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 ,移植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中的Ⅰ、Ⅱ、Ⅲ、Ⅹ型胶原表达和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切除 3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内侧半月板造成半月板缺失的动物模型。A组进行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B组取猪半月板组织修剪成同兔内侧半月板形态和尺寸相同的异种异体半月板植入物 ,进行兔内侧半月板的异种异体移植。分别在术后第 6周、12周、2 4周取实验动物的半月板、关节软骨进行Ⅰ、Ⅱ、Ⅲ、Ⅹ型胶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取外周血进行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 (CDMT)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 - 2和IL - 6的含量 ,了解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 ,关节软骨和移植半月板的情况良好 ,但术后第 2 4周 ,异种异体移植物部分被吸收 ,关节软骨出现损伤。两组中各时段移植半月板中的Ⅰ、Ⅱ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 ,术后第 12周 ,两组关节软骨中Ⅰ、Ⅱ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相似 ,但术后第 2 4周 ,异种异体半月板组的关节软骨开始有异常Ⅹ型胶原表达。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组均未发现致命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用猪的半月板组织塑形后移植替代兔内侧半月板组织 ,半年后移植物被溶解吸收 ,同种异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软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对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材料和方法 :取幼兔的软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共 3种有生成软骨潜力的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 ;以聚乳酸 (PLA)为载体 ,将培养的原代细胞植入PLA支架上 ,形成细胞 -PLA复合物。于 2 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滑车关节面上造成直径 4 5mm、深 3 0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将 3种细胞 -PLA复合物分别植入关节软骨缺损处。植入细胞 -PLA复合物为实验组 ,单纯植入PLA支架为对照组。术后 6周、12周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类型。结果 :软骨细胞移植组为软骨样组织修复 ,分界明显 ,甲苯胺兰及Ⅱ型胶原染色阳性 ;软骨下骨部分重建 ;细胞排列紊乱。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为软骨样组织修复 ,分界不明显 ,甲苯胺兰及Ⅱ型胶原染色阳性 ;软骨下骨重建良好 ,软骨下潮线恢复 ;细胞排列趋于正常。成纤维细胞移植组为纤维组织修复 ,甲苯胺兰及Ⅱ型胶原染色阴性 ;软骨下潮线消失。对照组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软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明显优于成纤维细胞及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与软骨细胞移植组的修复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但骨髓基质细胞修复组织的细胞排列有序 ,软骨下骨重建良好 ,与周围组织融合密切 ,更接近正?  相似文献   

3.
纤维软骨细胞-胶原复合物修复半月板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纤维软骨细胞-胶原复合物对半月板损伤的修复作用,分离提取狗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种植于自制胶原模板上形成细胞-胶原复合物,将18只狗随机分为3组,在狗的外侧半月板作一楔形缺损,缺损内分别植入细胞-胶原复合物、胶原或不作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植入的复合物形成与正常半月板相似的组织,胶原支架逐渐降解,而胶原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缺损区仅少部分修复或无修复。提示,这一新的组织工程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对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方法:对15只成年新西兰兔的后肢左、右膝均进行内侧半月板全切。在15只兔的左膝进行猪半月板组织成型后所得的异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以其已切除内侧半月板的右膝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6周、12周、24周择期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的大体病理表现、组织病理Mankin评分改变,并用Ⅰ、Ⅱ、Ⅲ、Ⅹ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关节软骨中Ⅰ、Ⅱ、Ⅲ、Ⅹ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兔内侧半月板全切组膝内侧胫骨平台和内侧股骨髁软骨破坏严重,有大量骨赘形成,呈骨性关节炎表现。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在短期内对关节软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但随着术后24周移植半月板被破坏,关节软骨出现退变,但与同期的半月板切除膝相比,关节软骨退变较轻。结论: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短期内对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可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半月板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移植物在关节内的转归和移植物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切除3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内侧半月板造成内侧半月板缺失的模型,并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B组从猪半月板取小块半月板组织,修剪成同兔内侧半月板形态和尺寸相同的异种异体半月板植入物,进行兔内侧半月板的异种异体移植.