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对脂代谢相关基因INSIG1、INSIG2、SCAP和SREBP表达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TNF-α(6 μg·kg-1·d-1、3 μg·kg-1·d-1和1 μg·kg-1·d-1)和生理盐水(NC组)每天2次,共7 d。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变化,用酶法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变化,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INSIG1、INSIG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SREBP)基因的RNA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NSIG2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 处理后,小鼠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 (FFA) 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和P<0.05)。IVGTT结果显示,TNF-α(6 μg·kg-1·d-1)组糖耐量低减,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3组。TNF-α(6 μg·kg-1·d-1)组小鼠脂肪组织中INSIG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6 μg·kg-1·d-1)组小鼠脂肪组织SCAP 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鼠脂肪组织INSIG1和SREPP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INSIG2和SCAP的变化可能与TNF-α 所导致的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10μg·kg-1·d-1,25μg·kg-1·d-1,50μg·kg-1·d-1)的雷公藤甲素预处理5d后,立体定位海马注射脂多糖(LP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海马CA3区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注射LPS可引起海马CA3区的COX-2和iNOS显著表达,而雷公藤甲素(50μg·kg-1·d-1)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COX-2和iNOS的表达,其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中LPS诱导的COX-2和iNOS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威麦宁抗小鼠Lewis肺癌转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C5 7BL/ 6J小鼠 ,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自发性肺转移模型 ,并随机分 4组 :生理盐水组 (NS) ;威麦宁低剂量组 (WL ,15 0mg·kg-1·d-1) ;威麦宁高剂量组 (WH ,2 5 0mg·kg-1·d-1) ;环磷酰胺组 (CTX ,6 0mg·kg-1·d-1)。接种后第 2d灌胃给药 ,共 2 8d。CTX组腹腔注射给药 ,连续 7d。第 2 9d处死各组小鼠 ,取肺用苦味酸固定 ,解剖镜下计数肺表面转移灶 ;取原发瘤组织常规固定、包埋、切片 ,HE染色及光镜下观察 ;瘤组织CD34免疫组化染色微血管密度 (MVD…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睾酮对雄性去势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吴铁  崔燎  胡彬 《解剖学研究》2004,26(4):277-279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方法观察雄激素替代疗法对去睾丸大鼠皮质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A组、实验开始时处死),年龄对照组(B组)、去睾丸组(C组)和去睾丸加睾丸酮组(D组),B组和C组生理盐水5ml·kg-1·d-1,D组甲基睾丸酮片1.8mg·kg-1·d-1,灌胃90d。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取胫骨中段进行不脱钙骨制片,用计算机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睾丸后皮质骨静态参数如截面总面积、髓腔面积等无明显变化,动态参数骨外膜骨形成降低(P<0.05),内膜骨形成和吸收均有增加趋势。睾酮则使去睾丸大鼠皮质骨的静态参数有增加趋势,促使骨外膜形成增加,减少内膜骨吸收(P<0.05),对内膜骨形成影响不大。结论睾酮补充治疗短期内能对抗去睾丸引起的大鼠皮质骨内外膜的代谢变化,维持正常的皮质骨结构。  相似文献   

5.
