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直以往,阴性血液供应都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而冰冻保存Rh(D)阴性红细胞在价格上较为昂贵,且解冻冰冻红细胞耗费时间较长,于解冻后需行6h输注处理,故阴性手术患者输血问题已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研究课题[1]。为了深入探究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8例Rh(D)阴性手术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相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保存Rh阴性血液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保深低温保存Rh阴性红细胞解冻后的质量。方法取ACD抗凝 ,4℃保存 6d内Rh阴性红细胞悬液或全血离心除去添加剂或血浆的浓缩红细胞 ,将红细胞经 (4 0 % )浓度甘油处理后 ,置 - 80℃冰冻保存。临床需要时 37℃水浴解冻复苏红细胞 ,依次用 9%NaCl羟乙基淀粉溶液 ,0 .9%NaCl羟乙基淀粉溶液 ,0 .9%NaCl各洗涤 1次。用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悬浮红细胞。结果 35袋冰冻解冻红细胞去甘油后红细胞回收率为(81 .1 7± 1 8.5 ) % ,游离血红蛋白为 (0 .6 3± 0 .1 6 ) g/L ,甘油残留量平均为 5 .3g/L ,体外溶血试验血红蛋白增加率为2 5 .1 9%。结论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临床输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Rh(D)阴性血液成分制备及献血招募的应急演练,持续改进并加强对Rh(D)阴性血液临床供应的时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某医院1例产妇大出血,急需较大量Rh(D)阴性血液为模拟事件背景,根据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急采供血预案》《Rh(D)阴性血应急采血及成分制备演练方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实施冻存的Rh(D)阴性冰冻加甘油红细胞制备,以血液制备时间,血液制备质量,Rh(D)阴性血献血员招募能力及异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团队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为考核标准。结果 应急制备组人员在接到任务后能20min内到位,在规定4h内应急制备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4U,血液制备过程均符合质量体系文件及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并能在模拟计算机管理系统瘫痪的情况下,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的要求,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手工打签、贴签、包装和放行等工作。采血科招募组在6h内组织16例在册登记的Rh(D)阴性血献血员至血站参加应急献血,经初步检测符合条件者10例,合计献血量3 300mL。结论通过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红细胞冰冻库,创建符合条件的Rh(D)阴性献血员“流动血库”,成立应急预案,构建经培训及多次应急演练实践的Rh(D)阴性血液应急制备工作小组,通过加强血站成分制备科物料管理,仪器设备维护,能保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Rh(D)阴性血液。  相似文献   

4.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仅占0.14%,属稀有血型,由于Rh(D)阴性血液供应紧张,冰冻保存Rh(D)阴性红细胞价格昂贵,解冻冰冻红细胞需要一定时间,解冻后必须6h输注,所以,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Rh(D)阴性手术患者常因输不上血而延误治疗.近年来自体输血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当血源紧张或稀有血型的患者在等待手术而一时又难以找同型血源的情况下开展储存式自体输血更具有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为3‰~5‰,属于较稀有的血型,常以低温冰冻红细胞保存技术对其红细胞加以保存,多用甘油作为红细胞冰冻保护剂,但临床使用前必须解冻去除甘油,使红细胞内残留甘油含量〈1%才能在输注后获得适当的存活率,因此解冻后的洗涤过程中的操作至关重要。笔者在制备冰冻红细胞的过程中,对影响解冻冰冻红细胞质量的三珠袋做了一些改进,并通过实验对比证明了改进三珠袋的必要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6.
冰冻保存Rh阴性稀有血液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一种甘油化冰冻保存Rh阴性红细胞制备、融化及洗涤等环节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取22袋(1U/袋)Rh阴性全血,在制备甘油化红细胞时,采用电子摇摆秤和输血器自动控制法代替手工摇摆法控制甘油流速和流量;37℃~42℃水浴融化后,在洗涤Rh阴性冰冻红细胞时,采用9%氯化钠(NaCl)高渗溶液平衡后,再用0.9%NaCl等渗溶液洗涤二次,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指控指标。结果冰冻红细胞的回收率为(87.52±2.31)%,而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Hb)含量及体外溶血率分别为(6.76±2.38)g/L、(0.73±0.05)g/L及(9.78±1.85)%。结论采用上述简化方法制备、融化及洗涤冰冻红细胞,不仅缩短了时间,而且获得较满意的红细胞回收率,其他相关质控指标也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制Rh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观察值,结合质控、离心、目测方法并进行分析,以安全发放临床。方法采用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及0.9%生理盐水三个梯度洗涤法,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进行制备洗涤,并结合机测值以及质控测定值(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该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机测正常值游离血红蛋白Hb〈0.5 g/L、目测清晰者,可以直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g/L、目测清晰者,可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g/L,应结合离心法加一次洗涤,目测清晰者可以直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5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g/L、该RH阴性血液不可以向临床发放。结论本方法适用于ACP215血细胞自动处理仪制备解冻Rh去甘油红细胞,判断能否向临床。  相似文献   