在术后第6周、第12周、第24周时宰杀动物,观察移植半月板、内侧胫骨平台软骨、股骨内髁负重区软骨和股骨滑车软骨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半月板在关节内的形态良好,与关节囊周围愈合良好,移植24周后,可见关节软骨损伤不明显.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短期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情况良好,24周后移植物部分被吸收,关节软骨也出现退变和损伤.结论:用猪的半月板组织塑形后移植替代兔内侧半月板组织,术后24周移植物被溶解吸收,并开始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后,半月板的结构和功能重建良好,而且对关节软骨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兔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5只,切除内侧半月板,制成半月板缺失模型,作为对照,观察切除半月板后关节软骨损伤情况;第二组15只,作为半月板移植的受体;第三组15只,作为供体,切取半月板后处死。半月板缺失组和半月板移植组均饲养12个月后处死。半月板缺失组处死后观察内侧胫骨平台和股骨髁关节软骨损伤情况。半月板移植组术后12个月先行MRI检查,观察半月板与关节囊愈合情况以及移植半月板有无信号改变,处死后观察大体半月板愈合情况和关节软骨损伤情况,并行石蜡切片检查。结果:半月板缺失组胫骨平台和股骨髁关节软骨出现磨损。半月板移植组半月板愈合好,外形、质地和弹性均接近正常半月板,胫骨平台和股骨髁软骨无额外磨损。结论: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能够成活,一年后观察时具有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防止了膝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以Ⅰ型胶原海绵为载体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Ⅰ、Ⅱ两组,分别自股骨大转子及胫骨结节抽取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扩增后种植于Ⅰ型胶原海绵上,继续培养2周后植入1.5cm长桡骨缺损。Ⅰ组一侧桡骨缺损植入Ⅰ型胶原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A处理),对侧桡骨不做任何植入(B处理)。Ⅱ组一侧桡骨缺损做A处理,对侧桡骨缺损植入Ⅰ型胶原海绵(C处理),分别于术后8周和12周取材,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12周,A处理组全部骨性愈合,B处理组由纤维组织填充,C处理组有少量骨痂形成。结论 以Ⅰ型胶原海绵为载体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兔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后,移植物形态结构的组织学衍变过程。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为3组:6周组、12周组和24周组,每组4只。每次2只兔同时接受手术,将2只兔实验侧的内侧半月板互换,进行同种异体新鲜内侧半月板移植。术后6周、12周、24周处死,观察大体半月板愈合情况,并行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等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周半月板移植物与周围组织愈合情况良好,但存在明显异物反应表现。12周和24周时,每组各有50%的半月板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皱缩,镜下可见基质松散。HE染色显示3组均存在血管增生、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等表现。天狼星红染色显示:6周组75%的标本Ⅲ型胶原占比少于1/3;12周组50%的标本Ⅲ型胶原占比介于1/3和2/3之间;24周组全部标本Ⅲ型胶原占比均超过2/3。6周组有25%出现胶原纤维少量松散;12周组100%出现少量松散,且主要位于中心区;24周组50%出现大量松散,而且这种松散的表现扩展到整个半月板区域。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术后6周愈合良好,但存在明显异物反应表现,12周和24周部分移植物会出现明显肉眼可见的皱缩和镜下可见的基质松散现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内部胶原纤维从Ⅰ型胶原为主逐渐转变为Ⅲ型胶原为主。这种变化先从中心区开始,范围逐渐扩大,使移植物的结缔组织结构逐渐弱化,可能最终导致移植物的失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比较不同配比壳聚糖/聚磷酸钙(Chitosan/Calcium polyphosphate,CS/CPP)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检测半月板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配比CS/CPP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第3代半月板细胞的毒性,通过肌袋内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体内组织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不同比例CS/CPP复合支架材料呈三维多孔的结构。复合第3代半月板细胞体外培养7 d,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均匀分布,紧贴支架铺展伸长,生长良好。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DF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无细胞毒性。肌袋内植入试验评价:肌袋内植入实验显示动物术后生存良好,各植入部位均未见组织坏死、积液及化脓感染。术后1周植入体周围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2~8周植入体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逐渐减少,出现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多于中性粒细胞,纤维囊壁厚薄不均;3个月后植入体周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随植入时间的延长,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浸润范围逐渐缩小,包膜先逐渐变厚再变薄,植入材料内部逐渐有组织长入,并且逐渐降解。结论:CS/CPP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有望成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途径.方法3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成3组26只动物的左膝为A组,右膝为B组,另8只动物的双膝为C组.A组单纯切除内侧半月板;B组切除内侧半月板后,将从另一动物右膝关节取下的内侧半月板植入原位;C组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动物,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16周时,2只动物行动脉灌注,23只动物标本行生物力学试验.留3只动物以作远期观察.