雌二醇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2 9只 ,应用Pulsinelli Brierley脑缺血模型 ,分为脑缺血性损伤雌二醇组 (n =9,10 0 μg·kg-1·d-1)肌肉注射 ;尼莫地平组 (n =8,1μg·kg-1·d-1)腹腔注射 ;以及缺血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流 6天后 ,观察海马各区神经元变化。结果 雌二醇治疗组海马CA1和CA2区神经元死亡的数量 (CA1、CA2分别为 9 8± 2 4和 7 7± 2 1)明显少于对照组 (CA1、CA2分别为 4 7± 2 2和 5 0± 3 0 ) ,P <0 0 1,脑缺血性癫痫的发生率和大鼠的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雌二醇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E,VE)对慢性镉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月龄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3组:镉组(每次CdCl22mg/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3个月),VE组(染镉同时给VEl0mg·kg-1·d-1,灌胃)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光镜、电镜观察生精细胞形态变化,并对精原细胞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立体定量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镉组小鼠睾丸均受损,根据受损程度可分为轻、中、重3型;精原细胞胞核和精子头内细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和平均表面积等形态参数值均显著缩小(P<0.05);(2)VE组:大部分小鼠睾丸的形态结构接近正常,仅少部分小鼠的睾丸受到轻、中型损伤;精原细胞胞核和精子头内细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和平均表面积等形态参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值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对镉引起的小鼠生精细胞形态的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力龙、泼尼松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康力龙和泼尼松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 2 4只 ,体重 2 31 7± 33 3g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蒸馏水、泼尼松 4 5mg·kg-1·d-1(每周二次 )和泼尼松 4 5mg·kg-1·d-1加康力龙 0 5mg·kg-1·d-1灌胃(每周 6次 ) ,持续 90天。用图像分析仪测算胫骨近端骨小梁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 ,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鼠腰椎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泼尼松组大鼠胫骨的骨吸收增加 (破骨细胞数 + 92 % ) ,骨小梁间隙 (Tb .Sp)增宽 187% ,骨形成率(BFR/TV)减少 89% ,骨小梁面积 (%Tb .Ar)减少 (- 5 8% )。腰椎的骨小梁变少 ,变细 ,断裂 ,连接不紧密 ,表面常见骨吸收形成的陷窝。与泼尼松组比较 ,康力龙组骨形成增加 (BFR/TV + 75 2 % ) ,骨吸收减少 (破骨细胞数 - 41% ) ,骨量增加 (%Tb .Ar +87% ,Tb .Sp - 5 8% )。腰椎的骨小梁粗大 ,排列整齐 ,连接紧密。结论 长期使用泼尼松可导致骨质疏松 ,康力龙对此有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所致大鼠睾丸和附睾损害,为寻找男性不育症中药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6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1·d-1,连续5d,用药2个月后,应用HE染色法研究大鼠睾丸、附睾远期组织学变化,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方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大鼠体重、睾丸和附睾重量均显著减轻(P<0.01),睾丸生精小管直径缩小、间距增宽、生精上皮变薄、生精细胞层次和数量减少、生精小管腔多未见精子形成,实验组睾丸生精小管直径、面积、生精上皮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生精细胞凋亡增多,与对照组比较,生精细胞显著凋亡(P<0.01);附睾管管腔内腔内精子稀少,含有大量脱落细胞,管壁变薄。结论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附睾远期损害明显,促进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魏佑震  申姜颖  洪岸  郭玉臣  庞龙滨 《解剖学研究》2002,24(2):113-115,I004
目的 在体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谷氨酸钠所致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谷氨酸钠组 :谷氨酸钠 2g·kg-1·d-1,ip× 18d ;bFGF组 :bFGF 80 0U·kg-1·d-1,ip ,谷氨酸钠 2g·kg-1·d-1,ip× 18d。停止用药后耳廓反射粗略测定动物听觉水平 ,后取耳蜗 ,固定包埋、切片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谷氨酸钠组表现为基底转与顶转几乎均匀一致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消失 ,平均细胞密度为 (1976 3± 10 18 9)个 /mm2 ,占正常的 4 5 % ;bFGF组细胞密度为 (384 0 9± 373 1)个 /mm2 ,约为正常组的 89%。经方差分析 ,F 检验 ,谷氨酸钠组与bFGF组比较 ,耳蜗螺旋神经节存活细胞密度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bFGF对豚鼠谷氨酸钠耳蜗旋神经节细胞在体毒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层黏连蛋白受体(LAMR1)在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只正常成年昆明小鼠睾丸和附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MR1 mRNA及蛋白在成年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分布.结果 LAMR1 mRNA在附睾头和附睾尾表达最强;在睾丸生精细胞中也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AMR1蛋白从附睾头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饮食结构对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 3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空腹给药)、标准饮食组(给药前给予标准饮食)和高脂饮食组(给药前给予高脂饮食),各组大鼠灌胃给予氨茶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个时间点血中的茶碱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标准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面积为(305.239±68.728)、(239.927±51.837)和(245.264±53.630)μg·h-1·ml-1,平均驻留时间为(6.935±0.904)、(7.239±0.936)和(7.144±0.661)h,半衰期为(5.066±1.098)、(5.480±1.441)和(5.119±1.230)h,达峰时间为(1.167±0.389)、(1.833±0.389)和(1.917±0.289)h,清除率为(0.069±0.017)、(0.086±0.018)和(0.085±0.018)L·h·kg,峰浓度为-1-1(52.485±10.472)、(35.901±7.534)和(33.309±6.255)μg·ml-1。