率-家庭自测心率)。169例患者接受OBPM、AOBPM、HBPM、ABPM四种不同测量方式,其中51例退出,共118例纳入统计,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种方法所测心率的差异。对心率白大衣效应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诊室心率高于家庭自测心率[(74.07±9.99)次/min vs.(69.36±9.12)次/min,P<0.05],心率白大衣效应为4.71次/min。(2)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白大衣效应比非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更明显[(6.80±10.43)次/min vs.(3.72±8.35)次/min,P<0.05]。(3)对118例患者用4...  相似文献   

9.
测量血压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但也是最不精确的方法之一.目前,诊室血压值仍然是判断个体血压的基本方法,但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诊室血压与其他场合测量的血压相关性很差,专家们推荐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和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更新的血压测量建议中也肯定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意义(Hypertension,2005:142-161).ABPM可用于:1)诊断.(1)检测是否存在"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或假性高血压.WCH的概念是指诊室血压高而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mm Hg,且没有靶器官损害的证据.ABPM可测定被测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水平,与诊室血压比较即可明确.诊室血压反映的是某一"点"的血压值,AB-PM反映的是一天中血压的全貌.WCH是一种中间病理状态,往往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部分WCH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如众所知,与诊室所测血压相比,家中自测血压更为准确且更具可复测性。然而关于两者的预后价值对照尚未见报道。本文意就接受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老人诊室所测血压与家中自测血压的预后价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从前,检测血压的唯一方法就是,到医院去,在诊室里让医生为你测量。多亏了那些各式各样且价格并不昂贵的家庭自测血压仪,今天。你可以在家中完成这一程序了。一个随机试验的对象为430位荷兰志愿者,他们都患有轻度高血压,试验证明。家庭自测血压和诊室测量血压的效果相当,甚至更优于诊室测量。志愿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2.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人群防治和科学研究中有3种方法测量血压,即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其中诊室血压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高血压诊断和评估是降压治疗的基础,规范的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的前提.曾经对血压测量的认识只是量个数值,不仅只观察诊室血压的数值,而且还很不规范.随着对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血压测量方式等日趋丰富,从单纯诊室血压测量发展到诊室外血压测量,即家庭血压测量(空间纬度)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时间维度).进行血压立体化监测,才能明确诊断、评估高血压的危害性及进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白大衣效应的发生率及其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0例自愿参加本研究.受试者自测1周家庭血压,根据诊室血压与家庭血压情况进行分类:未治疗患者分为白大衣性高血压(n=38)和持续性高血压(n=66);已治疗患者分为已控制高血压(n=131)、白大衣未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病人在家自测血压检出“被掩盖的高血压”的预后JAMA ,2 0 0 3,2 91:1342 .  在医生诊室里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有很多缺点 ,而在家里测血压比较准确 ,但在家自己测压的预后意义还不清楚。本文目的在评估一批欧洲老年正在治疗中的高血压病人 ,在家测压与在医生诊室测压的预后价值比较。本组病人共有 4 939名病人 ,平均年龄 70岁 ,平均随访 3.2年 ,达标血压 :诊室测压为 14 0 / 90mmHg ,家庭测压为 135 / 85mmHg,99 .9%病人都能完成本研究要求。随访期间发生至少一次心血管事件的有 32 4名病人 (发生率 2 2 .2 /10 0 0人年 )…  相似文献   

16.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7):609-611
正王树芳(柘城县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河南柘城 476200)目前临床上测量血压的4种方法:诊室血压测量、诊室自动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各有优势,虽然互相不能代替,但可互补。诊室自动血压测量因不受白大衣效应的影响,其读数较诊室血压更接近人体真实血压。目前在高血压控制率全球领先的加拿大,其医疗机构已广泛应用诊室自动血压监测,而在我国,10年前苏海教授就在《中华高血压杂志》发表编辑部述评呼吁"提倡和推广诊室自动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17.
血压的准确测量对高血压病人的分类,对探查血压相关的危险,以及指导治疗都是必要的。用培训过的观察者及水银血压计、柯氏音的第1期和第5期听诊技术,继续是诊室测量选择的方法,示波测量的方法可用于诊室测量,但只有根据标准方案经独立验证过的仪器才应使用,而且建议要个别校正。它们的优点是能多次测量。观察者的适当培训,病人的位置,袖带大小的选择均很重要。越来越认识到诊室测量与在其它环境测的血压相关较差,而用验证过的血压仪,在家自测的读数则可作补充。有日益增加的证据表明:家测读数预测心血管事件,并且对监测治疗效果特别有用。2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检测。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自测收缩压、自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IMT、硬化系数β值、MAU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自测收缩压、硬化系数β值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变异性与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呈正相关。收缩压变异性是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确掌握24h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俭春 《高血压杂志》2006,14(6):423-425
测量血压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但也是最不精确的方法之一。目前,诊室血压值仍然是判断个体血压的基本方法,但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诊室血压与其他场合测量的血压相关性很差,专家们推荐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和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更新的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家庭血压监测明确有清晨高血压的1~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早晨服药,疗程5周,治疗前后监测家庭血压及诊室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清晨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两药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以及家庭自测清晨血压和睡前血压(P0.05)。A组的血压达标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室血压达标率:70.0%比66.7%,清晨血压达标率:73.3%比76.7%,睡前血压达标率:76.7%比80.0%;均P0.05);但治疗后A组家庭自测清晨收缩压变异性降低[(5.9±2.2)比(8.2±2.5)mm Hg,P0.05],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3.1)比(7.9±2.9)mm Hg,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及家庭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改善清晨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