结果移植半月板组织能存活.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植入半月板明显提高了膝关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负重时.结论初步认定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能够同宿主良好愈合,并能在移植后短期随访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防止或延缓了膝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经改建后作为软骨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取新生小牛背部真皮组织,分别用自制脱细胞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脱细胞处理后,观察得出自制脱细胞剂脱细胞的效果良好,但脱细胞后的胶原纤维结构需要改建;将自制脱细胞剂脱细胞后的真皮组织分别用按一定浓度配比的消化液和胃蛋白酶消化,发现经配比消化液改建后的胶原纤维表面光滑、孔隙均匀,符合软骨细胞移植载体的要求;比较戊二醛和水溶性交联剂对改建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交联效果,可见水溶性交联剂交联后的ADM载体植入大鼠皮下后,其生物相容性良好;用生长因子对改建和交联后的ADM进行纤维表面修饰,然后接种乳兔软骨细胞,观察细胞粘附及生长情况;最后将接种有兔自体软骨细胞的ADM植入兔胫骨软骨缺损部位,术后定期取材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经戊二醛交联后的ADM植入大鼠皮下后有强烈的炎症反应,并有组织出血坏死;而经水溶性交联剂交联的ADM的组织相容性较好。(2)在植入接种有自体软骨细胞的ADM24周后,大白兔胫骨的软骨缺损修复完好,附和的细胞能够存活且增殖,ADM本身基本降解。结论:经脱细胞、纤维改建、交联及生长因子修饰的ADM孔隙均匀,组织相容性好,适于细胞粘附及长期生长。ADM胶原支架在兔体内可基本降解,未见排异反应,移植24周后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2.
肌腱移植材料与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肌腱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如种子细胞、细胞外基质材料的应用研究等。指出有利于细胞生长与粘附的生物材料的研制必将推动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损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损伤。方法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分化,用藻酸盐载体材料负载,移植于兔关节软骨损伤区,术后6周和12周进行大体、光镜、电镜等观察。结果实验组移植6周后,软骨损伤区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填充,12周后软骨和软骨下骨修复良好,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证实修复组织内产生了Ⅱ型胶原,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周围有胶原纤维产生。两对照组损伤区由纤维组织修复。结论以藻酸盐载体材料负载BMSCs移植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猪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胶原的表达,为构建自体组织工程化半月板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改良的Klagsbrun法,从8只45d龄长枫杂交仔猪的半月板消化获取细胞进行体外单层培养。形态学观察、群体倍增时间(populationdoubletime,PDT)、增殖速度趋势图、原位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作为评定指标。 结果 半月板组织的平均细胞获得率为(2.31±0.66)×10  相似文献   

15.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皮下移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同种异体皮下移植后的存活与分布情况,为拓展MSCs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细胞,与明胶海绵复合后植入兔异体或自体背部皮下,观察术后3d、1,3,5周标记细胞存活、分布和免疫反应等。结果异体和自体MSCs植入皮下后均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部分进入宿主组织内。随时间延长,术后植入区域的标记细胞和炎性细胞逐渐减少,3周时异体和自体标记细胞在局部的分布出现差异(P<0.05),但是5周时仍可以在异体组和自体组观察到较多的细胞表达EGFP和含有BrdU。结论兔骨髓MSCs在异体皮下组织中至少可以存活5周,并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从而提示异体MSCs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半月板是膝关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和完整性 ,对保证膝关节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 ,半月板的损伤的潜在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随着竞技体育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严重半月板损伤的发生机率也在明显增加。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半月板损伤后对膝关节的影响。早在 1 948年fairbank就从分析X线片中发现了半月板的损伤与缺失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存在联系[1 ] ,随后又有学者证明了这一观点[2 ]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但通过试验和临床研究发现 ,半月板的切除并不能阻止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造成4 cm×5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分为薄自体皮移植组和猪无细胞真皮基质+薄自体皮移植组,分别于移植后1,2,3,4,8,12,16周取标本,检测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透明质酸含量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结果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各时相点羟脯氨酸含量、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均低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与薄自体皮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质酸含量高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在早期高于薄自体皮移植组,后期则低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结论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能够减少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增加皮肤中透明质酸含量,从而减轻瘢痕增生。