标准饮食和高脂饮食均可使峰浓度减少,高脂饮食可使达峰时间延长。结论饮食可使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 (GE)所致豚鼠肾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2 0只豚鼠随机分成三组 ,正常对照组 (N ,n =6) ,庆大霉素对照组 (G ,n =7) ,庆大霉素bFGF组 (F ,n =7)。G组 :GE 80mg·kg- 1 ·d- 1 肌肉注射 ,连续 1 5d ;F组 :bFGF肌肉注射 80 0U·kg- 1 ·d- 1 ,相隔 1~ 2h后加GE 80mg·kg- 1 ·d- 1 肌肉注射 ,连续 1 5d。第 1 6d取肾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结果 F组与G组比较 ,F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内皮细胞肿胀较轻 ;肾小管坏死数量较少 ;肾小管再生、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结论 bFGF对豚鼠庆大霉素肾损伤具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长抑素及奥曲肽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SST)及其类似物奥曲肽(OCT)对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肝细胞建立无水乙醇/四氯化碳(CCl4)细胞损伤模型,观察SST及OCT预处理对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的影响。此外,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大、中、小剂量SST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以40%CCl4皮下注射8周,期间各SST治疗组分别给予SST 200 μg·kg-1·d-1、100 μg·kg-1·d-1、50 μg·kg-1·d-1。采用酶试剂法、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检测肝功能及肝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经SST(10-8-10-6 mol/L)及OCT(10-7-10-5 mol/L)预处理后,损伤模型组肝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ALT、AST水平显著下降。不同剂量SST治疗还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提高血清清蛋白(ALB)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其中小剂量SST治疗组最佳。结论: SST及OCT可减轻CCl4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并抑制肝细胞凋亡,可能在肝纤维化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肝期后的再灌注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血气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和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鼠肝门阻断和假手术组再灌注6 h、12 h和24 h后门静脉电解质和pH、脑组织Glu、Asp含量以及大脑皮层中NMDAR mRNA的相对含量表达的差异,观察无肝期后再灌注损伤对肝外远隔脏器脑EAAs及NMDA受体mRNA表达的的影响。结果:肝门阻断期间门静脉pH显著降低,[K+]升幅超过1倍,但开放后逐渐恢复;[Ca2+]于再灌注后持续下降至12 h;脑皮层中的Glu和Asp再灌注后分别在6 h、24 h出现2个高峰[Glu:(349±145) μg·g-1wt,(456±203) μg·g-1wt vs (238±24) μg·g-1wt,(225±59) μg·g-1wt;Asp: (134±50) μg·g-1wt,(166±50) μg·g-1wt vs (99±24) μg·g-1wt,(71±20) μg·g-1wt];NMDAR亚单位NR1mRNA的表达在再灌注后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1.63±0.06) μg·g-1wt vs (1.18±0.05) μg·g-1wt;(1.73±0.06) μg·g-1wt vs (1.17±0.03) μg·g-1wt],而NR2B mRNA在12 h升高(1.75±0.04 vs 1.18±0.05),2者24 h时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肝门阻断后肝和肠道再灌注过程可启动神经突触前Glu大量释放和重吸收抑制,引起脑皮层EAAs的堆积,同时刺激NMDARmRNA的表达,通过Glu - NMDAR途径可能引发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prostaglandins in the control of regional blood flow 20 mg/kg b.wt. indomethacin was given i.v. in conscious resting rabbits. Regional blood flow determinations were made before and 20 min after the injection using the labelled microsphere technique. The blood flow in the stomach wall was reduced by 0.75 ± 0.17 g·min-1·g-1 from a level of 1.64 ± 0.24 g·min-1·g-1. In jejunum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were 0.44 ± 0.12 and 1.26 ± 0.17 and in the brain 0.29 ± 0.10 and 1.24 ± 0.10. The blood flow in the liver via the hepatic artery increased by 0.20 ± 0.02 g·min-1·g-1 from a level of 0.13 ± 0.02 g·min-1·g-1. In the retina 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blood flow by 2.75 ± 1.03 mg·min-1 from a starting level of 15.1 ± 2.3 mg·min-1. In a number of other tissues investigat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dru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resting conditions prostaglandins play a role in the control of blood flow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 brain and the retina—tissues which are likely to be rather active under such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