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后2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产后SAS、SDS分数低于对照组(俨<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的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及镇痛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能够降低初产妇抑郁及焦虑评分,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疼痛和产后出血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其生理、心理、饮食、泌乳、母乳喂养指导及并发症防治等产后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开奶时间,术后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末,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个性化的细节优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加快了恢复进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找出相适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在我校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3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整个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及产后抑郁发生率低等.结论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初产妇恐惧、紧张的情绪,使其精神放松,愿意配合,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的产妇2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在心理护理一般常规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疼痛状况、产程时间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无明显差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分娩前和分娩后的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率和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助产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疼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初产妇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其正常分娩具有重要作用,增加顺产率,减少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利于产妇本身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分析为初产妇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出现焦虑情绪和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产后24h内出血量及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其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发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几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初产妇进行常规分娩护理的基础上为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分别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其发生产后出血及在产后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几率,消除其心理压力,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是否可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住院的32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161例。两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足月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分娩痛、缩短分娩时间、提高顺产和母乳喂养率。结论足月初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帮助产妇更快恢复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产后个人卫生、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母乳喂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产后个人卫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增强产妇适应新角色的信心和能力,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36-4438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产妇心理护理指导对分娩以及孕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 208例单胎头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指导。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抑郁、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抑郁及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有利于减轻孕产妇分娩的痛苦,改善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做好产后乳房护理对于促进母乳喂养以及防止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计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中包含40例产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中有4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产后乳房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结果对产妇采取不同的产后护理措施之后,产后3d,观察组产妇全部实现母乳喂养,成功率达到了100.0%,对照组产妇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产妇共有35例,成功率为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乳汁淤积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产妇产后的乳房护理,如进行乳房按摩等,有助于及早实现母乳喂养,有效避免产后乳汁淤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后性问题,产后抑郁的影响,为加强产妇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92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及产后性问题.结果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49.32%,社会因素剖宫产率26.71%,产后抑郁发生率15.8%,产后出现性问题17.8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9.18%,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3.01%,产后抑郁发生率4.1%,产后出现性问题4.791%,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给产妇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术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预防产后抑郁有重要意义,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妇女对产后性健康的需求,保证了妇女的隐私和安全感,极大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社会因素分娩率、产后性问题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7d、14d、1个月、3个月、6个月抑郁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产妇入院前及分娩后SDS评分。结果产后24个月内,干预组共4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10%,对照组共12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30%,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7.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后SDS评分分别为(36.36±9.23)分、(47.98±11.58)分,均分别较入院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产妇分娩后的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初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何美宁 《中外医疗》2011,30(4):160-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12月18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2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娩疼痛强度等。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指导可以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服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纯母乳喂养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至2015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名产妇,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产程观察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根据不同的产程进度加以实行特殊的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概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实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消除初产妇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能让初产妇在临产时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并为分娩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2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顺产率(85.71%)高于对照组(63.57%),P0.05;且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孕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系统乳房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及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0例产妇,均为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结果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常规护理及常规产科健康宣教相比增高,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系统乳房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及预防产后乳汁淤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晗  谷明 《中外医疗》2013,32(4):169-169,171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246例初产妇,采取心理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观察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不同护理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心理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3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减少,且对掺乎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良好且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母乳喂养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 2月于进贤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全程优质护理,2组均持续随访4周。比较2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联用康复治疗仪与全程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进产后泌乳,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当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观察组开始施行腰3~4的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3μg,然后经硬膜外导管持续分娩镇痛,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两组产妇分别于潜伏期(镇痛实施前)及分娩后lh抽取静脉血5ml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胎儿心率、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恢复的情况,产后发放问卷评估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镇痛评分、第1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母乳喂养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分娩过程血浆NE、E水平变化不显著与潜伏期相近(P>0.05),对照组血浆NE、E水平高于潜伏期(P<0.05),并且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明显抑制产妇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有效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陈琳 《吉林医学》2012,33(15):3355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2例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措施,对照组132例采用常规管理,观察两组的产后个人卫生、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母乳喂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产后个人卫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增强产妇适应新角色的信心和能力,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