8.
人类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仅次于ABO血型的重要系统,Rh(D)阴性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3‰~5‰[1]。为满足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需要,菏泽市中心山站于2000年5月开始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Rh(D)血型普查,建立Rh阴性血型档案,并于2001年7月开展了红细胞冷冻保存项目,建立Rh阴性血液冷冻血库。自2001年建立冷冻血库以来,在解冻过程中曾经出观2例溶血现象,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血液来源自2001年至2004年我站采用盐水法普查的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液中,随机抽取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19u(200ml为1u)。1.2试剂57.1%红细胞甘油保护剂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黔江区RH(D)阴性红细胞应用状况。方法对重庆市黔江区中心血站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输注RH(D)阴性血液4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血液的合理性。结果 46例患者中应用RH(D)阴性红细胞合理性输血的有80.3%,应用RH(D)阴性红细胞不合理输血的有19.7%。输血指征超宽与冰冻红细胞解冻后未输注导致血液报废率较高为不合理性输注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护人员对RH(D)阴性血液的输注有误区与盲点,应加强相关人员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Rh(D)阴性患者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而Rh(D)阴性手术患者常因输不上相合的血液而延误手术治疗。我院从2001—06起,对需要输血的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阴性冰冻保存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 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质控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冰冻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体外溶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品无菌试验均阴性。结论M AP洗涤红细胞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应用于临床,因而有效解决临床备用洗涤红细胞剩余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2.
背景:既能适当延长冰冻红细胞在冰冻前的保存期,又能保证冰冻红细胞的质量,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目的:适当延长稀有血型红细胞冰冻前在(4±2)℃的保存期,满足急症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降低血液成本,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将冰冻前(4±2)℃保存1~6d和冰冻前(4±2)℃保存7~12d制备的冰冻红细胞进行质量比较;根据血液保养液的红细胞保护原理、美国AABB相关标准及质检结果将含添加剂的红细胞在冰冻前的保存期设定为自采血之日起14d内,对采取此措施前后2001/2009本中心的Rh(D)阴性供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质量检测结果达到国家标准,两组质量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将含添加剂的红细胞在冰冻前的保存期设定为自采血之日起14d内,本中心Rh(D)阴性血年供血量虽逐年增加,但冰冻红细胞的供血量却未增加,其占供血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4±2)℃保存血的供血比例则逐渐增加。冰冻前在(4±2)℃保存14d再制备的冰冻红细胞发往临床均未发现因此而产生的血液质量问题。结果可见增加Rh(D)阴性(4±2)℃保存血供血量,减少冰冻红细胞供血量,能及时满足急症Rh(D)阴性患者的输血,降低制备冰冻红细胞导致的高血液成本,减轻员工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CP215血细胞处理机洗涤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与手工洗涤制备的效果,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48袋Rh(D)阴性全血,先甘油化冰冻保存,后解冻将其随机等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ACP215血细胞处理机洗涤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对照组采用手工开放式洗涤法进行制备。按照相关标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含量、残留白细胞、体外溶血试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回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甘油含量、残留白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方法制备产品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外溶血试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ACP215血细胞处理机洗涤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省时、省力,且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静荑 《护理研究》2003,17(21):1269-1270
输血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法。在外科手术中通常输入 2℃~ 6℃保存 2 1d的新鲜全血或悬浮红细胞(RBC)来维持病人血容量的稳定和渗透压的平衡 ,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便于手术。而对于Rh(D)阴性病人 ,尤其是体外循环和恶性肿瘤Rh(D)阴性病人 ,由于术中出血过多 ,需要大量的Rh(D)阴性同型血液来维持生理机能的稳定。为此 ,从 1999年— 2 0 0 2年 ,我院采用 -80℃超低温冰冻保存法[1] ,将Rh(D)阴性红细胞或全血约 3 0 0 0 0ml进行了冰冻保存。当Rh(D)阴性病人择期手术需要时 ,可随时将冰冻红细胞或全血解冻、洗涤…  相似文献   

15.
冰冻红细胞主要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输血的贮存,其优点是可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达10年,减少了Rh(D)阴性血液宝贵资源的浪费.我国<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规定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应由保存时间在<6 d的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剂中的红细胞分离制备.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RH(D)阴性等稀有血型患者输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已成为当代医学重要的支持手段。游离血红蛋白(FHB)是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离心力对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相关检验资料中未明确血液质量抽检标本的离心参数,为探讨不同离心参数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的影响,笔者对2015年1月以来质量抽检的所有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分别用三种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抚顺市RhD阴性红细胞输注情况,提高临床RhD阴性红细胞输注水平。方法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输注RhD阴性血液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RhD阴性红细胞合理性输血占72、4%,不合理输血占27、6%。不合理性输注的主要原因为输血指征过宽和冰冻红细胞解冻后未输注导致报废率较高。结论临床医生对RhD阴性患者血液输注存在盲点和误区,应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8.
RhD阴性血采供血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科学组合应急供血模式,以有效提高RhD阴性血输血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框架,制定RhD阴性血的采供血应急预案,以稀有血型库储存Rh阴性冰冻红细胞,建立临床使用Rh阴性红细胞的预警机制,对62名Rh阴性临床急诊患者开展自身输血、组合输血等应急采供血模式救治。结果 62名患者输注Rh阴性红细胞252.5 U(2.0~16U,中位数3.0 U),其中53人输注库存Rh阴性冰冻红细胞160 U(1.5~12.0 U,中位数2.0U),11例输自体血28.0U;无一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愈后良好。结论 Rh阴性血采供血预案的制定及配套应急采供血模式的组合,保障了Rh阴性血型患者尤其是其急诊临床输血的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冰冻是保存稀有血型红细胞的一项技术,也用于自体红细胞储存及保持血型平衡[1~4].冷冻保护剂多为甘油,可长期保存[5],输注前要解冻并去甘油,洗涤方法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本研究采用M115型、ACP215型细胞洗涤机来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并对产品各种质控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差异。方法随机取2~6℃保存6d内的RH阴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60袋,应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甘油化红细胞,-80℃冰箱保存1~24个月,其中30袋去甘油冰冻保存,30袋不去甘油冰冻保存,然后取出于37~40℃水浴快速融化后,选择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去甘油程序进行去甘油洗涤处理,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指标,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其血红蛋白水平、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甘油残余量和细菌培养试验均满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制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但从临床抢救角度看,采用冰冻前去甘油的方法,可以为临床抢救争取约30min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