纤维连接蛋白早期表达增高有利于创面愈合及基底膜的重塑,而后期表达降低有助于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不同配比壳聚糖/聚磷酸钙(chitosan/calciumpolyphosphate,CS/CPP)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况,优选最佳配比CS/CPP生物材料作为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方法:采用机械分离与酶连续消化相结合的方法体外分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单层培养传代至第3代,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采用共混-化学交联固化-冷冻干燥法将CS、醛基化海藻酸钠(aldehyde alginate,ADA)、CPP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备4种不同配比的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复合支架材料。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半月板细胞,通过二次沉淀接种法将其种植于不同配比的CS/CPP支架上,体外培养7天,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SEM、HE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形态、黏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半月板细胞基本维持纤维软骨细胞的表型。相差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在支架上黏附良好;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在支架上均匀分布,细胞多数呈多角形,并有基质分泌;HE染色结果显示,有细胞长入到三维支架材料内部。其中,半月板细胞在3:7的CS/CPP支架材料上单位面积内数目最多,生长最旺盛,细胞外基质分泌最多。结论:三维多孔的CS/CPP复合材料能促进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其中3:7的CS/CPP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最好,最适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粘附和生长,并且能促进半月板细胞增殖和维持其表型,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半月板良好的支架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A(毛囊单位移植组)、实验组B(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对照组C(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对照组D(自体微粒皮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每组6只,制成SD大鼠体表创面模型,并在制备好的创面上分别覆盖相应的湿润烧伤膏药纱(B、D组)及凡士林纱布(A、C组),每天换药1次。5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此时剪取A、B组大鼠的单侧鼠须垫皮肤,并分割鼠须垫毛囊,切取带有毛囊乳头、毛囊周围组织及部分表皮的毛囊单位复合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从C、D组大鼠的全层皮肤中切取表皮和部分真皮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A、C组创面覆盖凡士林纱布,B、D组创面覆盖湿润烧伤膏药纱。分别于术后第1、2、3、4、5周取各组创面标本,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C、D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组创面术后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均多于A、C、D组,且其后期减少较明显;B组创面上皮组织生长速度及创面缩小速度均较A、C、D组快。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加速实验性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使炎症细胞不断减少,毛细血管和细胞排列有序,调节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促进成纤维细胞逐渐产生胶原纤维,转变成纤维细胞,从而修复创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并总结4例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初步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2005年6月~7月,4例半月板切除术后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0.78±7.71岁(21.5~38.5岁)。3例内侧半月板移植,1例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采用症状询问,体征检查,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及KT2000测量关节稳定性的方法。4例患者均每半年进行一次X线片及MRI检查,分别观察膝关节的关节间隙改变及移植半月板状态。对所得结果,因病例只有4例,故只进行数据描述,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4例患者均进行了平均21.80±0.81(20~2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正常,均无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原来长时间活动后被切除半月板的间室不适完全消失。患者可以胜任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无并发症出现。IKDC、Lysholm、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KT2000测量发现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所改善。X线片检查提示术后患者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每半年一次的MRI检查提示移植半月板术后1年时替代存活已经很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安全可行,半月板移植可缓解半月板切除后出现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使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