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芹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62-2163
目的:对11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环境、心理、疾病因素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理护理为主。  相似文献   

2.
外科病房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春芳 《中外医疗》2008,27(20):121-121
目的 对138例外科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外科病房老年患者失眠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访谈式睡眠调查法调查外科病房老年病患者睡眠情况.结果 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焦虑、抑郁、病理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睡眠环境等因素.结论 建议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外科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笔者对42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抑郁、肢体痛、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结论对脑卒中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笔者对42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抑郁、肢体痛、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结论 对脑卒中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而缓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观察与调查,将对心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多数患者因疾病、环境改变、药物影响、心理负担等因素,睡眠质量下降。经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睡眠是人类生命的重要部分,其睡眠质量对其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故而对心血管病患者应积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全方位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方法 通过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调查,回访,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原因.结果 病理、生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因素、生活习惯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状态.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办法进行纠正,如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配合药物等多方面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莲 《中外医疗》2009,28(7):122-122
目的观察影响老年睡眠的相关因素,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采用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优质的住院环境,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老年失眠患者原因的观察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及时进行心理介入、社会支持及护理干预可减轻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全面提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探索减少失眠的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玲  孙绍杰 《吉林医学》2006,27(10):1216-1217
目的:为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我科收治的61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失眠类型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减少脑血管病患者失眠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上海惠诚-成人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结果: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持续性短和睡眠紊乱为主要失眠症状;引起失眠原因依次为焦虑、抑郁、躯体化因素、环境和药物因素等。结论:防止失眠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而必须根据引起失眠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尹海平 《中外医疗》2010,29(15):26-26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本院心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375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尽行调查式访谈,对睡眠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护理策略。结果失眠患者249例(66.4%),其中入睡困难74例,不能熟睡58例,睡眠时间缩短65例,早醒52例。原因主要包括疾病、环境、心理和药物影响等四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的障碍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策略能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琦  李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375-4376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且发生失眠的80例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环境、精神、饮食和药物是造成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失眠状况有明显缓解,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失眠的具体原因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出现失眠问题的50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失眠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有效护理。结果:饮食、环境、药物以及精神因素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失眠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有效护理以后,住院老年患者的失眠情况有所改善,护理前后老年住院患者睡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进行护理以后,老年住院患者的失眠情况有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病机角度分析老年性失眠的类型及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有针对性的对老年失眠实施护理对策。本文以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为分析研究目的,从患者心理干预、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失眠的认知改变以及睡眠环境的改善、指导合理用药、针灸推拿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提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中医护理方法,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4.
CCU病人失眠原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CCU病人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CCU病人睡眠情况调查表”对102例失眠患睡眠情况、失眠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结果]影响睡眠主要原因为:医疗环境影响、疾病影响、生活习惯改变、心理因素、对疾病担忧、药物影响等。失眠表现:昼夜性睡眠倒置,睡眠时间缩短、睡眠中断。[结论]减少CEU病人失眠护理对策: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好病人就寝前护理,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及合理使用安眠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对导致失眠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失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13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住院第3天开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的失眠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得到有效改善。失眠率显著降低,病情趋于稳定,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环境因素、疾病困扰、体位不舒适、经济因素、药物因素等都直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睡眠质量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80例乙型肝炎患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乙型肝炎患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乙型肝炎患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醒后难睡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担心疾病预后不良、家庭及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病理生理因素、睡眠环境因素。结论 对乙型肝炎伴失眠患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提高患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孙燕飞 《中外医疗》2012,31(33):151+153-151,153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探究针对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100例失眠患者进行观察与了解,开展护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与药物因素是造成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状况。结论在老年住院患者失眠诊治中,应当针对引发患者失眠的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与药物因素,深入分析,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探索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有效对策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15年1~10月入住我院的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失眠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给予缓解。结果 50例患者中,37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占总人数的74%。结论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与其实际病情有关,临床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失眠发生率、减轻失眠症状程度、提高睡眠质量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凤娟  范晓华  潘卫萍 《吉林医学》2010,31(15):2301-2302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失眠的原因,进而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脑卒中及失眠症的住院病例96例,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施行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环境因素及精神、情绪因素分别占被调查患者的78.13%和65.63%,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PSQI评分较实施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因素及精神、情绪因素是导致脑卒中后失眠的最主要因素,心理护理对改善其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05-106
目的:阐述我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0月住院的8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失眠情况、原因及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影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分别占64.3%和56.0%。干预前失眠症84例,干预后失眠症45例,干预前后失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0.791,P〈0.001);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症状种类数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80.981,P〈0.001)。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失眠症状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失眠发生率、减轻失眠症状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