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室葡萄球菌检测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者分别占91.66%和68.42%。其中D-试验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70.00%(7/10)和58.10%(32/55),有60.00%的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结论各级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和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分析红霉素耐药CNS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280株CN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率。结果280株CNS中,红霉素敏感且克林霉素敏感株占15.7%,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耐药株占37.5%,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敏感株占46.8%;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敏感的CNS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出率为57.3%,其中甲氧西林耐药CNS(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CNS(MSCNS)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6.8%和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CNS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葡萄球菌属D-试验阳性检出情况了解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诱导型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红霉素(15微克/片)和克林霉素(2微克/片)双纸片诱导试验(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结果检测362株葡萄球菌属,其中5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32株(56.1%)、62株耐甲氧西林阴性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33株(53.2%)。结论通过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株(49.6%)和43株(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道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17医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占49.6%)和43(占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告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检测及敏感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克林霉素。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克林霉素、红霉素药敏试验和克林霉素敏感性试验(D-试验)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到2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6株表皮葡萄球菌、171株溶血葡萄球菌、25株其他葡萄球菌,其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71.6%(164/229)、表皮葡萄球菌66.9%(91/229)、溶血葡萄球菌66.1%(113/J71)、其他葡萄球菌60.0%(15/25)。其中D-试验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他葡萄球菌分别有48株、29株、17株、2株,阳性率分别是67.6%、54.7%、41.5%、40.0%;D-试验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有29株、19株,阳性率分别是76.3%、59.6%;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有37株、11株,阳性率分别是54.4%、35.5%。结论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高,D-试验阳性率高,检测葡萄球菌时要常规做克林霉素的敏感性试验和D-试验。  相似文献   

7.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链阳霉素类(MLS)的耐药表型。方法用Kirby-Bauer法测定葡萄球菌属对1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进行D试验测定MLS耐药表型。结果在230株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分别为9.9%和79.8%。对青霉素都呈现高度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菌株,126株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耐药,54.8%(23/42)株金葡菌为结构型耐药;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CNS),44.0%(37/84)为结构型耐药,41.7%(35/84)为外排型耐药。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17株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论应加强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进行D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州省人民医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结果 165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为14.6%(24/165).对红霉素耐药同时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52株,D-试验阳性率为46.1%(24/5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的葡萄球菌为24株,D-试验均为阴性;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葡萄球菌89株,D-试验均阴性;D-试验阳性菌株分布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耐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SCNS)菌株中,阳性率分别为:MRSA为12.5%(5/40),MSSA为6.67%(1/15),MRSCNS为14.6%(15/103),MSSCNS为42.8%(3/7).结论 对表型为红霉素耐药同时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的诱导性耐药,避免不适当使用克林霉素导致临床上的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各病区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34株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者24株,敏感者10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者6株。261株耐红霉素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者182株,敏感者79株,其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者46株。结论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出现诱导型耐药,对于这些菌株应加做D-试验,以免盲目将药敏结果报告给临床,造成临床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0.
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耐药基因。结果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62.7%和54.8%。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17.7%。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7.6%和45.3%。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74.5%。结论 临床微生物室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耐药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95株葡萄球菌进行详细鉴定,并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及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28.72%),表皮葡萄球菌37株(18.97%),施氏葡萄球菌31株(15.89%)。检出MRSA11株(19.4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8株(12.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青霉素敏感率很低(0.0%),MRSA对阿奇霉素、安美汀的耐药性达68.9%和85.2%,而MRCNS对头孢唑林、阿奇霉素的耐药性达57.6%和70.6%。结论及时了解葡萄球菌感染的变化及耐药性变迁,能为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毓璜顶医院葡萄球菌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情况。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双纸片法(即D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进行可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率为分别为70.3%和37.5%。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18%。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占57%和46%。结论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在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的同时,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毒素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 mecA 和致病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杀白细胞毒素(PVL),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 D‐试验.结果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5.4%. MRSA 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抗药物的耐药性较轻,两组间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VL 基因阳性的 MRSA 耐药性与 PVL 基因阴性的 MRSA 比较,两组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VL 基因阳性的 MSSA 耐药性比不携带 PVL 基因的 MSSA 强,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 TSST‐1基因的 MRSA 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菌株外,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100%耐药. 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菌株的10.8%,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88.9%.只有1株 PVL 基因阳性的 MRSA D‐试验阳性.结论MRSA 的耐药性非常严重,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并且具有较高的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PVL 和 TSST‐1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及 MSSA 的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比较双纸片扩散法(D试验)中纸片之间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为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葡萄球菌13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为5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80株。比较红霉素纸片与克林霉素纸片边距15 mm与26 mm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D试验阳性率为57.0%,其中SA阳性率70.9%, CNS为47.5%(P<0.01)。纸片边距15 mm组D试验阳性77株,26 mm组仅69株,漏检率10.4%(P<0.05)。结论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D试验中双纸片间距以15 mm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结论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提供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 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结论 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提供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 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结论 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提供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李珺  陈金云  范国萍 《疾病监测》2013,28(12):992-995
目的 分析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分布、耐药情况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法国ATB细菌仪鉴定菌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按照CLSI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情况。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出 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为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65.8%,其次为脓液,占14.2%。以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和骨科为多见。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共检出108株,D试验阳性率为 65.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脓液。对各种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发生率很高。应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常规检测D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耐苯唑青霉素葡萄球菌种间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筛选耐苯唑青霉素葡萄球菌,然后采用双纸片法检测耐药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160例耐苯唑青霉素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40株,阳性率为25%,葡萄球菌种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高达25%,临床应常规进行D试验,以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胶东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西丁Kirby-Bauer法和青霉素结合蛋白2a胶乳凝集(PBP2a)试验对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确认;酸测定法和D试验测定MRSA产β-内酰胺酶和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与PBP2a胶乳凝集法对MRSA检出率无统计学上差别(P>O.05);331株MR-SA产β内酰胺酶率和克林霉素诱导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1.14%和16.62%;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达82.19%和77.34%。结论 MRSA耐药机制复杂,呈现多重耐药,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